候選人每出一個奧步,我們就多學一個騙選票的路數-台灣民主就是這樣進步的

候選人每出一個奧步,我們就多學一個騙選票的路數-台灣民主就是這樣進步的
Photo Credit: Jimmy Yao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出過一個負面奧步,未來的候選人就少了一個可用的奧步,人民不會輕易忘掉那種因為激情或恐懼投下一票之後,發現被欺騙的那種心情反差。

每個人都知道民主是一個進程,但是這個進程又是怎麼演化的呢?

每個國家長長的歷史洪流裡,為什麼在某個時間點人們會說那是爛民主,在另一個時間點就成為成熟的民主?爛民主和成熟民主之間的兩個點之間,到底是漸進式的,像下載進度條那樣一趴一趴的增加,還是階梯那樣能在一夜間改變躍進的呢?

我覺得,至少在台灣,點和點之間的改變在選舉的進行。

成熟的民主需要整個社會的學習,你可能會不同意,但在我看來台灣人的政治教育一直是不足的,有人說是所謂「白色恐怖的餘毒」,但公開的討論政治在上個世代一直都不是個「安全」的行為,經過代代相傳的教育影響,即使現在的社會已經有了開放的風氣,常還是有人會說「我不喜歡談政治」,或覺得「政治不該介入」什麼什麼,直接的認定政治就是一件壞事,或至少是不該去碰的事。

但孫文早就說過:「政是眾人之事,治是管理,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政治是所有人的事,政治中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到每一個人,一味的迴避只會拱手把管理自己的權力送給別人。很多現時在台灣發生的問題,都是因為人們沒有為自己爭取應該爭取的權利。到頭來,在台灣這個普遍對於政治不熱衷的地方,大部分的人民可以接觸政治的機會,就只剩下選舉。

正面或負面,每一次的選舉就是台灣人民學習政治的最好機會,就和世足賽或LPGA一樣,一個熱潮的發燒,可以讓很多原先對那個領域陌生或漠然,那些總是覺得「政治與我無關」的人,開始像發瘋一般的關心。

選舉也是人民和政治人物最接近的時候,當選舉變成話題,選民、甚至是沒有投票權的人,多少都會看看候選人們主張什麼,看看政治新聞,其中就會有人因此體會到了政治與生活的密切性,在選後也持續的關注或主動發聲,這是一種政治教育,也是民主教育。

更重要的是,對政治人物而言,選舉也是出最多花招的時候。

台灣至今幾乎每一次的選舉都會有一個爆點,可以是飛彈危機、可以是子彈攻擊、可以是指控別人賄選、小三、走路工;可以是指控別人貪汙、賣台、不愛國。正面一些,也可以是開通什麼路線、剪綵什麼場館,辦活動創造小確幸之類。

然而每經過一次選舉,這樣手法的效果也會逐漸的降低,因為不管人民再傻,是被造假的東西騙一次,騙兩次,也不會再被騙第三次。每出過一個負面奧步,未來的候選人就少了一個可用的奧步,人民不會輕易忘掉那種因為激情或恐懼投下一票之後,發現被欺騙的那種心情反差。

所以正在學習民主的國家裡的人們,就這樣靠著一次一次的選舉學習。每選舉一次,就有更多人關心政治;每選舉一次,就有更少人會被奧步欺騙。只要我們不斷的如此學習,有一天人人都會關心這個社會,也都能看破所有騙選票的路數,到時候,台灣就能成為真正的成熟民主國家了。

► 2014選舉六都關鍵報告
► 自己的選票自己救:九合一大選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 投票不NG,這七個錯誤第一次投票千萬不要犯

Photo Credit: Jimmy Yao @ Flickr CC BY SA 2.0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