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對台灣的國際地位打壓,正如反同團體對同志的壓迫

中國對台灣的國際地位打壓,正如反同團體對同志的壓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在國際社會裡對於台灣的打壓,跟反同團體對於同志的壓迫,兩者之間有何相似之處?這篇文章指出台灣像是國際社會上的同志,被認為是不正常、有問題的國家,所以受到系統性的排斥。當我們不滿台灣在國際上被邊緣化時,也應該藉此反思在台灣內部的弱勢族群問題。

最近同婚釋憲剛滿一周年,但許多關注性別人權的朋友不是在慶祝婚姻平權的運動成果,而是在憤怒這一年來政府不但未完成修法 ,同時讓保守基督教團體繼續藉著同婚議題,炒作反同、加深社會偏見。剛好在釋憲週年的同一天,蔡英文總統批評中國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台灣,壓縮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我一方面同意總統對於中國的霸權的批評,但也感慨中國對於台灣的國際打壓,像是反同團體對於同志的壓迫。

在國際社會上,我們強調台灣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國際成員,期待其他國家尊重台灣的國格,並平等對待台灣。然而,政治現實是令人失望的。不論我們如何證明台灣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國家實體,提出許多證據說明台灣國家主權獨立於中國之外,但許多國家、國際組織卻因為顧慮中國的霸權,把台灣說成中國的一部分。這些系統性的排擠,讓台灣難以參與重要的國際組織,也傷害台灣人的認同情感。

在台灣的同志權益辯論中,也是如此。同志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而且有許多學術證據支持同志是正常的。事實上,去年大法官釋字748號也引用許多重要學術研究,肯認同志的平等權和人格尊嚴。今年衛福部也認定同性戀不是疾病,不能也不必改變。換句話說,應該要改變的不是同志,而是國家社會對待同志的方式。

儘管如此,台灣政治的現實也是令人失望的。反同團體一再宣稱同性戀是有病的、不正常的,藉此貶抑同志的人格,並進一步反對同性婚姻,合理化法律的歧視對待。這些反同言論不僅在政策上拖延同志權益(例如婚姻平權)的落實,並且加深社會偏見,傷害同志朋友的心靈。

在國際社會中,中國踐踏台灣的國格,也像是反同團體貶抑同志的人格。同性戀為了生存、躲避壓迫可能委屈扮演異性戀,台灣也為了生存躲入各種暗櫃,有時候叫做「中華台北」,有時候改稱「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就是不能以理直氣壯地以台灣正名和現身。此外,在中國政府的霸權邏輯裡,倘若國際社會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將會破壞他們對於「一個中國」的傳統定義;這樣的邏輯就像反同團體認為,一旦同性婚姻合法化,將會破壞他們所謂傳統的婚姻定義。中國不願台灣被國際社會平等對待,就像反同團體激烈反對同志被法律平等對待。

由此看來,台灣就像是在國際社會中的同志,長期被認為是不正常的、有問題的,並受到系統性的賤斥。因此,當我聽到蔡總統抗議中國對於台灣的壓迫時,我深刻地感慨:當近年來反同團體不擇手段打壓同志人權時,蔡英文總統和執政黨做了些什麼?他們選擇跟反同團體妥協,或是沉默並袖手旁觀,抑或跟受壓迫、被污名的同志站在一起?

最後,身為台灣的公民,如果我們不喜歡中國的霸道壓迫,也不希望國際社會歧視、孤立台灣,讓台灣持續處於政治弱勢,我們更應該積極反省:在我們的國家主權內,我們又是如何對待各種各樣受壓迫的弱勢群體?

延伸閱讀:反同之火可以燎原,蔡政府的「台灣價值」中有婚姻平權嗎?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