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廚房裡的科學:泡麵的麵條為什麼總是那麼彎呢?

廚房裡的科學:泡麵的麵條為什麼總是那麼彎呢?
Photo Credit:Elsie Hui@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者解答3個廚房裡的科學謎題:泡麵的麵條為什麼總是那麼彎?鮮奶油比淡味鮮奶油重嗎?為什麼喝牛奶之前要先搖搖瓶子?

文:羅伯特.沃克

泡麵的麵條為什麼總是那麼彎呢?

我很喜歡吃泡麵,但我注意到它含有很多鈉和脂肪。脂肪是來自麵條,還是調味包?

麵條裡的成分與調味包裡的成分是分別列出的,所以你不難找出答案。鹽(通常很多)是在調味包裡。你可能沒料到麵條含有許多脂肪,令人意外的是,大部分的脂肪都躲在麵條裡。

我知道你一向納悶他們是怎麼製造出緊密而完美交織的長方形麵條,我也一樣;以下就是答案。

麵糰首先從一排小孔擠出來,形成並排波浪狀的長條。然後,依照規定長度切割,並且摺疊起來;隨後放在模子裡油炸。這樣可以除去水分,永保彎曲形狀。油炸當然會給麵條添加脂肪,雖然調味包裡可能含有少量的油,但所有脂肪含量幾乎都來自麵條。

少數的幾個廠牌是用風乾,而不是油炸;但除非包裝上有清楚標示,否則唯一的分辨方法就是看麵條有沒有包含許多脂肪。稍微計算各大品牌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可以知道,除了熱水之外,一碗麵湯含有百分之十七至百分之二十四的脂肪。所以,如果你認為泡麵麵條「只是麵粉」,就該要三思了。

鮮奶油比淡味鮮奶油重嗎?

有個朋友想和我賭鮮奶油的重量比淡味鮮奶油輕。我應該賭嗎?

不要賭,否則你會輸。

鮮奶油(heavy cream)比淡味鮮奶油(light cream)含有更多的乳脂肪(因為可以製造奶油,所以通常叫作奶油脂肪):鮮奶油含有百分之三十六至百分之四十的脂肪,淡味鮮奶油只有百分之十八至百分之三十的脂肪(如果有興趣知道,鮮奶油可能含有多達兩倍的膽固醇)。但就同樣體積而言,脂肪比水輕;脂肪密度比水低。所以,以水為基礎的液體裡面,脂肪的百分比越高,液體就越輕。

兩者的差別並不大。在我的廚房實驗室裡,一品脫的鮮奶油重四百七十五公克,一品脫的淡味鮮奶油重四百七十六點四公克:重了百分之零點三。

至於名稱中的濃(heavy)淡(light)並非代表它們的重量,而是豐腴度與濃稠度。脂肪含量高的物質比較濃稠──更黏滯──因此在舌頭上感覺比較有分量,或「更濃郁」。

為什麼喝牛奶之前要先搖搖瓶子?

瓶裝牛奶上層常浮著一層奶油,為什麼會這樣?如何製造均質化牛乳?

某些年紀比較大的讀者可能記得,牛乳是裝瓶送到家門口的(我是在歷史書裡讀到這回事)。那種牛乳的表面上浮有一層奶油。為什麼?因為奶油只不過是乳脂肪含量比較高的牛乳,因為脂肪比水輕(密度比較低),所以浮在上層。我們──我是說老一輩的人──必須用力搖晃瓶子,讓奶油分布均勻。

如果脂肪球可以被分割成夠小的「小球」──直徑大約是十萬分之八英寸,小球就不會上浮;水分子會從四面八方拉住它,讓它懸浮在牛乳裡。為了產生小球,我們用每平方英寸兩千五百磅重的壓力,從管子裡噴出牛乳,沖擊金屬細篩;從另一邊出來的牛乳細泉就會含有能夠懸浮的微小脂肪顆粒。

優酪乳與冰淇淋通常是用均質化牛乳製造的。但我們因為希望乳脂肪球能夠聚集起來,製造奶油與乾酪時,則不會使用均質化牛乳。

相關書摘 ►廚房裡的科學:為什麼白肉比紅肉更快煮熟?

書籍介紹

《泡麵為什麼總是彎的?:136個廚房裡的科學謎題》,臉譜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羅伯特.沃克
譯者:高雄柏

調味料×脂肪×食材×溫度×廚具,柴米油鹽好科學!

肉有紅、白、藍三種顏色?魚一定有腥味?蠟燭可以用來烹飪嗎?雞蛋可以冷凍嗎?為什麼有些食材聞起來非常香,吃起來卻很難吃?乾性食材和液狀食材為什麼需要不同的量杯?煮湯時加了太多鹽,放幾塊馬鈴薯進去就可以挽救一鍋美味的湯?!

  • 諾貝爾獎得主也說讚,國際暢銷書美味上桌!
  • 內附超過30道老饕食譜,廚房裡的化學家親授烹飪方程式!
getImage
Photo Credit:臉譜出版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