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爸爸的告白:兒子們像空拍攝影機,讓我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驚訝以前未曾驚訝的

晚婚爸爸的告白:兒子們像空拍攝影機,讓我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驚訝以前未曾驚訝的
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我而言,兩個兒子就像一種空拍攝影機,讓我看見以前看不見的,驚訝以前未曾驚訝的,然後察覺、擔憂,並在日常採取微小的行動,但願終究造成巨大的改變。他們也讓我看見父母與家人,看見那些擦身而過、未曾出口的歉意,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如同蛋殼碎裂那一瞬。」

所以,我戒掉抽了二十五年的香菸(好啦,幾乎戒了);我每天燒開水,少喝含糖飲料,努力讓自己健康,腰圍不要超過三十二吋。此外,我更關心這個發燒的星球,擔心海平面繼續上升,小孩以後變成《水世界》的凱文.寇斯納,只能住在巨大的水族箱裡;我也更關心我們身處的社會,因為希望他們活在一個更誠實、更自由、更善良,而非壞蛋黑暗統治的高譚市。

另一方面,他們又像高度一百公分的平面攝影機,每天貼著地面,讓我看見童年,重新看見世界的模樣,重新體會擁抱與親吻,看見乾淨單純的慾望;他們也讓我看見父母與家人,看見那些擦身而過、未曾出口的歉意,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如同蛋殼碎裂那一瞬。

一百公分高的記憶重播

「我們已經兩個月沒講話了,每天一有時間,你就拚命往外跑,寧可三更半夜才回家,把家裡當成旅館,把我當成打掃的老媽子。我的一輩子,都在照顧阿公、你和弟弟,省吃儉用,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沒想到,等你們長大,卻受到你們冷漠的對待。我很難過,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

母親的字跡工整而乾淨,抱怨著她的抱怨,沒有橡皮擦,沒有立可白,彷彿她已在心底演練上千遍。這封信,寫於我大四即將畢業之際,始終躺在我的抽屜裡;直到六年後,母親腦溢血開刀住院,在她的催促下,我終於拆開來讀,兩張紅色十行紙,還寫著一些傷心的細節,但大致上,母親提出一個疑問:

一個自小為家人全心奉獻、高度自我壓抑、犧牲個人快樂追求的女兒及母親,一輩子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營業,只差沒有叮咚鞠躬說「歡迎光臨」,何以當她邁入中年,眼前只剩一個空蕩、冰冷的家庭,而她是唯一留守者?

我沒有答案。

我可以試圖解答,雖然並不容易,而且不會是ABCD單選題,極可能是E以上皆是。當我閱讀這封信,年少憤恨早已消融,母親也在佛教經文裡找到寬慰,她皈依的法號是「轉樂」,人生苦短,轉苦為樂,即使在病中,她如此自我安頓。

然而,母親的巨大疑惑,在我心中盤旋不去,就像我不免好奇,年少那個害羞、結巴、膽怯、內心糾結的我,如何變成一個遲婚的酒精成癮者?如何歷經種種叛逃、浪蕩、彷徨、自私的人生抉擇,最後回頭擔負照料久病老母的責任,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靠媽族」?

如果時鐘倒撥,我們的關係有可能改善嗎?我對母親會有更多寬容理解嗎?我會找到另一種方式與她相處嗎?

少年時,家庭既是庇護所,也是牢籠;當我青少年,家庭是交戰區,是滿布拒馬、蒺藜與地雷的荒原戰場;而今,鬢已星星也,家庭是可愛動物區。

當生命的夜幕低垂,我的母親終於變成阿嬤,她再也不是那位強勢、幹練、事必躬親的藥房老闆娘,而是一個可愛、調皮、充滿童心的老太太。每天早上醒來,她忙著找孫子玩,皺巴巴像是酸梅的臉龐,緊貼著另一張皺巴巴小臉,嘴裡發出只有她與嬰兒聽懂的咕嚕聲。

每次,氣力衰弱的她抱著孫子,都得小心翼翼,深怕摔壞了這只會吐奶、會嚎哭的祖先牌位。她變成孫子的頭號粉絲,免電池布偶,御守吉祥物。

然而,即便她晚年的記憶力極佳,能清楚說出我每個小學老師的名字,準確背誦我求學每一階段的學號,唯獨對我們的嚴厲管教方式,她一律不認帳;包括弟弟偷錢,被她以藤棍痛毆的那個晚上,她堅持並無此事,即使我與弟弟都站在檢方指控的位置上,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婆婆一口咬定,是我們記錯了。

是我與弟弟捏造記憶?或是母親腦部手術時,切除了這些幽暗不快?或者,她僅僅是不願再提起?如同她不再提起我的父親?

年歲以一種緩慢、狡猾的方式,安靜地改造我們,像是日漸風化的野柳女王頭,或像鵝鑾鼻洞穴的鐘乳岩,我們的眼袋與雙頰,每天都在對抗地心引力的無情拉扯;最終,當我們早晨刷牙照著鏡子,會瞥見一個有點眼熟的陌生人,然後被牙膏泡沫嗆到。

當上爸媽也是,簡直是青春斷裂的造山運動,生命同時承受物理運動與化學變化的拉扯。我曾列出一個清單,試著舉出有了小孩之後,日常生活的U字髮夾彎:

一、還沒有子女之前,談論度最高的名牌是LV、八百粒(Burberry)、萬寶龍;有了子女,重點品牌前三名是貝親、湯瑪士、老母在乎(Mother Care)。

二、「育嬰室」絕對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尤其當你抱著小孩逛街兩小時,而他吵著喝奶或睡午覺時。等到小男生兩、三歲,開始站著尿尿,「落地式小便斗」是父母的重要恩物。

三、年輕時,朋友聚會的核心話題是交換觀影評價、小說情報、黃色笑話;等大家都變成爹娘,聚會儀式是交換手機裡小孩照片、育兒經驗、被嬰兒暴凌的悲慘故事。

四、生子前,行事曆的常用關鍵字是電影時刻表、餐廳電話、旅遊行程;生子後,行事曆關鍵字變成接送小孩、施打疫苗、Jacadi 折扣日。

五、嬰兒配方奶粉就像基本套裝婚紗,或是組裝PC電腦:永遠都有升級空間。鈣粉、麥精、三益菌、DHA、免疫蛋白,除非你意志堅定,充耳不聞,否則,每次沖泡一瓶奶,都像進行一場化學燒杯實驗。

六、人生前二十年,最重要的消費科目是:福利社、超商、電玩店(現在的線上遊戲);二十歲到婚前:唱片行、書店、精品店;結婚生子後,重點消費科目是:保母費、嬰幼用品店、奶粉尿布八折的藥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