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宮崎駿唯一一部,慰藉中年大叔的「恐怖片」—話說《紅豬》

這是宮崎駿唯一一部,慰藉中年大叔的「恐怖片」—話說《紅豬》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飛天紅豬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宮崎駿《紅豬》故事表面上氣氛輕鬆愉快,實質是映襯主角肥豬飛機師的中年壓抑?作者就不同角度加以剖析。

表面看動畫角色都在「嘻嘻哈哈」,其實埋藏灰暗的心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04_10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女人往往沒有男人般忌諱透露內心世界,我們常聽說「中女情懷」百般滋味,倒沒怎麼提起典型「中年大叔」的心聲(或 「中佬」心事),似乎他們伴隨歲月變得憤世嫉俗之外,沒甚麼情懷和心思可言,簡單用「大男人」三字形容就足夠了吧?

不過,一個人是否有情懷與心思,還是跟那人的心境、性格與經歷有關,不能把「中年大叔」一概而論。

就如宮崎駿在人到中年時,為他矛盾複雜的心境遺下了《紅豬》。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09_55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及後宮崎駿回顧時,竟然把一部看起來繽紛又有趣的作品,感悟出面對「末世」(大毀滅之後)的堅強態度,如果不是他親述感想,我們可能以為是影評人在誇張地「詮䆁」一番,始終,實在很難理解「紅豬」跟「末世」有何關連;而且,宮崎駿一度稱這部個人作品「是這麼恐怖的東西」。

是的,他主要在宣洩、自嘲和告誡人生,其次獻給許多中年大叔們看,至於其他人是否看得懂,他並不執著。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02_56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這可謂是他唯一一部給自己與中年大叔看的「恐怖片」,我們稍後便會知道;宮崎駿眼中的恐怖,跟其他男人感受到的恐怖,有所不同,他在製作《紅豬》前數年,曾經對自己的人格感到非常失望,看事灰暗起來。

如果說《天空之城》是宮崎駿心思最簡單的一部作品,那麼,《紅豬》則是他心思最複雜的一部(或是最有情緒的一部),到了完成動畫的時候,彷若已徹底推翻原初的意念,由本來充滿活力和一片光明的情景,到後來隱藏灰暗帶有強烈違和感:

在一個充滿空賊與法西斯狂熱的世界裏,不管空賊搶劫橫行,卻得不到懲治;政府軍官追捧法西斯主義,只求升官發財。如此社會,人們依舊醉生夢死、嘻嘻哈哈地過日子,任誰在做傷天害理的壞事,都沒甚麼人在乎,只剩下一隻「被詛咒」的36歲肥豬飛機師苦中作樂,一邊逃離法西斯政治,一邊收賞金制裁空賊作亂,閒時經常躲藏起來聽音樂自娛。儘管有兩位紅顏知己傾慕他的「俠義」魅力,但是,在絕大部分的人眼中,他只不過是靠做任務,拿賞金過活的「中年死肥豬」而已。

推翻原初故事藍本的朝氣和光明,變成中年男人的慰藉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04_53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可見,當我們認為動畫氣氛很繽紛和愉快,看到故事裏不少人嘻嘻哈哈,其實在映襯「紅豬」的沉重鬱悶。

肥豬飛機師外貌原本俊逸不凡,年輕時跟軍隊兄弟出生入死,駕駛技術一流,看來有大好前途,可惜,在一次大型空戰,那位新婚不久的好兄弟貝爾里尼,以及一眾伙伴全數在戰事喪命,剩下他空中成功逃亡直至筋疲力竭,期間,他進入了奇幻雲海平原,看到死去的伙伴升天,事後雖然倖存,卻受了怪異詛咒變成豬頭人身。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13_17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接著,餘下的日子他心灰意冷,退出了軍隊,儘管對好兄弟遺下的嬌妻心動,亦絕不敢碰。生活像不停重重複複,他雖然沒有選擇自殺,但人生感到盡是黯然神傷,唯獨靠打擊空賊收取賞金排解鬱悶之氣,偶爾自我安慰,認為即使自己是一隻豬,至少仍是一隻能飛天的豬。

宮崎駿在製作動畫之初,遠遠沒有想過表達得如此沉重,倒是希望簡單為觀眾注入朝氣勃勃的活力,1991年稱要做出這樣的一部作品:

「(動畫裏)男人們都非常豪邁快活,女人們都非常有魅力,他們盡情地享受著人生。而且,整個世界也是一片光明、美麗無比。我想做的就是這種電影。」、「給因過度疲勞,而腦筋混沌的中年男人觀看的漫畫電影」。

那到底是甚麼原因,令宮崎駿最後把動畫加長篇幅,變奏成細說「中年大叔的愁哀」?

宮崎駿那次之後,曾極討厭自己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05_41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大概,他的情緒底蘊,間接受到「堀田善衛」的思想衝擊,有過深刻反省。多年來,宮崎駿一直是堀田善衛的忠實讀者,對堀田的反戰立場和情操相當敬佩,亦貫徹自己年輕時「對日本這國家深惡痛絕,並且以身為日本人為奇恥大辱」的看法。

可是,在美國老布希總統攻打伊拉克時期,宮崎駿認為這場波斯灣戰爭,簡直是大混亂,美國為制衡伊朗,曾提供武器給伊拉克使它不斷壯大,結果,助長其野心後繼而進侵科威特,到了伊拉克佔據得手之後,美國在欠缺充分理由下攻打伊拉克,在他眼中「美國、伊拉克、科威特」三國誰都沒比誰高尚,全是一團糟的亂局。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11_50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有一天,宮崎駿在看報導時,內心竟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打吧!』開戰吧,把美國和伊拉克都打爛吧!這樣的話,說不定會變得比較清爽一點。這是我的吶喊。我感到很困惑⋯⋯對於漸漸偏向『打吧!』的主戰情緒的自己,只能感到錯愕。」

就是這樣,宮崎駿隨即回想,當初如何不滿父親在二戰時為偷襲珍珠港而歡呼,現在卻跟父親一模一樣變得「愚不可及」;加上,再讀到堀田善衛的作品受衝撃,為自己的人格感到相當難過,到底甚麼時候,自己人到中年,竟然不知不覺變得如此憤世嫉俗?(更準確而言他反省的是個人的「庸俗」)

宮崎駿:即使世界變得一團亂,人類還是得活下去

Screen_Shot_2018-05-31_at_7_01_48_PM
Photo Credit: 宮崎駿電影《紅豬》

於是,在1992年《紅豬》公映前夕,他提到末世的看法,其實背後承接了一種中年大叔久未散去的情緒:

「直到遇入90年代,正當『紅豬』的企劃付諸實現的時候,不但蘇聯崩解、民族紛爭白熱化,又目睹所有蠢事同時發生、日本經濟泡沫化就近在眼前,這才讓我意識到末世不會來得如此乾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即使世界變得一團亂,人類還是得活下去』。

⋯⋯總有一天會爆發大災難,文明便會因此毀滅;或是再次發生關東大地震,使得東京成為一片焦土⋯⋯一夕之間,昔日繁華地將會荒廢傾圮,變成一座鬼城或是貧民窟。⋯⋯二十一世紀不會有任何解決,所有的問題將會拖延下去,人類也只能在不斷重蹈覆轍之中繼續求生存而已,這就是我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