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歧視的中國人,不如他們口中的印度「三哥」

炒作歧視的中國人,不如他們口中的印度「三哥」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人在西方國家和當地白人發生平常衝突,中國的媒體總是習慣性地冠以種族歧視的標簽,然後大肆渲染和炒作。這樣的行為雖然親痛仇快,但是也讓人家覺得你玻璃心,更深層次地暴露了自己的不自信。

文:李華(曾經在中國政府機關任職,後因言獲罪,現流亡海外,著有《自由的遠方》)

很多華人來到以白人為主的西方社會生活時,經常以融入不了當地的主流社會,受到種族歧視,職業上遭遇天花板等原因,說自己在當地淪為「二等公民」。這樣的悲情牌一打,華人似乎都變成了所謂的弱勢群體,事實真的如此嗎?

炒作歧視本身就是歧視

歐美一些西方國家確實曾經頒布過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政策,但是今天這些國家的政府早已取消這些不合理的政策,有些政府還主動對當年歧視華人的行為道歉,頒布反種族歧視法案,給予每個族群平等的公民權益。

不可否認,西方國家的一些白人對華人不是很友善,但是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並不能說明整個西方社會歧視某個族群的人。有時一些中國人在西方國家和當地白人發生平常衝突,中國的媒體總是習慣性地冠以種族歧視的標簽,然後大肆渲染和炒作。這樣的行為雖然親痛仇快,但是也讓人家覺得你玻璃心,更深層次地暴露了自己的不自信。

西方的主流社會有多遠?

我以前聽說過「上流社會」一詞,但是不知道一些華人眼中的西方主流社會到底是什麽樣,我不確定很多華人所說的西方主流社會是否指上流社會。如果想融入所謂的上流社會確實不容易,你在中國也是如此,因為每個國家所謂的上流社會畢竟是少部分人的圈子,它不是真正的主流社會。西方社會的主流社會其實就是廣大的中產工薪階層,如果你熟悉了當地的語言,接受了所在國的普遍價值觀,認同當地的文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融入這樣的主流社會有什麽困難呢?

俗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少華人正是以這樣的觀點看那些與自己不同膚色的人,長期以往相互之間的隔閡就產生了。很多華人來到西方社會,他們經常還是和自己的同胞在一起休閒娛樂,因為文化的差異,他們確實很難接受西方白人的生活方式。我想這應該是一些華人眼中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會的主要原因吧。

其實,回過頭來想想,現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在奉行自由主義至上的西方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華人不一定要像西方白人那樣經常去酒吧、定期開party才是所謂的融入主流社會。

New Chinatown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華人哪裡不如他們口中的印度「三哥」

提到華人在西方社會遭遇所謂職業天花板的問題,讓我想起了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中提到的經典中國人形象,書中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中國人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上可以把太陽一口氣吹滅,下可以治國平天下。中國人在單獨一個位置上,譬如在研究室裡,在考場上,在不需要有人際關係的情況下,他可以有了不起的發展。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豬、一條蟲,甚至連蟲都不如。因為中國人最拿手的是內鬥。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內鬥,中國人永遠不團結,似乎中國人身上缺少團結的細胞。」

他還說:「如果頂頭上司是中國人時,你可要特別注意,特別小心,他不但不會提升你,裁員時還會先開除你,因為他要『表示』他大公無私,所以我們怎麽能跟猶太人比?」

我覺得柏楊先生的這段話很好地解釋了今天中國人在西方社會為什麽有所謂的職業天花板,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不是人家白人排擠你們的緣故,而是你們自己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造成的。

印度是一個可以和中國作對比的國家,他們在西方白人眼裡都是亞洲人,兩個國家在西方社會都有很多移民。印度比中國還要貧窮,但是很多印度人在西方社會混得不比中國人差,美國矽谷的很多大企業的CEO都是印度人,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很多中國人也沒有輸給印度人在英語和數學方面的優勢,為什麽中國人在西方社會的企業裡很少做到高層管理呢?

與中國人相比,印度人有著很多優秀的品質。首先,他們善於表達,樂意和別人溝通交流。我所在的公寓有為數不少的印度人,每天早晨上班,在電梯裡遇上印度人,他們會主動和你寒喧幾句,讓人感受到他們的善意。相反,你在海外遇到華人同胞,向他們問個路或者跟他們買東西,沒有一副好臉色給你,好像你欠了他們錢似的。

其次,印度人懂得欣賞別人,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印度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幹得比自己好,他們不會去嫉妒,反而會肯定對方,助別人一臂之力。中國人在同一家公司的話,看到自己的同胞比自己強,心裡不會那麽服氣,甚至會使用些小手段讓對方待不下去。

最後,印度人比起中國人是團結的,他們到了一家企業之後,不管做到什麽職位,總是想方設法讓更多自己的同胞進去,公司高層提拔多數族群的人做管理層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中國人到了一家企業之後,混得好與不好,都不太希望有自己的同胞進來,除非從他們身上壓榨出些利益,才會一起共事。

中國人眼中的「二等公民」其實是他們長期以來的固有思維方式和生活經歷的產物,如果說西方社會有所謂的「二等公民」,中國難道就沒有「二等公民」嗎?在中國,你如果不是高官權貴集團的一員,還想做頭等公民嗎?那些被官方斥責為「低端人口」的外來務工人員,恐怕連「二等公民」都不如。說難聽點,中國人走到哪裡,就把人的階級觀念帶到哪裡,所謂的「二等公民」其實都是中國人的一廂情願。

西方主流社會離你很近,你卻一直抗拒,甘之如飴地生活在中國人的「二等公民」思維裡,這能怪誰呢?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