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擅用辣椒的歐洲,意大利竟有專屬的「辣椒學院」

在不擅用辣椒的歐洲,意大利竟有專屬的「辣椒學院」
photo credit:Hauke-Christian Dittrich/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意大利有一所辣椒學院,在位於往羅馬火車約二、三小時的小鎮,它叫做迪亞曼泰。我心裡暗想「他們究竟為什麼會對辣椒有這麼大的熱情呢?」

文:山本紀夫

雖然歐洲大都不善用辣椒,但有些地區卻是例外,其中之一是意大利。我們無法確定辣椒是從什麼樣的管道傳到意大利,但因為意大利位於地中海的中央,西班牙也臨地中海,所以很可能是西班牙經由海路運進意大利的吧。據判斷應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時進入意大利的。

意大利人對辣椒的用法,剛開始是把種子和搗成粉狀的皮混入麵粉,做成麵包或意大利麵。此外,傳說「1705年,廚師法蘭西斯科.岡登提歐寫了一本書,建議在(加了肉和內臟)濃湯和燉肉中加入辣椒,由於他是耶穌會教士學院的廚師,平日也負責採買食材,該書立刻被民眾奉為圭臬,辣椒也借勢在意大利全國成為廣泛栽種、消費的作物。」

但是,據我在意大利聽到的訊息,現在雖然意大利南部對辣椒運用得相當頻繁,但北部地方卻沒那麼積極。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和氣候有關。因為意大利是南北狹長的因家,北部緯度和高度都高,平均氣溫較低,所以辣椒的栽種可能不太容易。

意大利國內又以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在辣椒的應用上最為出名。意大利半島呈長靴型,卡拉布里亞就位在相當於趾尖的位置。從羅馬到意大利半島尖端的卡拉布里亞,約有500公里,大約相當於從日本大阪到東京的距離。坐在往卡拉市里亞的火車上,沿著海岸線眺望地中海,也可看到鐵道旁的橄欖樹園,從這兒的環境可以感受到地中海風格的乾燥氣候。

2013年9月,我在意日文化財團的翻譯員賈科莫.貝爾維爾西先生的陪同下,造訪了這個以運用辣椒而聞名的卡拉布里亞。賈科莫很年輕,但從小到專門學校畢業都住在日本,所以日文聽說流利,而且他現在也為日本某電視台擔任嚮導,非常擅長收集資訊。我與賈科莫停留在卡拉布里亞小鎮時,他遞了份有趣的資料給我,上面說意大利有一所辣椒學院,在位於往羅馬火車約二、三小時的小鎮,它叫做迪亞曼泰。

「辣椒學院?」我的心中充滿了問號,但人在外地無法查證,於是立刻退了旅館,第二天啟程前往迪亞曼泰。那是個位於地中海邊的小城,人口約5,000人,但是,它也是避寒的休閒聖地,所以到了夏天,人口就會爆增為20萬人。

辣椒學院的辦公室就在小城的中央,正式的名稱叫做AccademiaItaliana Del Peperoncino。Peperoncino就是意大利語中辣椒的意思,意大利語的胡椒叫peper,大概是源自於這個字吧。

進了學院後,所長安濟奧.摩納哥親自接待我們,他自稱72歲,但依然活力十足,性情爽快,感覺不出已有那麼高齡。聽到我千里迢迢從日本來到卡拉布里亞尋找辣椒,便熱情的歡迎道:「只要做得到的,都願意盡力協助」,於是,我立刻請他接受專訪。

首先,我想從「什麼是辣椒學院?」開始問起。但是,安濟奧先生說:「請等一下,你不急著走吧,讓我慢慢的從頭道來」。他從自己認識辣椒,繼而對它產生興趣的機緣開始說起。

「我生在卡拉布里亞,原本在高中教書,後來轉換跑道當起了記者。真正開始從事辣椒相關研究,是在1992年。那一年正好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500周年,所以,意大利各地舉辦了各種活動。其中,卡拉布里亞決定主辦一個活動,叫做『辣味五百年』。我這個人本來對吃就很有興趣,而且,辣椒可以說是卡拉布里亞的象徵,只要在意大利提到卡拉布里亞,大家都會連想到辣椒。」

安濟奧先生笑咪咪的說:「我的辣椒人生就從這裡開始了」,接著談起了學院的規模。

「我們學院在全國各地,有3,000名會員。每人繳付年費60歐元後,我們每年都會送給會員解說辣椒培育方法和品種的書。這本書還附上本學院推薦的辣椒種子。我們最大的期望就是會員們能將辣椒種植在意大利每個角落。因此,意大利各地已有90個分部,不只是意大利,連東京也有分部哦。」

一問之下,才知東京有卡拉布里亞菜的餐廳,學院的分部就設在那裡。附帶一提,分部的職員們全都是無償義工,在他們分部努力辦活動之下,以往不太使用辣椒的北意大利,辣椒的栽植也漸漸普及開來。尤其是位在羅馬北部的托斯卡尼地方有30名義工,正協助學院的辣椒普及運動。

我心裡暗想「他們究竟為什麼會對辣椒有這麼大的熱情呢?」不料安濟奧先生突然站起來說:「有件東西請你一定要看一下」。他提到城郊有座辣椒的博物館,也是由義工負責維持管理,希望我能去參觀一下。我當然樂於奉陪,於是坐上安濟奧先生的車出發。

博物館位於城外,經過一段山路後,便看到它佇立在高地集落的一角。它的規模絕對不算大,但是充滿了手工感,從展示中就感受得到對辣椒的熱情。除了展示辣椒傳播路線的地圖、植物學上辣椒分類方法的解說圖外,整個牆面更掛滿以辣椒為主題的照片和圖畫。進而還有盆栽、數種辣椒標本,以及用辣椒做成的加工製品等,琳瑯滿目。

相關書摘 ▶日本離朝鮮半島這麼近,為什麼沒有像韓式泡菜這種食品?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辣椒的世界史:橫跨歐亞非的尋味旅程,一場熱辣過癮的餐桌革命》,馬可孛羅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山本紀夫
譯者:陳嫻若

你知道嗎──
在過去時代,辣椒遠比黃金更有價值
小小辣椒竟然可以改變黑奴制度
衣索比亞人嗜辣成癮,連喝咖啡都加辣椒
在印度不僅用辣椒來煮咖哩,還順便用來驅趕惡鬼
近代中國有多位革命家嗜吃辣味,這可能與他們的出身地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