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得不讚嘆人帥真好!」暢銷書幕後推手告訴你,故事背後的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或許你也曾經這麼想,出本書不過就是編排、校稿、印刷、行銷,出版社編輯們說穿了也就是想盡辦法,把內容包裝成以書為型式的商品,這到底有什麼難?
文:何宛芳
訊息更多元、資訊更流通,網路不再是趨勢而是現象;媒體不再集中、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裡,各產業中間人角色的削弱,似乎也是大勢所趨,但這真的代表他們的存在已經沒有意義與價值了嗎?
或許你也曾經這麼想,出本書不過就是編排、校稿、印刷、行銷,出版社編輯們說穿了也就是想盡辦法,把內容包裝成以書為型式的商品,這到底有什麼難?
的確,這些也都是事實,但卻只是半套。編輯的工作,其實並不只有書籍產製的流程,而更重要的一段,反而是一般讀者極少聽聞、新手作家拼命想要理解,或許就連許多入行多年的編輯,也無緣參與的刺激旅程——那就是,故事誕生前的那一段,那些發掘故事的故事。
這次,就讓我們把麥克風交給編輯,聽他們說這一些,你熟悉的書名背後,故事誕生的故事。
《HQ事件的真相》
有時候,不得不讚嘆人帥真好
對於《HQ事件的真相》這本由瑞士作家喬艾爾(Joël Dicker)撰寫,接連打敗《地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在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暢銷榜奪冠的法文懸疑小說,就連把這本書帶入美國書市的企鵝藍燈書屋執行總編輯西西里亞諾(John Siciliano)都不得不大讚:「這本書幾乎擁有所有可以在美國市場創造銷售的關鍵元素!」

連瑞士作家喬艾爾的編輯也不得不承認,人帥真好。照片提供/愛米粒出版
「美國人都覺得作者長的很帥,又年輕,而且也能夠以英文溝通,我們也充分利用了他的這個特色,安排他飛來美國三趟,與媒體大眾互動,」然而,這本書會爆紅,當然不能只靠作者的個人魅力,早在各地交出漂亮的銷售成績單前,《HQ事件的真相》本身就已經是近年書市的傳奇。
《The Telegraph》專文報導,《HQ事件的真相》最早是由當時高齡87歲的資深出版人法洛瓦(Bernard de Fallois)一眼相中。這位老出版人來頭不小,除了擁有曾經在法國三大出版巨頭工作的顯赫經歷外,他自己在剛入行沒多久,就催生了《追憶似水年華》作者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兩部塵封已久、從未問世的作品《Jean Santeuil》、《Contre Sainte-Beuve》,也奠定了他在書市的地位。
當時,已準備把自己的小出版社收掉退休的法洛瓦,一拿到小說手稿就十分喜歡,不但投注許多心力,讓這本書在2012年一問世成為法國暢銷書,同年的法蘭克福書展,《HQ事件的真相》也成為各方出版勢力爭逐的大熱門。
不少當年參與法蘭克福書展的編輯,事後都不約而同回憶,那年書展不管去到什麼聚會,耳語的主角都是這本書,許多人聽到後的第一個動作,都是立刻抄張小紙條,把落落長的法文書名記錄下來,免得自己忘記。
簽下本書繁中版權並於日前才剛剛出版的愛米粒出版莊靜君,也曾在文章中寫道,自己最初甚至是在與歐美版權經理的社交聚會上聽到,微醺之中趕緊把書名抄在餐巾紙上。
西西里亞諾也表示,自己讀完小說後就很喜歡這個故事,各地傳來的銷售捷報,也一再增強他的信心,「這本書在數字上也是我個人經歷上的高峰,當初的印量是10萬本,是我其他經手翻譯書的10倍。」在翻譯書只佔書市整體3%的美國市場來說,《HQ事件的真相》也拿下紐約時報排行榜第八名,十分難得。

西西里亞諾表示,《HQ事件的真相》也是他個人在出版經歷上的突破。照片提供/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
然而,不可諱言的是,許多編輯私下討論《HQ事件的真相》的第一個印象,除了是暢銷書之外,眾人一定會提到的,還是西西里亞諾最初說到的那一點:「作者長的很帥,又年輕,」不得不讓人感嘆,即使在書籍世界裡,一樣也是「人帥真好」啊。
《蛙》
有時候,作品好也需要時機推一把
雖然把這一段故事當成笑話點綴,但到現在聽來,還完全可以想像這位企鵝中國區總經理周海崙(Jo Lusby)當時候的慌亂與緊張。明明掌握機先,卻硬還是繞了一大圈才簽下莫言的作品《蛙》。
周海崙回憶,剛剛因為工作來到亞洲時,就開始接觸莫言的作品,她也承認自己就是莫言的粉絲。然而,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前一年,當有經紀人來跟他接觸《蛙》的版權時,她卻遲遲無法決定。
她解釋,那時候出版社剛剛簽下了畢飛宇的《推拿》,那時畢飛宇拿了獎氣勢正旺,而且就一個一年翻譯小說出不到十本的出版社來說,如何可以在書目之中建立豐富的多元性,也是她必須考量重點之一。
「當時我找不出《蛙》與畢飛宇的差異性,我不知道該如何銷售給讀者……《蛙》是一部很重要的作品,但我當時想不到有什麼樣的語言可以對讀者說明。」
雖然無法點頭,但周海崙卻仍然對《蛙》念念不忘,她甚至還特別拜託經紀人,如果版權一年後沒賣出去,務必要再來找她。
然後,時間來到了2012年的法蘭克福書展……
在一場會議中,周海崙的手機不停地在袋子裡震動,她不耐煩的找出手機檢查,這才發現剛剛公布的諾貝爾文學獎,正是頒給了莫言!

周海崙差一點就與莫言的經典作品《蛙》擦身而過。照片提供/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
會議結束後,她著急地撥電話給經紀人:「《蛙》還在嗎?被買走了嗎?」
「還在,」經紀人回,「但我丟了作家,他去Andrew Wylie了!」
Tags:
大戶看大勢:永豐「DAWHO之夜」展望2024經濟走向,解析股房雙市投資契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9日19:30,永豐銀行將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 之夜」直播活動,由主持人吳怡霈和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共同與談,從全球經濟走勢、股房雙市的表現分析切入,聊聊2024未來經濟走勢迎來U型反彈*的可能性! * U型反彈意指經濟急劇下跌後並沒有迅速回溫,而需要經過一段低於平均經濟水準的時間後,整體經濟才開始恢復復甦,逐漸回升至正常的增長趨勢。
綜觀今明年度的經濟走向預測,全球經濟皆呈現「開低走緩」的態勢,且由於國際通膨、升息壓力、地緣政治等風險因素仍在,市場的長期抗戰看來無可避免。既然如此,投資朋友們該如何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機會呢?展望2024年,永豐DAWHO再度攜手關鍵評論網與INSIDE舉辦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 :2024經濟展望走向U型反彈」,由吳怡霈擔任主持人,邀請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與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兩位專家,分享明年經濟、房市,以及持續發燒的AI議題,尋覓溫和衰退中的投資契機!
回顧2023全球經濟發展,展望2024經濟趨勢與投資焦點
直播活動中,我們邀請到擁有證券市場及財務分析多年研究經驗的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帶領大戶們從各國貨幣政策走向及電動車、半導體產業的加速發展兩大方向切入,剖析未來一年的經濟走勢,並從後市可期的AI產業回望股票市場,聊聊AI概念股能否延續投資熱度,甚至再創新高;而擁有多年房地產從業經驗的樂居創辦人李奕農則從今年國內房市價格緩跌、交易量明顯萎縮的蛛絲馬跡中,梳理2024年的房市走向,並談談未來可能產生的房市利多及利空。
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國際間的貿易合作與供應鏈轉移更是其中關鍵,開低走緩的經濟趨勢有沒有可能迎來U型反轉?兩位專家將在節目中為大家揭曉答案,並大方分享他們縱橫市場十多年來的經驗法則與投資心法。
開啟數位理財大門!永豐DAWHO助你輕鬆享受質感生活
想在市場中多元配置資產、發揮理財的最大效益,除了投資觀念,趁手、便利的數位投資工具當然也不可或缺,永豐銀行新世代VIP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助您掌握經濟脈動,精明、輕鬆管理財富的理財幫手。一起加入11月29日晚間的直播活動,了解如何運用DAWHO精準掌握趨勢脈動吧!
※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討論內容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