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推出的優惠措施,正在影響台灣畢業生的生涯抉擇

中國推出的優惠措施,正在影響台灣畢業生的生涯抉擇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可以留在家鄉奮鬥發展,沒有人會想要到異鄉去打拼生活,中國的惠台政策固然有其磁吸效益,若非台灣內部社會經濟環境也存在推力,再多的優惠政策,也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人才的流動。

文:王善航(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對岸政府近來頻頻對台灣人才釋出利多消息,從辦公室到公寓都免費,還有百萬創業基金,更提供安家補貼。比對台灣低薪的現實情況,讓不少優秀人才躍躍欲試,相對的,也成為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隱憂。水往高處流,人往高處爬,自然不過的事情。中共掌握住台灣青年的內心心態,由於台灣連續幾年來的國內經濟與學習環境不佳,靠著這種年輕人「向上」的心態,兩岸人才大戰,正式展開。

針對台生部分,中方是屢出奇招,近日中國政府降低「台灣高中生免試入學門檻」,將學測成績申請中國學校門檻自過去的前標降為均標,如此幾乎等於一半以上台灣高中生都可申請,且是得以申請中國的名校。此外,不僅學校在世界排名更有吸引力,中國學校辦學經費更是驚人,北京清華一年辦學經費高達233億人民幣,比台大一年160億台幣的六倍還要多。

如今放寬台灣學生申請門檻,這代表全台灣一半的高中生都有機會就讀這些中國學生擠破頭前三百所前段重點大學,這擺明自降門檻,意在招台灣人才。當不再只有台灣頂尖人才到中國讀名校,而是台灣前50%的人才到中國讀名校的時候,競爭力之強大、損失之慘重,已經是一個對台灣人才流失的醒鐘。

再者,中國除了對學生就學展開了吸引,在創業實習部分,國台辦在12個省份中設立22個台灣青創基地,和台灣交大、逢甲、中興大學合作,提供實習機會,實習單位大約可容納30位實習生,或人力仲介到客戶方去實習,公司會提供宿舍,學生僅支付水電費,實習工作日(一到五)有午飯津貼,根據宿舍到公司的遠近會有一定的補貼,並提供實習工資。

種種利多,幾乎看穿台灣多年來薪資停滯不前乃至倒退的經濟慘象,十年前台灣不包含紅利獎金的經常性月薪,在2008年為36,983元,不過十年之間只成長3,000元,來到39,900元,逼近四萬,調薪幅度是1.08%,完全跟不上飆漲物價,實質薪資倒退15年。反觀中國幅員遼闊,若前30大城市來看,平均月薪相當於台幣33,000元,這十年調薪幅度一成,尤其一二線城市跑很快。目的還是在於西拉台灣的青年人才,到中國創業,創造就業機會,同時提升與改善青年對中國的政治觀感,中國型塑的不再單純是大魚吃小魚的爭奪戰,環境中的效率與速度追求,形成了一種快魚吃慢魚的人才搶奪。

無論是拉攏台生西進就學,還是台灣青年赴中實習,中共所採取的種種手段與措施,其基本意象只有兩種。

其一是,兩岸自新政府上來迄今早已陷入較無互動的摩擦時期,適當的利多措施對兩岸互動是一種激勵,尤其是這種繞過政府對政府,直接由中共政府對台灣人民的優惠措施,不僅具有一定型塑良好形象效果外,更是在這府間無法溝通的最佳替代方法。

其二,中共對台青年的積極拉攏,足以顯示「青年交流」近年來成為中國中國對台政策「三中一青」及其延續的「一代一線」主軸(年輕一代和基層一線)重要議題之一。原因不外乎中國當局認為兩岸青年為兩岸關係的未來主人翁,雙邊青年群體的互動往來與友好程度,關係著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走向,培育兩岸青年即是培育「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RTR1FDWJ
Photo Credit: Jason Lee/Reuters / TPG

中共拉攏台生赴中,優勢在哪?成效如何?

一、針對教育就學,善用優勢,強勢發揮吸引力

(1)辦學經費龐大

從中國拉攏台生來看,辦學經費其實是非常吸引人的條件之一,因為高額的辦學經費,都是用來提升教學品質和學生競爭力,磁吸效力遠高於想像。學校設備新、師資好、排名高、學風佳都是重要的吸力。北京清華一年辦學經費高達233億人民幣,比台大一年160億台幣的六倍還要多。

(2)較高世界排名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2018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全球第27名,北京清華第30名,上海復旦第116名,而台灣最高學府台大僅排名198。相對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對於學生也有著較高吸引力。

(3)較低的留學成本

從兩岸教育部資料比較兩地大學生支出,在台灣公立大學,一學年平均學費五萬,私校一學年約十萬起跳,宿舍費一萬到兩萬五,四年公立下來少說至少25萬私校少說也要45萬。反觀中國中國同樣是國立大學, ㄧ年學費平均人民幣五千,宿舍台幣四千五上下,私校則翻倍漲。四年算起來才18萬台幣,私校也大概40萬台幣左右,有同學笑說連回台機票算上去,比在台灣唸還划算一些。

(4)入學方式多元

目前共有四種方式,一,參加中國統一高考、研究生考試合格;二,參加學測達到同等高校入學標準。三,未達到本科錄取條件但經過一定階段培養可以達到入學要求的台生,高校可以按相關要求招收為預科生。預科生學習滿一年經學校審核合格后,可轉為本科生;四,已獲得大專以上學歷或在中國以外的大學就讀本科專業的台生,可向中國高校申請插入就讀與原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的本科課程,試讀一年。試用期滿,經所在學校審核合格,可轉為正式本科生,並升入高一年級就讀。

(5)生活品質較具保障

台生與本地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住宿條件以及醫療保障。同時,高校還會根據台生學力情況、心理和文化特點,開設特色課程,有針對性的組織和開展教學工作。台生的政治課和軍訓課學分可由其他國情類課程學分替代。在中國就讀的台灣學生與中國學生享有同等醫療保障政策,可參加高校所在地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享受有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