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種植用途極廣的棕櫚油,印尼「最後的雨林」遭砍伐

為種植用途極廣的棕櫚油,印尼「最後的雨林」遭砍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的森林砍伐殆盡之後,棕櫚油業者正往如巴布亞省這樣最後的雨林推進。如果印尼政府要為這些產業辯護,最好的做法是改正他們的做法,而不是威脅要發動貿易戰爭。」

綠色和平調查員在印尼記錄下棕櫚業者大幅砍伐原始雨林的畫面。約4,000公頃、半個巴黎大小(近六分之一個臺北市)的林地面積消失殆盡,危及當地生態及紅毛猩猩棲息地。

蔥蔥鬱鬱遍地的雨林一分為二,如分田割地似的,一部分由企業取走,另一半留存原地。隆隆作響的挖土機,整理著殘留雜亂的樹枝,透露剛剛大舉砍伐的景象。空氣中凝滯著尚且新鮮濃郁的木質氣味,透露著些許警告意味,說今天先到此為止,留在原地的森林,我們暫且不動。

今年3月至4月間,綠色和平調查員在印尼巴布亞省(Papua)拍攝到大片雨林遭砍伐的畫面。約有4,000公頃、半個巴黎大小(近六分之一個臺北市)的林地面積,在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短短兩年間,被棕櫚油企業砍伐殆盡。在這次勘查的影片中也發現,一部分在2015年印尼森林大火後被印尼政府劃為保護區的林地,也在這次砍伐的範圍裡。

05-10_rainforest_1

多年來,為產出具經濟價值、用途廣泛的棕櫚油,印尼大片原生雨林遭砍伐,改種植油棕樹,已是司空見慣的景象。長期砍伐天然樹林,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和原住民土地帶來嚴重危害,也導致瀕臨絕種紅毛猩猩的棲息地銳減,對其生存帶來危害。

棕櫚油價格低,穩定性高,常見於一般日常吃的加工食品,許多洗髮精、清潔劑、化妝品等日用品都含有棕櫚油,更可用來生產生質燃料,用途極廣。

05-10_rainforest_2

印尼巴布亞省的森林被稱作「最後的雨林」(the last frontier),是少數幾個仍有極廣大森林面積的土地,其範圍更遠大於印尼其他森林,因此在跨國企業眼中,是可開發資源的沃土。

圖中大幅砍伐的森林,位於印尼巴布亞省的PT Megakarya Jaya Raya(PT MJR)棕櫚油許可地(palm oil concession),由跨國集團HSA(Hayel Saeed Anam Group)所掌管。這公司底下的兩間子公司,提供棕櫚油給許多知名企業,如瑪氏(Mars)、雀巢(Nestlé)、百事(PepsiCo)、聯合利華(Unilever)的棕櫚油供應商。目前雖然還沒有棕櫚油產自這片砍伐的雨林,但這四間生產日常食品和用品的大型企業,都已對外公布會遵循「不毀林、不開墾泥炭地、不侵害人權」(No Deforestation, No Peat, No Exploitation,簡稱NDPE)政策,聲明其購買的棕櫚油不會從破壞雨林而來。

05-10_rainforest_3

大部分在PT Megakarya Jaya Raya棕櫚油許可地的森林,和其他幾個鄰近的許可地一樣,都被印尼政府列為原始森林,如此大幅面積的砍伐雖然顯得不合理,但事實上卻不違法。儘管不違法,根據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數據顯示,印尼有55%砍伐的森林是在許可地內,而另外的45%則是在許可地範圍外。如綠色和平這次拍攝到的遭砍伐區域,就有部分在保護區的林地裡。

綠色和平揭露,這次伐林之際,時值印尼政府官員前往歐盟為棕櫚油業辯護。歐盟基於棕櫚油生產導致毀林及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去年在歐盟議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2020年後禁止使用以棕櫚油生產生質燃料的禁令。此舉造成印尼政府極大反彈,威脅將限制進口部分歐盟產品,作為反擊。

05-10_rainforest_5

綠色和平森林專案主任理查喬治(Richard George)說:「在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的森林砍伐殆盡之後,棕櫚油業者正往如巴布亞省這樣最後的雨林推進。如果印尼政府要為這些產業辯護,最好的做法是改正他們的做法,而不是威脅要發動貿易戰爭。」他並強調:「這些大型企業講了超過十年,要讓他們的棕櫚油供應鏈變乾淨,但為何像雀巢(Nestlé)、聯合利華(Unilever)這樣的龍頭企業,仍會向摧毀森林的棕櫚油供應商如HSA集團購買?他們的消費者又該做何感想?又該怎麼做才會讓這些企業有所行動?」

本文獲綠色和平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此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