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過嚴格來說,古代雖然有愛貓人,但好像還是著重貓貓的工具性,貓奴這樣的新型態人類應該還是到晚近才出現的。
文:祁立峰
印象中之前看過高人氣小編分享自己管理粉專的經驗。據小編說就算再怎麼沒營養的農場文業配文,只能圖片和嬰兒、動物,尤其是貓咪有關,分享觸及數就必定會衝高。確實,就算書市怎麼蕭條,出版業再如何冰風暴,還是能有幾本與貓有關的神書,逆風高飛,躍上暢銷排行榜。
先說本蛇蛇沒有要用貓騙點閱率流量的意圖,但比起經常來亂、一言不合就攻擊我的黃頭黑嘴狗,我應該勉強能算是Cat Person無誤。印象中N年自己寫過一篇名曰〈太平貓國〉的散文,不過那時還未褪文藝腔,但遇到貓貓我還是難免講話說疊字,明明肥宅一枚卻忍不住講話用假音,這畫面太美連我自己都不敢看。
說起古文裡記載與貓咪相關文獻,大致上可以追溯到《詩經.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不過顯然在那個時代貓貓被當成熊或羆之類的生猛野獸來看待。《莊子.秋水》說「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的譬喻,和千里神駒相比,若要抓老鼠還是得靠貓貓;到了《禮記》則記載:「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貓變成了很專業的儀式,據說還能分成用魚或用鹽裹之類的專業模式。
到了宋代之後,養貓逐漸成為常態,除了補鼠這樣的功能性,也有文人已經開始將之當作寵物對待。當時有個稱喵的流行語「貍奴」,照字面翻譯就是「貓奴」,不過和我們現在貓主人用以自稱還是不太一樣,「貍奴」應該是以貍為奴的意思。其實除了貍奴,古文中還曾給貓取了各種可愛的名字,根據清代某個愛貓人士編撰的毛孩類書《貓苑》裡,有這樣的記載:
貓名烏圓,又名狸奴,又美其名曰玉面狸,曰銜蟬,又優其名田鼠將,嬌其名曰雪姑、曰女奴,奇其名曰白老,《稽神錄》曰昆崙妲己。⋯⋯以烏圓為貓,相沿久矣,考王忘菴題畫貓詩曰「烏圓炯炯」。
因為貓的虎斑毛色,圓滾滾的眼珠,以及猶如女性般的柔媚行動,歷代於是取了類似「烏圓」、「妲己」、「女奴」或「田鼠將」等等暱稱。我看坊間的網路農場文,也都提到宋代幾個著名的愛貓人。黃庭堅和陸游大概是最有名的。黃庭堅是蘇東坡的門生,蘇門四學士之一,後來頗負盛名的江西詩派就是由他所領導。當時江西結社流傳的什麼「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等等技術,據說到現在還有人在用,抄襲致敬傻傻分不清楚之類的。不過那些詩壇的傳說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其實黃庭堅雖然有一首〈乞貓〉詩,不過好像是拜託人家送喵喵給他,讓他回家抓老鼠專用,其實也不是真.愛喵人,還是把貓咪當成工具發揮其功能性:
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瓮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因為秋天到了鼠輩橫行,又聽過隔壁母貓生了好幾隻小貓,於是買於來聘貓以捕鼠,這基本上是延續《禮記》的古法,後來養貓有成,老鼠老虎傻傻分得清楚全部都抓光了,黃庭堅又寫了一首讚嘆喵喵:
養得狸奴立戰功,將軍細柳有家風。一簞未厭魚餐薄,四壁當令鼠穴空。
意思是說自己雖養了貓奴一隻,卻沒餵牠吃太多好魚好料,但牠就能立下猶如漢代名將細柳將軍一樣的威猛戰功,四壁的老鼠都給他給嚇鼠了,真的很乖很好很棒棒。
至於說起宋代愛貓貓第一詩人,應該還是咱們的愛國詩人陸游了。不過我倒覺得不是因為陸游特別愛貓,而是他特別愛寫詩。之前我們提到過因為文獻亡佚,六朝以前的詩歌是「十九不存」,只剩下百分之十,相對來說,唐宋詩歌雖然也有亡佚,但比例沒那麼高。就現存還得見的作品來考察,陸游存詩大約七千多首,比李白杜甫都還都多上好幾倍,所以他的各種體類與題材的詩都得以被保存下來,這樣解釋比較說得通。他有幾首提到貓貓的詩,先來看一首五律: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之前網路就有流傳過一群野貓跑去嗑貓薄荷,集體醉倒ㄎㄧㄤ掉的照片,然後陸游這隻喵喵還整晚佔著毛毯不放。於是詩人決定給小貓取個名字,叫牠「小於菟」。「於菟」是楚人對老虎的別稱,根據《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陸游將聘來的新喵喵取名「小老虎」,真的是萌翻了我等。陸游還有另一首七律〈鼠屢敗吾書偶得狸奴捕殺無虛日群鼠幾空為賦此詩〉:
服役無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禪房。書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聞漏鼓長。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勛何止履胡腸。魚餮雖薄真無媿,不向花間捕蝶忙。
除了讓喵喵幫忙撲殺老鼠,還順便陪禪修,根本佛系詩人,這隻貓對他來說簡直是哆啦A夢等級了。此外陸游還有一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也堪稱相當經典,非常符合我們現代思維: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這詩真的有點白話過頭,因為風雨大作,連海濤都嚇到眼睛業障重不敢出門(上面這句我亂翻的)。總之就是躲在家裡靠著火爐暖被,與小老虎喵喵相依相偎取暖,貓最重要有貓萬事足,耍廢耍宅不要出門了。不過嚴格來說,古代雖然有愛貓人,但好像還是著重貓貓的工具性,貓奴這樣的新型態人類應該還是到晚近才出現的。所謂寵物寵物、寵極之物,有這樣寵物相伴,也讓古今的人們有了另外一種新的視野與生活體驗。感恩貓咪讚嘆貓咪。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Tags: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下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6. 埔里鎮──果寶歡酵觀光工廠
「果寶歡酵觀光工廠」位於埔里鎮,為全亞洲第一大的網室有機嘉寶果農場,面積達12公頃,主要是以埔里絕佳氣候與水質培育出的果中黑鑽石──嘉寶果,由農場親自栽培,堅持全面以生態平衡的共生方式進行培育。藉由觀光工廠、觀光農場的開放,酵素等健康知識的展示,好物選購、休憩角落的提供,給民眾一個身心靈舒展放鬆的好去處。
◎ 建議行程:參觀觀光工廠→農場採樹葡萄→製作果醬→野餐→製作果醋
◎ 體驗活動:採果體驗、果醬DIY、一日農夫體驗、果醋DIY、酵素DIY
◎ 嚐鮮特選:樹葡萄(12-5月)
◎ 伴手好禮:樹葡萄酵素果乾、有機康普茶、樹葡萄酵素、鳳梨果醋、牛樟酵素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7. 埔里鎮──宏基蜜蜂生態農場
「宏基蜜蜂生態農場」位為埔里鎮,為傳承超過一世紀的養蜂百年品牌。經營者賴朝賢先生投身養蜂50餘年,生產蜂蜜連年得獎,受台灣養蜂協會譽為「評蜜博士」,並榮獲「神農獎」殊榮。多年來帶領台灣蜂農實施自然農法,輔導協助合作蜂農產銷管理,推廣自然農法與蜜蜂生態教育,研究改良蜂蜜、蜂王乳生產技術,頑固的追求各單品風味蜂蜜所醞釀之極緻品質與香氣,研發出多樣蜂產品引領台灣市場。近年更為台灣首家「產銷履歷蜂蜜」業者,致使出產的每滴蜂蜜安心有保障,且風味極緻!
◎ 建議行程:蜜蜂生態解說館 生態導覽→百萬蜜蜂隧道 穿越體驗→香氛蠟燭DIY→天然古湧泉泡腳
◎ 體驗活動:純天然蜂蠟香氛蠟燭DIY、純天然蜂蠟護唇膏 DIY、天然蜂蠟紫草膏 DIY、天然甜蜜蜂巢蛋糕 DIY、古錐蜜蜂公仔彩繪 DIY
◎ 嚐鮮特選:蜂蜜(3-5月)
◎ 伴手好禮:荔枝蜜、龍眼蜂蜜、貴妃蜜 、蜂蜜果凍條、蜂蜜醋、蜂蜜果醬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枇杷路52之1號
8. 國姓鄉──台灣國姓咖啡館
「國姓咖啡館」位於國姓鄉,為大型全木造建築,館內主要展售國姓咖啡與在地小農產品,亦提供簡單台式熱食與手作甜點。不定期與辦理在地小學作品展覽及藝文活動,咖啡館提供遊客農遊體驗及季節性DIY活動,需提前來電預約。
◎ 建議行程:參觀咖啡館區→咖啡採果→手沖咖啡DIY→咖啡館用餐→養生檸檬醋DIY
◎ 體驗活動:手沖咖啡DIY、紅豆大福DIY、養生檸檬醋DIY、
◎ 嚐鮮特選:阿拉比卡咖啡(9-12月)、羅布斯塔咖啡(5-8月)、賴比瑞亞咖啡(6-10月)
◎ 伴手好禮:國姓精品咖啡豆、國姓精品濾泡式咖啡、國姓精品咖啡限定黑鑽禮盒
地址:南投縣國姓鄉福龜村中正路一段127號
9. 竹山鎮──青竹文化園區
「青竹文化園區」位於竹山鎮,抱著對「竹」的使命,青竹文化園區在竹山落實生根已25年,致力於竹產業竹文化的推動,將竹的生態、生產、生活、創作、教育等功能發揮淋漓盡致;從竹工藝技術導入傳承,透過專書編撰、參與標準認證,到茁壯成熟期並朝社會企業邁進。這個由竹林生產者、竹園經營者與竹藝創作者所共同設立的園區,企圖在竹材、營運、創作三方面做垂直整合,使竹的生態、生產、創作、景觀、生活及教育等功能在此合而為一,這與近年提倡的六級產業不謀而合。
◎ 建議行程:竹生態導覽→手作青竹杯→品嘗竹筒飯風味套餐→參觀青竹博物館→竹鐵馬踏青→品味古早味黃金鮮筍包→住竹民宿
◎ 體驗活動:青竹杯DIY、竹童玩DIY、創意竹編DIY、 園藝療癒時光、黃金鮮筍包DIY、幸福竹風車DIY
◎ 嚐鮮特選:香烤竹筒飯、竹炭嫩豆花、竹炭麵、和風竹筍封、竹筍排骨湯
◎ 伴手好禮:青竹竹醋原液、青竹盒裝竹炭片、青竹竹炭杯、青竹炭寶寶多功能除臭包、青竹經濟包竹炭片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富州里富州巷31號
10. 魚池鄉──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
「活盆地休閒農業區」位於魚池鄉日月潭風景區內,在政府及農民合作努力下,建立全國最高海拔絲瓜專業生產區,產量面積已接近60公頃,另外,為迎合時下流行的美容、美白趨勢,推出衍生物-活盆地絲瓜水,深獲消費者喜愛。農業區近年來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推廣農村產業之旅,包括建立台灣第一個以農村為背景的大型壁畫國際彩繪村、傳統文化以手工精製的手工蘿蔔、老菜脯產業以及積極建構無毒農業、中藥草、金銀花還有溼地茶樹精油等農業的推廣,戮力創造永續發展機會。
◎ 建議行程:頭社水庫→走跳活盆地→阿嬤洗衣場→彩繪村(農村的壁畫)→古早味割稻飯
◎ 體驗活動:絲瓜水DIY、菜瓜布DIY、醃製老菜脯DIY、紅茶葉書籤、愛玉DIY、金銀花香包、香菇馬卡龍DIY
◎ 嚐鮮特選:絲瓜(5-10月)、愛玉(9-12月)、菜脯(11-2月)、金銀花(全年)、金針花(8-10月)
◎ 伴手好禮:季節性蔬果、紅茶、老菜脯、金銀花茶、絲瓜布、絲瓜水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平和巷50-33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