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坑殺45萬趙軍的秦國,真的大獲全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殲滅戰之一,趙軍被消滅數十萬人,然而對秦國來說真的是大獲全勝嗎?
戰國時代長平之戰可說是中國史上、甚至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史書記載長平之戰的結果趙軍被秦軍坑殺高達45萬人,只有240幾位未滿15歲的孩子被白起下令放回趙國,震撼當時各國。
長平之戰最初起源於「上黨」這個地方,周赧王54年(西元前261年)韓國在秦軍強大的攻勢之下搖搖欲墜,最後決定割讓上黨郡給秦國求和。上黨郡太守馮亭突生一計,既然都要割讓,乾脆把上黨獻給趙國,以挑起秦、趙兩國的戰爭,把禍水引到趙國。一方面趙國遭到秦國攻擊後也有可能跟韓國聯合,韓國就能得到生存空間。
是否接收上黨在趙國內部曾引起爭論,藺相如就認為此舉會引火上身極力反對,最後趙孝成王還是拍板定案派兵前往接收。只是接收歸接收,起初趙王卻沒派出重兵佈防,只是派出小股部隊前往上黨,隨即被數量龐大的秦軍打敗。
想不到趙國也敢跟我爭果子吃,怒不可喝的秦軍決定好好教訓一下趙國,趙王無法只好請老將廉頗率軍20萬趕往前線。趙軍前線部隊一到當即被擊潰,善於防守的廉頗於是改變策略轉為固守,在長平地區沿著丹陽河佈防,準備慢慢磨把秦軍磨走,這就是長平之戰的由來。
起初秦軍曾多次攻破趙軍營寨,但在廉頗頑強的防守之下,始終無法取得重大進展,雙方就在長平地區對峙起來。從趙國接收上黨到對峙這一僵持就是將近3年,顯然秦國這次是動真格要跟趙國好好打一仗,兩邊都苦苦支撐著。
秦國最後使出計謀讓趙王撤換廉頗,換上善於紙上談兵卻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並將名將白起派往前線統領秦軍決戰。趙括一到就改變先前趙軍固守的姿態,主動向秦軍出擊,結果中白起誘敵深入之計,在後路被斷之下,趙括讓趙軍就地固守。

直至9月等不到援兵的趙軍已經餓了46天,趙括將趙軍分為4隊向外突圍,但試了4、5次始終無法衝破包圍圈,連趙括自己都在突圍中被箭射殺而死。群龍無首的趙軍最終向秦軍投降,結局是「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史記上記載了這樣駭人聽聞的一句話。
長平之戰前後趙軍是否真的被坑殺45萬人?歷年來有一些爭議,Xavier也認為不見得有達到這個數字,這數字是有待商榷的,已很難考證。就算以45萬為計算基準,秦軍的損失統計大概也很龐大。
依照白起對秦王的說法:「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也就是說長平之戰秦軍先後損失過半。如果最後被殲滅的趙軍達40多萬人可信,那要圍殲這麼龐大的部隊,秦軍在決戰階段的動員人數恐怕達到5、60萬人以上。
會戰之初和20多萬趙軍作戰,擔任攻方的秦軍初期的動員估計就超過20萬,整個會戰期間秦國陸續投入的兵力應從20萬以上一路增加到後期的至少5、60萬人。若如白起所說損失過半,秦軍在長平之戰的傷亡前前後後加起來可能也有數十萬人之多。
也就是說長平之戰固然是一個極成功的殲滅戰,趙軍主力被一舉擊潰,但秦軍也付出巨大代價,只能說是慘勝。加上幾十萬人在前線長期作戰,雙方軍費和糧草都是龐大的開銷,秦軍還面臨比趙軍更長的補給線,白起所說的「國內空」指的正是秦國國力同樣受損嚴重,在《呂氏春秋》也有類似的形容。
史書描述秦昭王受宰相范雎「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的意見影響,決定讓韓、趙兩國割地罷兵。應該說秦王當時信任范雎只是部分原因,但范雎的說法也是事實,秦軍確實在長平之戰損失巨大、需要休養,這點秦王想必心裡有數,這才是促成秦王暫時罷兵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趙國也在長平之戰苦苦支撐,甚至到得向別國借糧的境地,雙方再這樣對峙消耗下去,趙國不見得能如願撐到最後把秦軍逼走。幾千年來外界總批評趙括冒險主動出擊才導致趙軍的覆滅,客觀的來說趙國也有自己的無奈之處,糧餉的龐大消耗遲早會拖垮國力比秦國弱的趙國,明朝洪承疇在松錦之戰皆有類似的苦處。
因此,趙括主動出擊並非全然不對,壞就壞在他不是他的父親馬服君趙奢,如果當時趙奢還在世統領長平趙軍,不見得會中白起的誘敵深入之計。擅長在野戰中攻擊的他,也許還會想出應敵之策,至少不會敗得一蹋糊塗。
應該和長平之戰一起看的還有邯鄲之戰,邯鄲之戰可說是長平之戰的延續、密不可分。正是長平之戰的戰果,讓秦王認為秦軍有能力盪平趙國,修整過後秦軍捲土重來,秦軍這一休養就是一年,可見秦國確實在長平之戰消耗甚多,只是秦國國力強大挺得過來。
如白起的預料,秦國錯過了消滅趙國的時機,邯鄲之戰秦軍陷入苦戰,久久攻不下邯鄲。最終信陵君竊符救趙,率領8萬魏軍投入邯鄲之戰,同趙、楚兩國聯軍擊敗秦軍,不僅秦國將領鄭安平率2萬人投降,趙、魏、韓三國都趁機收復部分被秦軍攻佔的失土。
慘的是邯鄲之戰秦國還搭上一個名將白起,長平之戰中白起和秦相范雎的矛盾已現。范雎怕白起功勞太大威脅到自己權位,於是勸說秦王退兵,兩人心生嫌隙,此為因。邯鄲之戰白起堅決不赴任,秦昭王相當不滿,范雎趁機再進讒言,最終迫使白起自裁(一說被秦王派人所殺),此為果。
整體來看,長平之戰秦國先是耗損國力,緊接著下半場邯鄲之戰秦軍被擊潰、先前佔領的部分土地丟失,並且賠上了白起。雖然重創趙國,讓趙國在爭霸之路近乎出局,但這代價可謂不小。外界在聚焦長平之戰秦軍的戰果時,也得正視這些事實。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