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物成功學(四):一個成功的「地方吉祥物」應該注意這四個面向

吉祥物成功學(四):一個成功的「地方吉祥物」應該注意這四個面向
圖片來源:くまモンの五木村バンジージャン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_W7bagqLf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嘗試用四組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嘗試解讀我們過往對於吉祥物的一些疑惑,期盼能拋磚引玉,也歡迎大家踴躍提問,儘管作球讓我回答(笑)。

  • 原文收錄於La Vie 2018年二月號美感俱樂部,特此致謝

本文嘗試用四組自問自答的方式,來嘗試解讀我們過往對於吉祥物的一些疑惑,期盼能拋磚引玉,也歡迎大家踴躍提問,儘管作球讓我回答(笑)。

Q1. 吉祥物的造型與地方無太多關聯性,可以嗎?

到底吉祥物造型,需與地方有多強連結是好?一般說來,如果地方就存在這物種,的確最直觀並可會意。但「仿真」是最好的方式嗎?如果觀察近期火紅的吉祥物,會發現不見得是這個情況。從吉祥物界的巨星酷MA萌(クマモン,即熊本熊)、蜜柑君(みきゃん)到2017吉祥物大賽冠軍得主成田鰻君(うなりくん)……你會發現,真正受歡迎的吉祥物,都是略帶擦邊球的角色,因為這樣真實中略帶虛構的造型,反而更具延展性,也讓人蒙生更多想像。

因此,重點不在關聯性強弱,在於角色能否跳脫,具備獨一無二的個性及魅力,討喜而讓人樂於親近。

Q2. 可愛之餘,吉祥物是否需充滿記憶點及吸引力?

「可愛」似乎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吉祥物的必備條件,但當吉祥物被賦予的任務,從原先只是帶給與兒童及年輕女性歡樂與愛,進一步需要扮演地方魅力宣傳大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突破重圍?尤其是人們每天生活中,早已充斥各式可愛的角色。

因此,為地方而存在的角色,不僅要可愛又要能透過行動來賣萌,讓人好奇、注意最終著迷。諸如先前酷MA萌的「腮紅掉下來」企劃,就是將臉頰上的紅點與地方特產進行有效串聯的經典案例。當可愛已成基本款,如何透過企劃力,讓吉祥物透過行動讓人難忘,就更顯重要。

Q3. 有多少人,相信吉祥物是個真實存在的個體?

也許還記憶猶新,半年前世大運落幕之際,發生「熊讚正妹」事件,而這個插曲讓台灣社會,第一次思考到吉祥物真實性問題。當熊讚不再是熊讚,而是由正妹所扮演的偶,這樣的吉祥物,是否還具存在的意義?當真實性被打破,還有多少人會為其著迷?

這讓人想到幾年前,一項愛挑戰極限的酷MA萌曾一度進行高空彈跳,當影片上傳到Youtube隨即被瘋傳。而在當晚,負責酷MA萌宣傳的團隊處,鈴聲此起彼落,電話的另一頭多半是熊本縣民,「你們這樣很危險,如果酷MA萌有三長兩短,你們負擔得起嗎?」這樣認真且直接的抱怨,無不告訴著我們,對於他們來說,酷MA萌早已超脫熊或吉祥物,在縣民心中,他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個體。

當一個被創造出的角色,了無痕跡地進入許多人的心裡,並對其真實性毫不懷疑,這樣的吉祥物,才算真正深入人心。

Q4. 地方的吉祥物,能否超人氣,比市長更具魅力?

在台灣,吉祥物與地方首長一同出席活動,儼然已成慣例。尤其在吉祥物推出前期,透過超人氣政治明星來加持拉抬,看似是一絕佳策略,但是否能真正發揮魚幫水、水幫魚,還是陰錯陽差,因高同質性讓吉祥物不僅沒加分,反而一崛不振。

時間回到去年世大運籌備期,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柯市長在運動場試跑不慎跌倒,其實當天熊讚也在現場,只是當柯市長撲街,鎂光燈焦點馬上就落到市長身上。至於熊讚,早就被晾在一頭無人聞問。

因此在日本,既使是無比熟悉的吉祥物與首長要同台,都需要進行縝密設計,讓互動有梗並特別。當然相對於首長有任期,吉祥物應永續,因此如何持續累積聲望,創造獨特魅力,吉祥物理應比首長具備更高人氣。

延伸閱讀

本文經林 事務所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