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難民議題緊急開會:義大利新政府拒收、梅克爾被同盟威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德國總理梅克爾對難民政策採開放態度,但他的聯合政府夥伴基社黨來自德國面積最大的巴伐利亞邦,南部毗鄰奧地利,在2015年9月爆發的難民危機中首當其衝,從此在難民政策上與梅克爾意見分歧。
16個歐盟成員國24日就移民問題召開緊急會談,隨著「反移民」的義大利新政府上任、德國聯合政府的執政黨派極力抨擊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移民政策,移民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會議中,提到將重新檢討與庇護相關的「都柏林規則」,梅克爾也強調:「我們無法等到28個歐盟成員國全體同意,因此更該推動成員國達成雙邊或三邊協議。」
28至29日,歐盟就要召開正式的高峰會,在梅克爾、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等人的倡議下,歐盟上週決定召開緊急會談。布魯塞爾時間24日,歐盟部分成員國領袖在布魯塞爾聚會,就移民問題進行緊急會談,歐盟28個成員國中,有16國參與會談。
近日,對移民議題持開放態度的梅克爾受到執政聯盟夥伴施壓,要求她緊縮庇護。義大利新成立的反移民政府則驅逐來自地中海的救援船,強調不再承擔歐盟收容移民的義務。
《衛報》報導,移民問題在德國與義大利儼然成為政治足球戰,即便在2018上半年抵達歐洲的難民人數為4.1萬人,較前一年度下滑51%,也比2016年大幅減少81%。
《聯合報》報導,反移民的四個東歐成員國(波蘭、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和捷克)拒絕出席這次峰會,奧地利也威脅,若德國在德奧邊界拒絕收受移民,將恢復邊界管制。法國和義大利在峰會前也陷入口水戰,法國總統馬克宏批評義大利拒絕收受新抵達的移民,義大利則反擊法國「狂妄自大」。
《大紀元》報導,會議上,比利時首相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要阻止移民在申根地區內自由流動,首先需要嚴格控制歐盟邊界。」
馬克宏則建議,難民申請庇護的規則「都柏林規則」需要改革。「都柏林規則」規定想要尋求政治庇護者只能向第一個踏足的簽約國申請,這使得義大利等鄰近非洲的南歐國家首當其衝,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也同意,表示:「當年出台的規則是為了應對緊急狀況,現在需要有系統的來處理難民問題。」
《中央社》報導,由於意見分歧,梅克爾提醒:「我們知道,我們無法在歐洲理事會針對移民議題提出完整的解決對策。因此我們會針對各國如何互相協助的問題,推動(歐盟成員國達成)雙邊與三邊協議,不要老是等待28個成員國全體(同意),而是應思考什麼(議題)對誰才重要。」
「反移民」的義大利聯合內閣1日上任,誓言「遣返50萬非法移民」
《風傳媒》報導,義大利在今年3月4日國會大選之後,沒有任何政黨過半,必須籌組聯合內閣。經過談判,6月1日,由民粹政黨「五星運動黨」(Five Star Movement)與反移民的「聯盟黨」(The League)共同組成聯合內閣,並由「聯盟黨」(The League)主席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擔任內政部長,就職當天,他就宣示,遣返義大利境內50萬非法移民。
義大利因為地理位置深入地中海,鄰近非洲,成為無數非法移民從北非進入歐洲的跳板,《法廣》報導,據法新社引據薩爾維尼的說法,過去四年,有65萬人渡海進入義大利、43萬人尋求庇護,還須收容17萬「看似難民」的人,共得燒掉50億歐元經費。然而,義大利經濟疲弱,援助移民的龐大費用讓義國財政雪上加霜,許多義大利民眾深感不滿。
新政府上任後,義大利推出新的邊境安全措施,開始派遣海上巡邏檢查運載移民的船隻,在公海上就強制性要求海船掉頭駛往利比亞。
《香港01》報導,近日,就有兩艘救援船「水瓶座」和「生命線」,原本打算在義大利靠岸,但遭拒絕。
同盟為了地方大選,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移民議題上鬧翻
(中央社)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聯合執政的基督教社會黨(CSU),近來在移民政策上唱反調,成為梅克爾執政12年來少見的嚴重內訌,德國政壇不排除國會重新大選的可能。
歐盟的許多國家,都有移民登記制度。但基社黨黨魁賽賀佛(Horst Seehofer)要求,別再接受其他歐盟國家來的移民。梅克爾(Angela Merkel)則堅持移民問題必須全歐洲一起解決,位居歐洲地理中心的德國必須先與鄰國達成協議,不能自行其是。
過去10天來,賽賀佛增強施壓力道,高分貝對梅克爾下最後通牒,要她6月底前必須與歐盟各國達成協議,否則要下令邊境警察執行命令。
賽賀佛也威脅梅克爾,「如果總理對內政部長不滿意,乾脆結束聯合執政」,基社黨與梅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CDU)在國會隸屬同一黨團,關係向來友好,這次可能因移民問題改變德國的政治版圖。
基社黨來自德國面積最大的巴伐利亞邦,南部毗鄰奧地利,在2015年9月爆發的難民危機中首當其衝,從此在移民政策上與梅克爾意見分歧,雙方為了收容移民的人數該不該設上限而鬧得不可開交。
巴伐利亞邦將於10月舉行大選,民調顯示基社黨的支持度約四成上下,極可能失去長期以來過半的優勢,反觀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將首度進入邦議會,一般認為這是基社黨在移民政策上立場強硬的主因。
新聞來源:
- 難民潮威脅引發歐盟內爆 馬克宏建議懲罰拒收國家遭義大利怒斥(法廣)
- 德執政聯盟內訌 梅克爾執政遇危機(中央社)
- 馬克宏:支持制裁拒絕接收難民的歐盟國家(香港01)
- 移民議題歧見擴大 歐盟緊急會談(中央社)
- 難民危機升級 歐盟各國意見分歧(人間福報)
- 歐盟難民問題協商 擺不平(聯合報)
- 義大利民粹政府來了!極右派內政部長薩爾維尼:我們一定履行承諾,遣返50萬非法移民!(風傳媒)
- 歐盟十六國緊急會議 商討難民問題(大紀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