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穆斯林,我不恐怖》:每一代人都該用「自己的詞彙」檢視教義

《我是穆斯林,我不恐怖》:每一代人都該用「自己的詞彙」檢視教義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親切的穆斯林教士說閱讀那些文獻不好,就告訴他,只有讀過、理解之後,才可能知道是否真的不好。沒有所謂錯誤的知識,只有艱澀、令人困擾、啟發人、解放人、令人陶醉的知識。

我在你這個年紀時,仍在設法接受對於那麼重要之事居然會有質疑的想法。當時,光是暗示有疑問都是個禁忌,更不用說真正提出問題了。

在今日的世界中,疑問天天從四面八方衝著我們而來,你遇到的問題很可能和不同信仰的人有關。我們要如何維護我們的穆斯林認同,並與不同信仰的其他人來往呢?這種認同的問題是其他許多信仰都遇過的問題,這是攸關排他性及其影響的問題。

還有一些問題和該怎麼處理暴力有關,以及古代暴力在我們現代對伊斯蘭的理解中占了什麼地位。再說一次,基督教和猶太教等其他信仰亦有涉及暴力的經歷(施暴者和受害者的立場都有),並發展出理論探討宗教與社會中的暴力。

看看他們的文學,就能找出我們的教士可能遺漏或忽略了什麼。理解今日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不再是沙漠部族,或是置身在重大事件之外的村民。

我們都以不同的故事、經驗和需求深深融入現代世界。

我們如何在無損情感與心智理解的前提下,延伸古老的概念和態度?我們該不該回到過去,拒絕接受能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然後堅持自己與眾不同呢?

我之所以抱著這些想法動筆寫下這封信,是因為我花了許多年才明白真相―—我們信仰中心的疑問,其實也是其他信仰、其他人問過的問題。我希望你敞開心胸接納伊斯蘭中各式各樣的立場與論點。我指的是經常在交戰的不同教派,以及幾世紀以來已經消殞的學派的立場和論點。

還記得你13歲時,我帶你和你弟弟去洛杉磯見那位伊斯蘭教法的教授嗎?絕版古籍在他家已經反客為主,他和家人幾乎沒有空間生活。他向我們展示了畢生研究中蒐集的數以千計的書,其中包括一些古老文本,並且簡述早期穆斯林曾採取但後來已被淡忘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先人們曾經提出的論點。他們因為探索各種思想、提出疑問、考慮更多可能性,而變得沒那麼像穆斯林了嗎?

我要你看看猶太教、基督教、佛教與印度教的神學文獻;我要你閱讀希臘人和阿拉伯人遺留給我們的偉大哲學作品;我要你睜開眼睛、敞開心胸,認識這些世紀中在世界各地出現的哲學家。瞭解這些文獻設法解決的問題,是非常有價值的事。

你會發覺人類的感知極為敏感。如果親切的穆斯林教士說閱讀那些文獻不好,就告訴他,只有讀過、理解之後,才可能知道是否真的不好。沒有所謂錯誤的知識,只有艱澀、令人困擾、啟發人、解放人、令人陶醉的知識。那位親切的教士會說,伊斯蘭已經無所不包。他說得沒錯,但你可以告訴他,人類的感知各有差別,而你想探索其他人如何感知周遭的世界,或許他們的描述能幫助你與你的信仰更緊密。

我發現這是來自他人的真正恩賜―—他們的感知多麼準確、付出怎樣的努力而發展出有趣的立場,以及表達得多完美。我們讀小說是為了知道如何形容人類共有的情感和經驗;讀其他人的哲學和神學作品,則是為了讓自己的感知更豐富。

最後,如果親切的教士告訴你,祖先的文字已經回答了一切,那你可以告訴他,你認為每一代的穆斯林都應該以他們了解的詞彙,重新檢視他們的信仰與理解。你和你這一代的人是在21世紀初養成,你們的心智受到各種思想、習慣、傳統、科技與旅行的影響,1950年代的穆斯林絕對無法理解這些事,更不用說十世紀或七世紀的穆斯林了。

你和你的朋友必須用你們這一代的語彙和需求,重新表述伊斯蘭。不同的生活現實會使我們改變關注的重點,並且重新安排優先次序。

因此,在這封信的末尾,我要給你一個選擇。你可以選擇過一個穆斯林的人生,堅持只有穆斯林才能擁有知識、智慧和理解;或者也可以選擇在所有文化、文學和哲學中尋找知識、智慧和理解。你可以選擇被困在一個特定的世界,也可以踏入一個由人類經驗構成的世界。

相關書摘 ▶《我是穆斯林,我不恐怖》:女性地位低下,是明文規定或父權作祟?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我是穆斯林,我不恐怖:認同、衝突與思辯,一位外交官父親的殷切期盼》,好的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歐馬・薩伊夫・戈巴許(Omar Saif Ghobash)
譯者:周沛郁

你這一代的問題,別讓任何人替你做決定。
無論你是不是穆斯林,都該思考自己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六歲時父親死於恐怖暗殺,行兇者是個19歲的槍手,
為何射殺一個素昧平生、毫無仇恨的人,竟然可以如此簡單?
父親的驟逝讓他對生存環境充滿疑問,也從此影響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身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駐俄大使,歐馬・戈巴許同時也是一位憂心忡忡的父親,
他用自身的生命經驗,想讓孩子知道,他們有權自主思考、判斷是非、
了解真正的伊斯蘭價值,並對信仰和自我提出真誠而大膽的質疑。
究竟真實的伊斯蘭世界是何樣貌?現今面臨了什麼困境?當代穆斯林又有哪些責任?
來自外交官父親的殷切期盼,都在這27封信。

「頭條新聞塑造了西方對伊斯蘭的態度;這本書則談論在那之外的穆斯林的希望與抱負。時機恰好,而且字字中肯。在這個時代,伊斯蘭的內憂是極端主義的威脅,對極端主義的反動則使穆斯林受到孤立,本書更是各年齡層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必讀的佳作。」——瓦利・納斯爾(Vali Nasr),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本書真誠而不乏自我批判,引導世界各地年輕穆斯林處理他們面臨的困境。書中充滿無畏的疑問與智慧,或許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誠摯的父親,由衷渴望其子孫的世代能阻止神權法西斯主義興起。」-艾德・胡森(Ed Husain),《伊斯蘭主義者》(The Islamist)作者

【本書特色】

  • 真實探討現今穆斯林的困境、挑戰與責任。
  • 真切、深沉的提問,反應出一位父親的殷切期盼。
  • 以最具國際觀的視野,帶讀者深入了解伊斯蘭世界。
  • 指引年輕一代自主思考信仰、生活和自我定位的關係。
  • 大膽、誠實地自我批判,是所有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必讀佳作。
我是穆斯林,我不恐怖
Photo Credit: 好的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