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新法上路前,oBike成為第二家退出當地市場的共享單車業者

新加坡新法上路前,oBike成為第二家退出當地市場的共享單車業者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oBike於2017年1月中旬在新加坡推出,為星國首個共享單車服務,迄今約有一年半光景,共有超過百萬名用戶,卻在兩週之間先後退出澳洲、新加坡市場。

新加坡共享單車業者oBike在今天(6/25)宣布即日起退出當地市場,讓當地利用共享單車做為短程交通工具的民眾和觀光客相當錯愕。

在新加坡當地,共享單車雖然使用普及,但也常發生隨地停放的情況。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陸交局,LTA)在今年三月訂出新規範,要求業者得在7月7日前申請營業執照,否則在申請截止後就得立即停業,希望藉此遏阻任意停放亂象。業者必須每2年更新一次營業執照,而陸交局將監管業者的車隊規模。

oBike在文告中表示,由於預見落實新規範困難重重,因此決定退出新加坡市場,其他國家的oBike營運將不受影響。文告中oBike也強調,他們堅信並致力於提供一個利惠使用者通勤及有利新加坡交通系統的「無樁共享單車服務」,但新的法規並不支持我們的信念。

陸交局表示將協助oBike的退出計畫,包括移走公共場所中的共享單車。陸交局也說,新的執照要求及細則是在與各共享單車業者,包括oBike,「四個月以來廣泛協商」後的結果。

針對營運終止後的處理方案中,oBike表示,已經有申請oBike超級VIP服務(SVIP)的使用者,仍然可以於服務終止後,於全球其他地區使用oBike租借服務,另外,針對國內其他使用者,若想繼續使用oBike或類似服務者,可以繼續透過其與Grab叫車平台合作的GrabCycle平台服務持續取得服務。

然而,Grab官方很快就在稍後發表聲明 ,表示在oBike停止營運後,GrabCycle平台也將停止提供 oBike 的支援服務,對於受影響用戶,Grab將於 26 日之前退還訂金與訂閱費用。Grab發言人補充,「我們了解當一個合作夥伴退出我們的平台時,我們的客戶體驗也將被影響,因此Grab將提供GrabCycle客戶4週免費試用該平台的共享單車新夥伴『Anywheel』」。

今年三月,東南亞打車巨人Grab新推出共享單車平台,oBike遂將其客戶導到該平台上。Tech Crunch報導,Grab其實是oBike的B輪國際融資投資者之一。oBike去年8月才剛完成4500萬美元的B輪國際融資,惟當時Grab當時未被公開為投資者。該報導還透露,更早之前oBike也拒絕透露其首輪融資的投資者,並拒絕回應Grab是否參與其中。

oBike於2017年1月中旬在新加坡推出,是星國首個共享單車服務,迄今約有一年半光景,共有超過百萬名用戶。公開資料顯示,oBike由新加坡人和中國人聯合創辦,團隊中包括東南亞最大的投資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的投資人,以及GRAB的高層主管、和多位UBER核心成員。除了新加坡以外,oBike在世界多國如馬來西亞、泰國、港台及歐洲多國皆有駐點。

不到兩週前,oBike才宣布退出澳洲墨爾本市場,原因也是澳洲發布更嚴格的新版法規,防止遭到破壞的共享單車隨意被丟棄。oBike是第二家退出新加坡市場的共享單車公司,此前Gbikes,一家擁有3000台單車的公司也宣布將在7月7日停止服務。

《中央社》報導,oBike退場消息一出,讓不少民眾感到遺憾。其中,上班族沈宗祐告訴中央社記者,共享單車是連接住家和地鐵站的「最後一哩路」,他常利用共享單車進行短程接駁,減少等待轉乘公車時間,也能透過騎乘方式達到運動的效果。

新加坡的共享單車業者還有來自中國的ofo、摩拜(Mobike)及新加坡本土的SG Bike等。目前估計有10萬輛共享單車,並有17萬4000多個腳踏車車位,到2020年底會再另外增加5萬個腳踏車車位。共享單車雖成功成為短程交通工具,卻衍生惱人管理問題,讓有「花園城市」美稱的新加坡街頭,不時看到亂停或遭棄置身影。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葉蓬玲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