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紅泰劇《天生一對》瞭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由泰國九世王火葬亭設計概念談起

從爆紅泰劇《天生一對》瞭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由泰國九世王火葬亭設計概念談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人認為「魂」是人的本質,但因沒有形體可以有所作為,所以沒有力量且很脆弱,必須藉由人身行動來做功德,其所產生的福報業力才能保護人/魂,此即泰人觀對魂信仰的一種實踐方式。

泰人認為「魂」是人的本質,但因沒有形體可以有所作為,所以沒有力量且很脆弱,必須藉由人身行動來做功德,其所產生的福報業力才能保護人/魂,此即泰人觀對魂信仰的一種實踐方式。正因如此,劇中女主角每日清晨對化緣和尚進行佈施、給蘇蘭須替嘎拉給做功德減少業障、現世男朋友汝恩理出家替給蘇蘭累積功德,此等劇情時刻傳達泰人「做功德(เรืองฤทธิ์)」的概念,且劇中為證明功德的實際性及重要性,有一幕特別安排由給蘇蘭質問嘎拉給的中陰身之橋段,並確認嘎拉給因收到來自給蘇蘭的迴向功德,得以些許減輕在地獄遭受的痛苦懲罰。

還債與修行的孝道觀念

「佛本生經(นิทานชาดก)」所載「兔子本生(ศศชาดก)」及「尸毗王割肉餵鷹(ศิพิชาดก)」等故事寓意,再三強調沒有施予是無法超脫成佛,須透過給予才可得到社會地位與宗教救贖,這種抽象的因果業報是一套「施」與「受」的行動邏輯,轉化成泰劇《天生一對》時刻呈現的供養僧侶、奉獻做賧、尊師重道及孝順父母等行止。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因此泰國實踐視孝道為百善之首、功德之最,故而《天生一對》演繹出兒女不敢違背父母媒妁之言,及臣子不得忤逆君父偏執之見等情節,此亦造就泰國人的家庭觀念強烈,對父母特別孝順,正因為佛說孝順父母,一是為前世還債,二是為來世修行,在泰國,佛的話比法院的判決書還靈。

泰劇《天生一對》闡述的「生死輪迴」及「因果報應」等重要概念,正是佛經「三世因果經」所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及「華嚴經」所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等真諦,藉著劇中男主角德特(เดช)與女主角嘎拉給的累世因緣而生的輪迴糾葛及因果報應,再再提醒泰人須藉「做功德」化解可能遭遇冤親債主的「討債」、「還債」或「報恩」、「報怨」等果報作為,也正因這部電視劇不僅重現阿育陀耶王朝榮景,更因直接傳達勸人向善與奉行孝道等信仰能量,因而能夠締造出單一電視台在泰國數位電視普及化後之最高(23.9%)收視表現,播出期間有近八成泰國民眾同步追劇,造成曼谷地區出現萬人空巷的轟動盛況。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