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睜眼到就寢,「相對好命」的職業婦女一天大概是這樣過的

從睜眼到就寢,「相對好命」的職業婦女一天大概是這樣過的
Photo Credit:Randy Yang@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者和讀者分享職業婦女的生活。

回台灣也一年了,開始工作也超過半年,想和大家分享職業婦女的生活。

現在回到台灣的職場,有幸的是在面試時,公司的老闆們自己都有小孩,也願意給我一些工作上的彈性,畢竟孩子生病等突發狀況真的太難控制(托嬰中心發燒超過38.5度C會退貨,一歲後大約一個月達此標準一到兩次。最高峰一個月兩次,每次約三-五天)。

雖然覺得做金融業務壓力大也很辛苦,畢竟今年(2018年)的金融市場根本是坐雲霄飛車,但是至少當業務,業績到得了就沒事。在台灣,「工時太長」對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問題,就算再愛孩子,沒有陪伴也是空談。如果工時短一點,假能多一點,大家不管單身、已婚,也比較有機會消費、多照顧家庭,台灣景氣才會好,也比較不會有社會問題。

現在的日常行程真的如我之前規劃和希望的:

  • 每天睡到快八點,隨便抓件衣服素顏上班,跳上計程車趕八點半開會(小孩大部分老公早上換尿布衣服、送上學,他在IT相關產業,上班時間較晚。剩下三成機率老公開會出差,要提早半小時起床處理)。
  • 中午抓緊時間簡單吃個飯,至少瞇個20分鐘。
  • 上班時間把效率開到最大接待訪客(沒有訪客就素顏一整天),忙到5:30準備關電腦,通常是5:40打卡下班。
  • 搭個快半小時捷運到家,回到家換下套裝馬上開始弄晚餐(平日至少一半晚餐在家吃),追求七點前開飯。
  • 餵孩子吃完飯後(一歲出頭就訓練自己吃得很好了),大約七點半,陪孩子玩一下八點半洗澡,爸爸洗可以滑一下手機、看看新聞、經營粉絲團。
  • 孩子洗好幫她按摩、穿衣、刷牙,再哄睡(哄睡和老公輪班)。幸運的話孩子可以在15分鐘內入睡,要是不幸今天放電不夠,可能要弄一個小時。如果是一個小時,通常只能睡給她看;這時又要看幸不幸運,幸運的話可以在十點前起來洗澡,不幸的話可能三四點,洗好澡再去睡,睡眠品質也不大好,同時孩子可能做惡夢會需要一個晚上起來兩三次,生病的話就是四五次。

我也常常看一些成功職業婦女的時間分配,基本上大家的睡眠時間都是低於八小時,睡得飽對父母親來說是個奢侈品(前輩們說上小學後可能會解脫)。但我最近發現一件事:如果工作上有不錯表現的,幾乎家人會有很強大的支援,不然就是有請人幫忙!可惡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

最近有網紅傳出是富二代,能夠有時間吃喝玩樂打扮美美,沒有錢真的是空談。要吃好的要錢、要美容要錢、要有人顧小孩才能打扮。又或者很多孩子吃飯習慣不好,帶去吃米其林就算吃三星(頤宮可以帶小孩),忙著哄孩子、餵孩子,爸媽自己吃都亂塞,這時塞一塊塑膠進他們嘴裡可能都不會發現啊!

我要鄭重提醒媽媽,生孩子後的另一個改變是全世界都在關心孩子,連媽媽自己可能都只關心孩子忘了自己。大家吃飯的時候我們在餵孩子,孩子沒睡我們在哄孩子,結果一堆媽媽沒好好吃飯、睡覺、休息,更別提保養。所以媽媽很多胃爛了、血尿(孩子哭沒空上廁所喝水,不然就是上個廁所孩子趴在門口哭,尤其全職媽媽會遇到)、睡不好、吃不好、皮膚暗沈黑眼圈。

當然孩子是父母兩個人的事,現在很多爸爸很會照顧孩子,能輪流千萬不要客氣,隊友比我們想得堅強,豬隊友有時是自己寵出來的。在養成神隊友時期千萬要放手,沈不住氣出手就等著累死自己。

到了這個時期才知道,你們眼前這些狼狽的媽媽,可能以前都是多人追捧的正妹。辣媽能辣都是因為有神隊友,我家神隊友負責超過一半帶孩子的任務(洗澡、洗奶瓶、洗屁股),我負責買東西、所有和食物相關(母奶和煮全家吃的)、陪玩陪睡。每個人各司其職,一起為家庭付出,和兩人世界相比又是另一種樂趣(挑戰)。

雖然工作家庭兩頭忙很辛苦,但是我覺得全職媽媽更辛苦。我在公司可以穿得整齊,和同事哈拉喝咖啡,雖然會被客人老闆電,但是至少賺錢自己想買什麼都可以,下班很偶爾還可以逛街。全職媽媽如果婆家不理性,要點零用錢囉哩八唆、孩子哭鬧生病每天24小時待命沒得休息、孩子不會講話時每天哭鬧也不知在哭什麼,到底是餓了渴了尿布濕?還是不舒服?或是無聊?真的很難懂。會爬了眼睛要隨時盯著,不然跌倒或被電到、跑到廚房危險問題超多、帶得好應該/帶不好該死,壓力超大。不能體會的男人或單身人士,可以試試自己帶一天,會突然覺得上班根本是天堂。至少可以當個人,不是每天隨時神經緊張,還被人看不起。

這時候,可能有正義魔人會說「不然不要生抱怨個屁」。孩子啊,請記得回去抱抱你媽說您辛苦了,還有我會記得教我孩子同理心的。真的不一定要生小孩,把自己照顧好比生個社會問題好。我寫出來只是反應我們的生活,讓大家知道一下相對好命的職業婦女怎麼過日子。而且我們生的孩子可能會幫老了的你推輪椅,請客氣一點(台灣一直低薪以後應該請不到外勞喔啾咪,請參考這篇泰勞都不來了)。

說了這麼多養孩子的缺點,還是要呼籲一下生孩子的好處平衡報導。養孩子和養寵物有點像,他們在進入青春期前就像是小狗小貓一樣,會陪伴我們,非常可愛,雖然要把屎把尿陪玩很累,但是看他們一天一天長大,每天童言童語給我們不同角度看世界(有時笑瘋、有時傻眼),當我們的鏡子反映我們的優缺點。比如說我有翻白眼的習慣,小巴在一歲半後有好幾天突然常翻白眼,嚇得我趕快跟她道歉,以後再也不敢在她面前翻(只敢轉身翻)。

有個孩子在家裡的氣氛也是完全不同。早上一大早七點多他們叫你起床,家裡充滿了笑聲(當然也可能是爆炸理智斷線)。如果夫妻在教養的觀念相近,也能夠自己處理,讓爸媽不要插手太多(這超難我知道,要隨時溝通。我們後來只好一起洗澡才有時間聊聊)。孩子讓家裡的關係更緊密,大家的作息也因為有孩子而改變。說是犧牲嗎?人生就是在自己和妥協中前進,自己一個人的日子很單純好掌握,但是要有其他人完整我們的生命,也必須放棄一些自己。人雖孤單的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但如果想要在離開時有愛自己的人握著自己的手,把這些放在天平上隨時調整也是很值得。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我們能做的就是當他們的朋友了。想我青春期也是個愛頂嘴不理爸媽的死屁孩,囉唆和干涉太多絕對是陽奉陰違。出來跑也是要還的情況下,只能期待自己能在他們進入青春期前多累積點感情基礎,才能撐到上大學後放飛孩子了。

寫出來和所有職業婦女媽媽和全職媽媽致敬,也希望爸爸和社會能多點體諒。身邊成為父母感情不錯的朋友,先生幾乎都是神隊友。孩子是婚姻一個很大的挑戰,照顧和教養可能增加很多爭吵,甚至讓婚前就存在相處的問題擴大(感情不穩固,生個孩子只是加速婚姻破滅)。如果克服也凝聚了婚姻,兩個人「關關難過關關過」的革命情感,和兩人世界是不一樣的。祝大家挑戰順利。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