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郭董站台直呼「最偉大的商人、世界第8大奇蹟」,但本土的哈雷卻出走了

川普為郭董站台直呼「最偉大的商人、世界第8大奇蹟」,但本土的哈雷卻出走了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鴻海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立新面板廠,28日舉行動土典禮,有學者指出「以鴻海的資本,一定能蓋成,問題是它願意損失多少錢來完成ㄧ運營這座廠?」

(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昨(28)日在威斯康辛州,參加台灣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公司面板廠的動土儀式,他致詞時大讚鴻海在美設廠,還不忘警告哈雷機車出走可能面臨的後果。

在美中貿易衝突升高之際,川普參加全球最大電子代工製造商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動土儀式。威斯康辛州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支持川普。

川普致詞表示:「我們剛舉行動土儀式,這座新廠將提供威斯康辛州超過1萬3000位勞工工作機會。」他又說:「這只是開始。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之一。」他還說:「富士康已經發現沒有比美國更適合建廠、招募和成長的地方。美國對企業敞開大門。」

川普今天帶著財政部長梅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及勞工部長阿科斯達3名內閣部長力挺郭台銘,給足富士康在美設廠的動土典禮面子,而州長沃克及聯邦眾院議長萊恩也參加儀式。

川普多次大讚郭台銘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人,也是他的「好朋友」,更驚嘆鴻海威州廠是「世界第8大奇蹟」。還再次指出,是因為他當了美國總統,郭台銘才很快決定落腳威斯康辛州投資。

川普也向總部同樣設在威斯康辛州的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說:「哈雷機車公司,請在美國生產那些帥氣的機車。別跟我們耍滑頭,別耍滑頭。」「在美國生產這些機車。若不這麼作,你們的客戶將會不高興。」川普已經警告,倘若哈雷為了歐洲客戶而將產能移至海外,將對哈雷課以重稅。

川普對美國盟友課徵關稅,引發貿易爭端,哈雷日前宣布,為免受歐盟加徵關稅影響,將把部份生產轉移至海外。鴻海也表示,這將是一大挑戰。

在美國設廠,到底合不合成本?

《天下雜誌》報導,郭台銘去年7月在白宮宣布在威州設面板廠,4年投資100億美元(新台幣3000億元),是集團轉型發展「8K+5G」生態系統的重要布局之一。

「威斯康谷科學技術園區」占地一千英畝,這將是美國首座,也是唯一一座面板廠。此外,威州園區將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自動化等先進科技的研發,將全球合作夥伴與供應商聚集在一起,預計將創造1.3萬個高價值工作機會。

郭台銘以英文致詞時表示,他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投資,川普是他看過少數有耐心、願意關注及支持商業界的領袖,是「最棒的(領導人)之一」。

他也再次說,如果不是川普,他不會選擇到威斯康辛州來投資,而過去多次和川普見面,川普總是提到的話題就是「就業、就業、就業」。他也提到自己與美國的緣分說,44年前他到美國,就是到中西部,當時他只是個年輕的生意人,得到的第一張訂單來自芝加哥,他沒忘自己從哪開始,如今選擇美國投資,也是回到開始的地方,實現自己的夢想。

然而,熟悉兩岸科技產業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指出,「以鴻海的資本,一定能蓋完成,問題是它願意損失多少錢來完成ㄧ運營這座廠?」

「如今鴻海要在美國設面板廠,面板所需的材料、零件到設備等,等於重新建構供應鏈,還要有足夠的機構工程師,這都需要花時間,可能尚未蓋好,中國面板新產能就大量開出,你的廠晚一天好,就是百萬美金的損失。」史兆威說。

鴻海風光投資美國,不忘同時押寶中國

《日經中文網》5月報導,為了響應川普政府呼籲製造業回歸美國,台灣鴻海和旗下的夏普公司大規模對美投資,不過計劃公佈不到1年時間就做出調整,原設想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新工廠一條龍生産電視用液晶面板,改為從生産觸控螢幕用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開始。

報導指出,考量大尺寸面板廠在中國未來將供過於求,且面板所需的材料、基板、設備都在亞洲,在美國生產大尺寸面板,建構供應鏈花費時間長,成本將比在中國和台灣製造多出50%到80%,才有這樣的業務調整。

鴻海在中國深圳、鄭州、昆山、貴州等42地建立生產基地,目前看來,美國和中國都需要鴻海集團的擴大投資,鴻海集團也需要美國和中國這兩大市場,郭台銘在美中兩地押寶,可說是精算後的決斷。

富士康到美國生產,威斯康辛州想回本至少要等25年

而為了迎接鴻海的到來,威斯康辛州和富士康新廠所在地拉辛郡蒙特普萊森村(Mount Pleasant),可說是竭盡所能。

郭台銘才剛在去(2017)年7月宣布到威州設廠的計畫,同年9月威州就通過向鴻海集團提供近30億美元(約900億新台幣)稅務優惠,幾乎完全免除營業稅,還加碼為鴻海撥出了近10億美元的經費,包含地方獎勵及改善週遭公路。《中央社》報導就指出,一年內富士康從宣布投資美國到工廠動工,這樣的效率出現在民主國家美國,如果不是凡事講求速效的川普,可能難以實現。

對川普來說,就算鴻海8K面板廠離真正完工、生產線運轉仍須時間,但到今年底期中選舉前(威斯康辛州現在是共和黨的大本營),富士康落實投資美國,創造優薪就業,復興美國製造業,這些都是他選舉以來一說再說的「讓美國再度偉大」願景,靠富士康的投資案,正一一兌現。尤其在威斯康辛州的重要企業哈雷機車宣布搬遷部分生產線到海外後,川普一向自豪的「減稅留住企業投資」成了嘲諷,更遭對手民主黨嚴格檢驗,而郭台銘趕在7月前為工廠動土施工,為川普的經濟政策,保住顏面。

不過,對於當地來說,反彈的聲量也不小。《自由時報》報導,有議員便擔憂,威州的納稅人將可能為此買單約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84億元),將可能是美國史上付給外國企業最大一筆的開支。

《CNN》報導也指出,反對者批評,威州無法承擔這樣的優惠,根據威州的計算,州政府對鴻海的補貼金額,去除成本上升因素,至少要到25年以後(2043年之前),州政府才能收回稅收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