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重啟」的核四燃料棒送出國了:買來還沒拆封就退回,是賠本還是停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核四爭議才告一段落,核二廠1號機昨天又傳出狀況,接收槽失去水掩蓋,導致放射性氣體直接釋出,造成輻射監測器警戒訊號持續約13分鐘。
核四第一批燃料棒今(4)日晨運離廠區,8輛載運燃料棒的貨櫃車上午在基隆港西19號碼頭排成一列,準備就緒後逐一吊上貨輪「明營輪」,隨即出港。相關人員則低調不願證實說明。而隨著燃料棒正式運離廠區,等同宣告目前仍在封存的核四廠確定將不會運轉,正式走入歷史。
(中央社)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電已在今天凌晨經將第一批核四燃料棒悄悄運離核四廠區,準備送往美國異地保存。報導指出,台電規劃將核四燃料棒分批運送,第一批80束燃料棒今天凌晨已經送抵碼頭,預計9月將再運送第2批共120束燃料棒。
但台電對於今天凌晨第一批燃料棒與未來運送規劃,基於保密條款,皆不願證實。
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長劉文忠指出,已審查核備「核子燃料運送計畫」、「安全管制計畫」及「龍門核電廠核子燃料外運廠區作業計畫」,完成核四核子燃料送國外處理管制準備作業,並在今年3月同意台電輸出申請。
劉文忠指出,台電將燃料棒運出前,原能會也會再次檢查,確保安全無虞才會同意運送,不過,燃料棒屬於核子保防物料,運送時間、地點及路線等資料需採保密方式進行,避免犯罪集團等有心人士介入。
台電計畫把核四電廠轉型為綜合電力園區,廠內的1744束核燃料棒,預計2020年底前全數輸出;未來不但可望減少人力,一年約可減少新台幣一億元的資產維護管理費用。
17件重大違規、被監察院糾正6次,最大核電廠該不該保存?
位於新北貢寮的核能第四發電廠(龍門電廠)從1999年開始興建,規劃有1350MW的裝置容量,如順利完工,將是台灣最大的核能發電廠。
不過核四自動工以來問題頻傳,因未按圖施工、自行辦理設計變案件,施工中更涉嫌偷工減料、工程品質拙劣,加上經費暴增乃至官員收賄等問題,共被監院糾正6次、彈劾2次。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統計,核四工程共有17件重大違規事件,包括了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發生3次核電廠內淹水事件,以及2010年發生廠外向廠區輸配送電的電路系統高溫燒燬,造成整個廠區長達28小時的大停電,另外還有一般違規事件46件、注意改進事件449件。
2011年3月,日本發生福島事故,當時國內反核聲浪高漲,2013年2月25日,行政院宣布將訴諸公投,決定核四是否停建,不過時間未定。而2014年4月24日,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為化解民眾疑慮,宣布核四封存,完成安檢後,不放置燃料棒、不運轉,未來若要啟用須經公投決定,核四並於2015年1月啟動封存。
2016年10月,蔡英文政府修正《電業法》第95-1條,明定核能發電設備應於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讓核四重啟更加無望,立法院並於今(2018)年1月三讀通過,要求核四廠燃料棒在2020年底前全數(1744束)移出核四廠。
核四燃料棒7月陸續送回美國 經濟部長:一年可省一億元
台電預計7月初開始將核四廠尚未使用的燃料送到美國,引發國內民間團體論戰,外傳燃料棒運回美國運送費需要80億元,讓擁核人士質疑:「買來的燃料棒沒拆封又退回去,根本是賠本生意。」呼籲先將燃料棒留在台灣,但環團也指出,核四本來就已經是個花了3000億元的爛攤子,應該要認賠殺出才是最妥適作法。
《環境資訊中心》6月報導,台灣能源部落格董事長陳立誠指出,核四燃料的帳面價值81.6億,運費為6.97億元,如果將來要進行拆解,還要再花28億元。拆解回收後的鈾預估售價為32.4億,比運費與拆解花費還少,等於燃料外送所造成的直接損失超過84億,核四也因此不可能運轉,經濟部必須負責任的告訴人民核四興建的2838億最後由誰買單?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反駁,核四在1995年招標、1999年動工,在業界早已老舊的設計與技術,至今沒有完工,在全球核工業界已是不良案例,經費也嚴重超支,共追加了3次預算,從1697億元到現在花掉2838億,台電在2013年還預估,要完工還要再追加500多億以上,總預算上看至少超過3300億元,強調「處置核四爛帳是停損,不是浪費」。
《聯合晚報》6月報導,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處理燃料棒是立法院的決議,之所以選在7月將燃料棒運回美國原廠,是趁現有需求客戶,先運回原廠徵求買主,是對核四資產最大化的處理方式,一年可省下約1億元的維護保養費用;若是時間久了沒有買主,才會需要拆解成燃料束,就要多花一筆費用。
除了燃料棒外送,也有核廢料「二次處理再利用」的說法,主張保留核四。核四前廠長王伯輝日前就在臉書上表示,美國已修正法規,允許用過的核燃料再使用,而核四的設計就是把高低偕核廢料40年之內都儲存在廠內,未來這些核廢料都是資產,「不是廢料」。
不過原能會回應表示,這樣的說法,對於國內解決核廢料問題無益。原能會指出,如要委託國外廠商進行用過核子燃料的「再處理」,費用非常貴,需要再增加基金才能支應。另外,「再處理」後的廢棄物具高放射性,結果還是需要運回台灣做最終處置,實質上仍無法解決台電公司用過核燃料的問題。
而民間3月發起「以核養綠公投」提案,主張透過公投廢除《電業法》95-1條,為此原能會主委謝曉星7月2日接受立委質詢時直言,核四的安全疑慮很大,要再重啟毫無可能。
韓國整形醫院都在用原廠獨家在台上市!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是保養的關鍵第一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採用百分百天然有機栽培的美國棉花,並通過FITI實驗研究院安全測試,無螢光增白劑、無甲醛,是能生物降解、呼應「綠色保養」世界趨勢的材質,亦是採用天然環保純棉的安全親膚產品,讓明星化妝室、韓流明星都跟進,BTS化妝師私下工作花絮照就曾出現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蹤影。
現代人因生活節奏飛快,以往被視為肌膚老化分水嶺的關鍵年齡指標25歲,早已不是唯一參考要 素。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日常保養至關重要,但90%的人保養觀念需要重構,可別以為投入大把預算購入昂貴保養品,認真使用就有效,因為你可能從保養的關鍵第一步驟就做錯!
你幾歲開始進行保養呢?其實,無分男女從青春期前就正式踏入保養世界,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越來越多的皮膚科專家、保養專家指出,保養的關鍵第一步驟正是洗臉。有上妝習慣的女性,每晚清潔臉部肌膚時須包含乾淨卸妝,而無分男女都應挑選正確洗臉產品清潔,以正確洗臉習慣去除整日累積的皮脂、汗水、老廢角質與環境髒汙,從根源解決暗沈與毛孔堵塞問題。此外,除了晚上清潔外,早上能視膚質狀況清潔,為後續保養做好關鍵第一步。


用正確方式洗臉包含使用對的清潔工具。近年「洗臉巾」在韓妞保養圈正當紅,因與傳統的毛巾相 比,粗糙的表面、濕漉漉的環境以及洗潔品的殘留物,易滋生細菌,因此在醫美保養觀念盛行的韓國,女性們開始使用一次性的洗臉巾作為洗臉工具,而其中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更是韓國皮膚科與整形醫院的唯一指定。
眾所皆知韓國全民皆對外貌有極致高標,日常保養也有極致追求,因此對保養第一步:洗顏,更是 有嚴苛標準,專業如皮膚科與整形醫院都採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讓明星化妝室、韓流明星都跟進,BTS化妝師私下工作花絮照就曾出現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蹤影。
檢測洗臉工具細菌殘留數,洗臉毛巾細菌指數高達320,一次性使用的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為0。難怪使用洗臉巾洗臉的風潮從韓國漸漸吹進台灣,但你知道嗎,其實市面上許多洗臉巾因成本考量,採用對環境不友善的低成本材質,對擁有Q彈水嫩的肌膚成為隱患,因劣質洗臉巾易導致肌 膚摩擦與過敏問題。過去知名YouTuber韓國歐巴太囧與大量關注韓國美容新訊的美妝控,赴韓旅遊時便會特別掃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如今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原廠正式獨家在台首度上市,從蝦皮下單就能安心入手,搶先體驗全材質原裝正品。



比較市面上一般洗臉巾與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市面上一般洗臉巾以嫘縈/植物纖維與聚 脂纖維為兩大主流材質,前者可生物降解,後者則不行,且除生產製程中對環境產生污染,也易殘留異味,對敏感性肌膚的人不適合,其中聚脂纖維更是吸水性差的材質,以使用面來說也並非絕佳體驗。與使用需種植幾十年後的木材,才能被加工處理製成嫘縈/植物纖維材質相比,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採用年年可採摘的棉花材質,從源頭就更環保。
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採用百分百天然有機栽培的美國棉花,並通過FITI實驗研究院安全測試,無螢光增白劑、無甲醛,是能生物降解、呼應「綠色保養」世界趨勢的材質,亦是採用天然環保純棉的安全親膚產品。
洗臉前,抽取一張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就能體驗溫柔呵護,200*180MM的大小,0.85MM的厚度,除了能以一張洗臉巾洗卸全臉外,更富含強大吸水力,為你的保養做完美後盾。為讓全民感受極致貼心的保養體驗,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正反兩面採用不同材質,以柔軟面與珍珠紋面構成,前者親膚能減少肌膚刺激,後者能輕鬆卸除濃妝,亦能作為溫和去角質產品。

美妝控也能將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裁剪為合適大小靈活運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能化為化妝棉,成為日常保養或清潔美甲的絕佳幫手。貼心設計面面俱到,外包裝有透明視窗,能讓你輕鬆檢視剩餘用量。使用韓國newco 100%純棉洗臉巾除了是做好保養的第一步驟,同時也是從自身的每一個購買行為「投票」,選用最環保的材質響應綠色地球理念。
了解更多產品資訊:
newco 官網:https://www.dijietw.com/
newco 蝦皮官方賣場:https://shopee.tw/dijietrade2023
本文章內容由「newc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