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星國逾5成用水都依賴大馬,馬哈迪為何16年來兩度想毀約?

星國逾5成用水都依賴大馬,馬哈迪為何16年來兩度想毀約?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上任後,再度批評水供協定,背後是否有所盤算?新加坡又真的這麼依賴馬來西亞嗎?

新聞整理:蔣亞岑

台灣今年梅雨季降雨量偏少,限水問題再度引起討論。水源議題一直是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水源問題就曾爆發多次衝突,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6月22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批評與新加坡簽訂的供水協議「代價太高」。馬哈迪上任後,再度將新馬供水協定搬上檯面,背後有什麼盤算嗎?新加坡真的需要依賴馬來西亞嗎?

新馬供水協定內容為何?

新加坡地屬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區,但由於新加坡人口密度約7,796人每平方公里,全球排行第二,且經濟發展程度高,需水量極大,從而使得新加坡這個降雨量極其豐富的國家也缺水。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別於1961年與1962年簽訂新馬供水協定,其中1961年所簽的協定於2011年到期。現行協議為1962年簽訂,效期至2061年,兩項協定均在聯合國備案,雙方有義務遵循協定裡的所有條款。

根據1962年的供水協定,馬來西亞同意以每千加侖0.03馬幣(約0.22新台幣)的價格,每日可以從柔佛河中抽取2.5億加侖生水給新加坡,佔新加坡每日用水量58~60%,兩國間的輸水管、馬達系統、氯水設備、人力資源,均由新加坡買單。此外,馬來西亞能以每千加侖0.5馬幣(約3.77新台幣),約17倍的價格向新加坡回購經處理過的淨水,且1962年的供水協定准許簽署國於1987年,即簽署後的25年檢討條款。

為何馬哈迪上任後,再度批評供水協定?

馬哈地22日接受《彭博社》電視台東南亞首席特派員哈斯林達(Haslinda Amin)訪問時,批評與新加坡簽訂的供水協議「代價太高」,「30年代或90年代時還說得過去,但現在3分錢能買什麼?什麼也買不到」。

《經濟日報》報導,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批評馬國供應給新加坡的水,價錢低得「荒謬」,擬與新加坡重新協商已實行50年的供水協議。

對此,新加坡外交部發言人6月25日聲明回應,馬來西亞未在1987年,即簽署後25年提出異議。且重申,1962年供水協議是在兩國政府保證下簽署,並在1965年星國脫離馬國獨立時登記於聯合國,因此「雙方必須完全遵守協議的所有規定」。

其實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曾在2002年談判,當時也是首相馬哈迪表示,同樣有缺水問題的香港向中國購買的水費為新加坡向馬來西亞購買的260倍,馬來西亞也提出5年內水費需漲100倍的協議。

當時新加坡政府回應,協定中處理生水的成本全歸新加坡,新加坡政府砸下10億新幣(約台幣226億元)在各項水源處理基礎建設、以及建造林桂水壩,處理後每千加侖的成本為2.40馬幣,馬來西亞回購的價格是0.50馬幣,換言之,新加坡賣給馬來西亞的水價是低於成本的。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把水轉賣給自己的公民,價格是3.95馬幣,是馬來西亞回購價格的7倍。此外,新加坡也提出質疑,馬來西亞有權向新加坡購買每天1700萬加侖處理水,但馬來西亞實際上每天購買高達3700萬加侖。如果馬來西亞認為價格不合理,為何要超額購買?

馬哈迪背後有什麼盤算嗎?

《路透社》報導,馬哈迪於今年5月,已透露取消馬新高鐵的決定,並表示新政府當務之急在於整頓國家財政,其中必須放棄不必要的項目。他指出,興建馬新高鐵需耗資1100億馬幣(約合8437億新台幣),但馬來西亞將不會因這項建設而獲得任何收益。馬哈迪還在記者會說,預料馬來西亞須為取消項目向新加坡賠償5億元,但他尚要確認賠償金額是5億馬幣(約合38.35億新台幣)還是5億新幣(約合113.58億新台幣)。

「馬哈迪此時提出檢討水價是一種牽制戰術,以期正式通知取消新馬高鐵時,能要求新加坡豁免或降低索賠。」新加坡外交部長前常任秘書比拉哈里(Bilahari Kausikan)批評馬哈迪將供水協定視為談判籌碼。

新加坡真的需要依賴馬來西亞的水源嗎?

目前,馬來西亞供水仍佔新加坡每日用水量58~60%,新馬供水協定將於2061年到期。近幾年新加坡積極水資源自治,目前擁有雨水、進口水、新生水及淡化海水等4大水源,其中更強調新生水(NEWater)與海水淡化的發展。新加坡國家水務局(Singapore National Water Agency)預計在2060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將各占總體供水的55%和30%。

《香港01》報導,新加坡表示,新生水使用全世界最好的廢水處理技術,可以處理各種污水,變成飲用水。目前新加坡人喝的水中,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新生水混雜其中。此外,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於2005年,建立新加坡首座海水淡化廠一鳴春海水淡化廠(SingSpring Desalination Plant),同時也是世界供水費用最低廉的海水淡化廠,每立方公尺淡化後的自來水,只賣0.78元新加坡幣(約16.8元台幣),且新加坡海水淡化成本為香港的三分之一。

2016年10月,負責調整柔佛河水流量的林桂水壩水位下降20%,馬來西亞政府更提前向新加坡政府買飲用水,且柔佛河水污染日益嚴重,新加坡水源技術日益進步,逐漸擺脫對他國的依賴,成功從缺水國變成水務強國。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