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書評: 穿越時空閃現的光芒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書評: 穿越時空閃現的光芒
Photo Credit: 楊世泰、戴翊庭|臉譜出版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自問,如果手上只有一張白紙一支鉛筆,在一兩百年前,當我站在沒有人涉足過的領域,親見無與倫比的風景,發現沒人見過的物種,會想留下些什麼呢?必定是美好、珍貴且意義非凡的事物,只要能將百分之一的震撼以各種形式留下紀錄,都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文:楊世泰

以《湖濱散記》著稱於世的亨利・梭羅,長年簡居在森林裡,喜愛散步,對海一竅不通。他在一八四九年初次旅行至麻州東海岸的鱈魚角時,眼前的大西洋讓他見識到無比寬闊的新世界,引領他望向未知的遠方,將整個美國大陸拋在身後。梭羅認為:「大海是一片環繞地球的荒野、比孟加拉叢林還原始,充滿各種猛獸。」他的想像力開始跨越海洋,躍出疆界。

但是對當時的探險家來說,他們凌厲的目光已從海洋轉移到南半球的極點和世界的頂峰,甚至超越大氣層,朝向更高更遠的外太空。一八五六年,印度數學家確認前稱為「第十五峰」的聖母峰是地球最高點;一八五七年,第一個登山組織「山岳俱樂部」在倫敦成立,登山運動進入黃金年代,阿爾卑斯山脈的高峰陸續有人類的足跡踏上,登頂世界最高點已從不可能化為可能;進入二十世紀,探索北極與南極的遠征隊伍相繼出現,一九一一年底,挪威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成功抵達南極點,將國旗插上極地高原,並在一九二六年駕駛飛船橫越北極;一九五三年,紐西蘭登山家艾德・希拉里與雪巴丹增・諾蓋成功站上世界最高點;一九六九,阿姆斯壯登陸月球表面,實現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在一百年前的想像。這是大航海時代結束兩世紀後,人類探險史最璀璨的一頁。

探險是求知慾的行動展現。撇開動機狹隘的國家主義或個人英雄主義不談,探險家不一定追求卓越或是擁有完美品德,但必定有強烈的好奇心、意志力和卓越的洞察力,為大眾開拓視野的疆界,挑戰想像的極限,刺激、驅動裹足不前的人類去探索更多可能與不可能。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集結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故事,並收錄珍貴的手札、筆記、日誌、繪畫和照片。透過這些未經修飾的第一手資料,終於得以窺見刺激驚險的行動背後,深埋探險家心中的脆弱、恐懼和對新奇事物的美妙感受。無法形容這本書有多讓人愛不釋手,它滿足我對世界登山史、探險史的好奇並助燃對冒險的熱情;耳熟能詳的探險故事有了原始文字與影像的輔助而躍然紙上,也幫助理解更多未曾知曉的探險家們驚人的成就。

一頁頁翻閱書裡刊載的影像,過往探險家為世人突破黑暗綻放的光芒,穿越時空,一點一點在眼前閃現。只是一度無法理解探險家們何以能在艱困的冒險過程中,仍奮力抽出為數不少的時間留下密密麻麻的筆記,產出宛如藝術品般栩栩如生的繪畫作品。這是現今網路世代難以體會的紀錄方式,畢竟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消按下快門,眼前的世界就能完美複製進空間龐大的記憶卡。對比英國博物學家威廉・伯切爾用四天時間繪製他在非洲探險的馬車內部,並耗費一百二十個小時上色的畫作,那工程之浩大實在難以想像。

p_80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我自問,如果手上只有一張白紙一支鉛筆,在一兩百年前,當我站在沒有人涉足過的領域,親見無與倫比的風景,發現沒人見過的物種,會想留下些什麼呢?必定是美好、珍貴且意義非凡的事物,只要能將百分之一的震撼以各種形式留下紀錄,都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獲得這個結論後我茅塞頓開,才明白能留下這些珍貴的手稿並非偶然,而是必然。如同太空人麥可・柯林斯所說:「延伸、出走、觀察、理解,這是人類的天性。探險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

回憶兩年前改變一生的旅程,我和另一半呆呆耗費近半年時間,從美國加州與墨西哥的邊境往北徒步,越過沙漠、高山、溪流與湖泊,歷經春天、夏天和秋天,終於在冬季初雪降臨華盛頓州之際,抵達加拿大邊境,完成全長超過四千公里的PCT太平洋屋脊步道。當時我隨身攜帶一本防水小筆記,裡面留下許多凌亂的隨筆,並以隨身相機拍攝上萬張照片。返家後,我倚賴當時的紀錄,一點一滴回想、消化,然後花費另一個半年光陰,將那段旅程反芻成文字並出版成書,試著讓其他人能理解當時的掙扎、痛苦,以及更多的感動、愉悅與平靜。完成這件事情,我的旅程才終於告一段落。

威廉・伯切爾在離開非洲後回憶:「不管我的貨車停在哪裡,那裡就是家⋯⋯每次當我看到我畫的貨車內部,就會想起上千幕愉快的回憶,剎那間我似乎又被帶回了非洲⋯⋯雖然也會想起過去遭遇到的危險,但是其中仍然充滿了快樂和滿足。」我時常回憶起加州內華達山脈迷人的光影,完全能夠體會威廉・伯切爾的心情。

為本書貢獻前言的作家羅伯特・麥克法蘭表示《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提醒他書寫的力量能跨越時間,不只保存資料,也延續了感情與想像。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探險仍持續進行,紙本書也依然存在,這古老的傳統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被歷史洪流帶走,令人欣慰。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探險家們的寫生簿:70位探險家的冒險生平與探索世界的偉大熱情》,臉譜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休.路易斯-瓊斯(Huw Lewis-Jones)、卡麗.赫爾伯特(Kari Herbert)
譯者:堯嘉寧

英國《衛報》年度十大旅行類好書
全彩精裝,27.8 x 20.3cm大型開本,收錄超過300張珍貴彩圖,完整珍藏70位探險家生平及手繪紀錄

「這本書一再的提醒我,筆墨的力量無遠弗屆。」
──《故道:以足為度的旅行》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專文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