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減重飲食三步驟,達到理想體重不再遙不可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第二型糖友來說,將BMI控制在18.5-24之間、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可以幫助穩定血糖、血壓與血脂,可減少胰島素阻抗,讓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獲得改善。既然減重的好處多多,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將減重落實到生活當中吧!
從1993-2014年三次的國民營養調查(NAHSIT)結果發現:台灣成人的肥胖率已從9.7%逐漸上升到22.1%,表示體重管理已經是愈受重視的議題。
對第二型糖友來說,將BMI控制在18.5-24之間、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可以幫助穩定血糖、血壓與血脂,可減少胰島素阻抗,讓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獲得改善。既然減重的好處多多,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將減重落實到生活當中吧!
▶延伸閱讀:糖尿病和肥胖有關係嗎?認識糖胖症
糖尿病減重怎麼做?控制飲食為主,運動為輔
食物是身體獲得熱量的主要來源,透過「吃」來攝取足夠能量,再藉由日常活動、運動與基礎代謝把攝取的熱量消耗掉。當一天當中攝取的熱量過多,就容易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所以我們會發現:控制攝取的熱量,遠比運動來消耗熱量的效益高。如果能好好檢視自己的飲食內容,便能控制一天當中八成的熱量,剩下的兩成再透過運動來消耗,達到自己理想的體重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可是,要如何開始「飲食控制」呢?
糖尿病減重飲食三步驟
- 第一步:攝取定量的含醣食物
「定量的含醣食物」,就是十分實用的飲食概念。
在開始減重前,建議可以先向營養師詢問應攝取多少醣份,營養師會依照個人狀況,建議每餐攝取的醣類份數,例如米飯、麵、水果或乳製品等。接著,我們便可以更進階去了解不同食物的熱量密度,從中搭配營養均衡、熱量密度低的一餐!
▶延伸閱讀:糖尿病該怎麼吃澱粉?- 認識五穀根莖類
- 第二步:熱量密度油脂最高,蔬菜最低
什麼是熱量密度呢?簡單來說,熱量密度愈大的食物,所含有的熱量愈高,舉例來說,同樣100克的開心果與小番茄,開心果屬於油脂類,熱量約320大卡;小番茄僅約34卡,比起開心果,小番茄的熱量密度就低很多。
所以當你想降低一天的熱量時,先檢查您吃了多少油吧!一般常見的炒青菜、糖醋魚、炸物,往往含有許多油脂,如果將炒青菜改為燙青菜、糖醋魚換成清蒸鱈魚,或者湯麵不喝湯,每餐便能減少約100-200大卡的油脂。
▶延伸閱讀:糖尿病蔬菜怎麼吃?認識蔬菜與血糖的關係
- 第三步:養成知道自己吃什麼的習慣
很多人會說:「我不是學營養的,算熱量太難了我不會。」但即便是營養師,也不會餐餐計算自己吃進多少卡路里。享受食物當下,還要掏出計算機加加減減,多煞風景阿!換個角度想,為什麼營養師們不擔心自己吃進太多熱量?
關鍵在於:知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
開心果、蛋糕和水果,哪個是你常吃的點心?
想去超市買點乾糧放家裡,雞汁洋芋片、蔥味蘇打餅乾,你挑了哪個呢?
到了下午三點,想吃點東西提振精神,你會不會先瞄一眼餅乾的食品標示和成分?「這包餅乾大約半碗飯加上一匙油呢!我吃半包就好。」營養師心想。
到了晚餐時間,白飯也默默地少吃兩口。
不用刻意計算熱量,只是注意自己吃了什麼,到下一餐再做點補救措施。這兩個不經意的小動作,日積月累下來,便形成了控制體重的良好飲食習慣!

糖尿病減重也要靠運動
在開始減少攝取熱量後,緊接著會遇到減重的第二關卡——如何增加熱量消耗。增加運動量,往往是糖尿病相關研究中最常被建議的方法。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兩大類。
有氧運動的目的是消耗身體原先儲存的脂肪,常見的運動有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爬山等,如果糖友能每週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即可有效達到減脂目標。
至於肌力訓練,則可以增加身體的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因肌肉細胞所需的能量比脂肪細胞多,當體脂肪低、肌肉量高時,即使在休息狀態下,身體也會消耗較多熱量,這也就是有些人吃多卻不胖的關鍵。減重期間,如果發現體重下降的速度減緩、或是進入體重停滯期的話,不如搭配一些肌力訓練,或許會有意外的效果喔!
▶延伸閱讀:給第二型糖尿病的運動建議
改善糖尿病 從控制體重開始
2018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指出:「減去原本體重的5-10%,同時配合增加活動量達每週至少150分鐘,可以降低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由此證明,控制體重可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另一方面,糖友如果能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BMI 18-24),不僅能改善高血糖問題、減少胰島素阻抗,更進一步甚至可以減少藥物使用量,讓身體維持在健康平衡的狀態喔!
參考文獻:2018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
本文經Health2Sync智抗糖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