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華商李金友專訪:馬哈迪不會不重視馬中關係,畢竟馬中關係太重要了

馬國華商李金友專訪:馬哈迪不會不重視馬中關係,畢竟馬中關係太重要了
Photo Credit:杜晉軒(多維記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李金友表示,他之所以對台灣情有獨鍾,是因為無論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他認同的是「前面兩個字:中華」,其它都是兩岸的問題。

文:杜晉軒

2018年6月30日,風城新竹的高溫持續來襲著,而在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場活動上,馬來西亞著名華商李金友接受校方頒發的「榮譽校友」,出席者還包括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而馬英九2016年卸任後,首訪的國家即是馬來西亞,且是由李金友邀請出席在馬六甲舉行的「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可見李金友與台灣關係密切。

不過,李金友這一年多來在馬國備受矚目的,並非他與兩岸的關係為何,而是他陷入了馬國政權更迭前的「風暴」當中。

在多數國家都一樣,商人往往是政爭中的「祭品」,而在馬來西亞這至今有著複雜族群問題的東南亞國家,種族、宗教的參和,又使政治問題更複雜化。

首先在2017年5月,馬國國稅局疑似開始打壓支持在野黨希望聯盟的企業家,包括扣押李金友的綠野集團存於外資銀行的價值1.2億馬幣(約3,000萬美元)的定期存款;接著馬國首富郭鶴年在2018年2月被前朝旅遊部長納茲里(Abdul Aziz)形容為「反咬主子的狗」,並批評郭鶴年金援當時在野的行動黨,這引起在野的與馬國華社的不滿,也讓李金友發出公開信批評納吉政府與聲援郭鶴年,並在5月9日選前持續公開呼籲涉入貪污醜聞的納吉辭去首相一職。

在東南亞,長期在政治與生意間步履維艱的華商,會高調批評當政者乃「非常態」。

從馬國政權輪替前,看李金友、郭鶴年陷入的政治漩渦,可謂再現了東南亞族群關係的特點,即「阿里峇峇(與「巴」同音)」模式。在東南亞,準確來說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一帶,「阿里」是指當地男性土著,這是因為不少男性土著多用馬來文「Ali」,而「峇峇」是指土生男性華人。「阿里峇峇」是特指以當地土著(阿里)為挂名老闆或合夥人,實際業務却由華人(峇峇)經營模式,同時也意味土著掌握政治權利,而華人發展經濟,所形成的華人與當地統治者保持良好政商關係的共處模式。

因此統治了馬國61年的國陣政權,之所以在垮台前針對李金友、郭鶴年等重要華商,乃因不滿他們「疑似」支持在野黨所的「背叛」。如今馬國已政權輪替,未來馬國的族群關係會如何發展,原有的朋黨、族群政治結構會否被裂解重組,仍有待觀察。

李金友未來族群關係更好

李金友在結束了清華大學校方為他舉辦的成為「榮譽校友」儀式後,接受《多維新聞》的專訪。

李金友告訴記者,他對馬來西亞的未來是相當樂觀的,主要基於三個觀點。首先,李金友指出在馬來人領袖已經開始在反思了,當政治領袖失去良知的時候,帶來的傷害不只是國家,還包括族群。而李金友所謂的領袖失去良知,是指前首相納吉(Najib Razak)涉及「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貪污案的醜聞。

李金友認為,在接下來馬來族群的反思期當中,馬國的政治穩定非常重要,因此他第二個觀點是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和安華(Anwar Ibrahim)兩人的合作關係。李金友表示,他對馬哈迪最終會交棒給安華表示樂觀,他認為這「傳承」已相當定調了。

第三,也就是內閣的布局。李金友認為馬哈迪的此次內閣布局可看出是以國家利益為本體,他說「以前都是以政黨利益嘛,不但是政黨利益,政黨把國庫當黨庫」、「國旗比黨旗重要」。李金友也指出,新財政部長由華裔背景的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擔任,也展現了馬哈迪的新思維。

李金友強調,通過這三項改變,馬國的族群關係肯定會走向更正面。

中國會是馬哈迪第二個國是訪問國

李金友認為,儘管馬哈迪二度拜相後先去了日本,但那是馬哈迪2002年卸任後幾乎每年都安排的行程,而6月29日馬哈迪訪問印尼,印尼才是馬哈迪的首個國是訪問國。

先前《多維新聞》獨家報道馬哈迪會在7月21日訪問中國,雖然之後馬國官方否認了,但李金友表示無論馬哈迪會否7月訪中,據他的消息,中國必定會是馬哈迪第二個國是訪問國,因為馬哈迪不會不重視馬中關係,畢竟馬中關係太重要了。

李金友指出,馬中關係發展的歷史相當久遠,從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就已開始。而在馬哈迪之前主政的22年內,也與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歷任中國國家領導人會面過。李金友表示,最重要的是2013年10月5號,習近平訪問馬來西亞時,也曾和馬哈迪見面,而當時李金友也在現場。

2013年10月5日馬哈迪就跟習近平提到鄭和下西洋的典故,並指出鄭和率領強大船隊來到國,帶來的只是友誼,馬哈迪當時還表示「馬來西亞人民讚賞中國和平發展和睦鄰友好方針,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相信中國人民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李金友表示,當時馬哈迪向習近平表示馬國商界正在籌建「鄭和協會」,目的是促進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而他也是參與人之一。最終「鄭和協會」之所以無疾而終,李金友認為那是因為2014年起馬哈迪跟納吉的關係就出了問題,之後兩人的關係持續惡化(2016年2月29日馬哈迪宣布退出執政黨巫統,並成立土著團結黨)。

有鑒於五年前馬哈迪對習近平說的那番話,讓李金友認為未來馬中關係前景是樂觀的。李金友稱馬哈迪常說「如果中國人都能夠喝一湯匙的棕櫚油,馬來西亞就富有得不得了。」因此李金友認為馬中關係雖歷經了之前納吉政府時期的波折,但那可說是茶杯裡面的風波,應該不會對馬中關係有很大影響。李金友強調,目前馬中兩國關係已定調了,納吉時期的交給中企的工程爭議會完全由外交管道解决,他說「相信他們兩位見面時都會往前看。」

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創辦人李金友(左4)獲清華大學頒發“榮譽校友”,台灣前總統馬英九
Photo Credit:杜晉軒(多維記者)
世界華人經濟論壇創辦人李金友(左4)獲清華大學頒發「榮譽校友」

海外華人應把握中國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