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拯救赤貧小孩會讓全球人口繼續增加?不對,大錯特錯!

拯救赤貧小孩會讓全球人口繼續增加?不對,大錯特錯!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拯救窮苦小孩只會讓人口繼續增加」這個說法乍聽正確,其實說反了。脫貧進展愈慢只會愈導致人口增加。

文: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奧拉.羅斯林(Ola Rosling)、安娜.羅朗德(Anna Rosling Rönnlund)

現今全球的人口是76億人,而且正在飛快增加沒錯。不過增速已經開始放慢,而且聯合國專家非常確定在接下來幾十年會繼續下降,整條線會在本世紀末前後變平,介於100億人到120億人之間。

人口曲線的形狀

為了了解人口曲線的形狀,我們需要了解那些增加的人口是來自哪裡。

為什麼人口在增加?

真確問題六:

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再增加40億人,而主要原因是什麼?

  • (A)兒童人口增加(不到15歲) 
  • (B)成年人口增加(15歲到74歲)
  • (C)老年人口增加(75歲以上)

這題的答案我直接告訴你:B。專家認為人口會持續增加的原因是成人將變多。兒童不會增加,很高齡的老年人也不會增加,只有成人會增加。下圖是同一張人口圖,只是把兒童與成人區分開來。

101
Photo Credit: 先覺出版

兒童人口據估計不會增加,我們從真確問題五就知道了這件事。現在注意看這張圖裡代表兒童的那條線,你看得出來是從哪個時候開始變平嗎?你看得出來目前已經變平了嗎?聯合國專家不是預測兒童人口將會不再增加,而是說明兒童人口已經不再增加了。遏止人口快速增加的劇烈改變就是兒童人口不再增加,而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答案人人都該知道。

現在注意囉!因為接下來這張圖表是整本書裡最驚人的一張,展現全球每位女性平均生子數在我今生期間不可思議的驟降,這是真正改變世界的現象。

在我出生的1948年,每位女性平均生五個孩子。1965年之後,生育率降得前所未有的低。過去五十年間,全球生育率一路降至驚人的低點,連2.5都不到。

102
Photo Credit: 先覺出版

這個劇烈改變跟我在上一章提的種種進步一起發生。數十億人脫離赤貧,大多決定少生一點孩子,不再需要生一堆小孩幫忙家中的農事,也不需要多生小孩以免孩子早夭。男男女女接受教育,開始希望孩子能受更好的教育,過更好的生活:顯然得少生小孩才能辦到。歸功於現代避孕措施,這個目標比想像中容易達成。大家能少生小孩,但不必少做愛。

只要更多人脫離赤貧,更多女性受教育,避孕措施與性教育更普及,那麼生育率的大幅下降料將持續。我們無須採取激烈手段,只要照目前這樣下去即可。未來的下降速度無從準確預估,全取決於種種改變的速度快慢,但總之全球每天的新生兒數已經不再增加,人口暴增的時期即將結束。我們正來到「小孩高峰期」。

不過如果新生兒數已經不再增加,那多出來的四十億個成人來自何方?外太空嗎?

為什麼人口將不再增加?

下面這張圖呈現全球各年齡層的人口數,從2015年開始,以15年為間隔。

103
Photo Credit: 先覺出版

在圖左邊是2015年的70億人:有20億人介於0到15歲,20億人介於15到30歲,然後各年齡層從30到45歲、45到60歲和60到75歲各為10億人。

2030年,新的20億人介於0到15歲,其他人則都年齡增加了,現在0到15歲的人屆時為15到30歲,現在15到30歲的20億人屆時為30到45歲。現在30到45歲的僅10億人,所以只要兒童數沒有增加,壽命沒有延長,屆時就是多出10億個成人。

新的10億個成人不是來自新的兒童,而是來自已經出生的兒童與年輕人。

這個模式會重複三個世代。2045年,20億個30到45歲的人會變成45到60歲,世上會增加另外10億個成人。2060年,20億個45到60歲的人會變成60到75歲,世上會增加另外10億個成人。

不過來看看接下來會發生的事。從2060年開始,每個20億人的世代會由另一個20億人的世代取代,人口不再迅速成長。

未來人口的大量增長不是因為小孩更多,大致來說也不是因為老人壽命延長。根據聯合國專家的預測,2100年全球的平均壽命會大約增加11歲,因此會多出10億個老人,總人口變成110億人。人口大量增長的主因是現在已經出生的兒童會長大,在圖上「填滿」額外30億人。這個「填滿效應」會在三個世代裡發生,接著結束。

這就是為什麼聯合國專家不是只會替未來畫一條直線。

(上述解說相當簡化,許多人不到75歲就過世,許多人在30歲後才生孩子,但即使加進這些考量,整體不致有多少變化。)

跟大自然平衡共處

當人口長期沒有增長,人口曲線持平,必然意謂著每個世代跟前一個世代人口相當。在1800年以前的數千年間,人口曲線就幾乎持平。你是否聽過別人說人類以前能跟大自然平衡共處。

沒錯,那時就是取得平衡。可是我們也別戴著美化的眼鏡。在1800年以前,婦女平均會生六個小孩,所以人口理應一代代增加,結果卻非如此。還記得古代墳墓裡的孩童頭骨嗎?在六個小孩裡,平均有四個無法長大成人,所以只剩兩個小孩成為父母,生出下一個世代。這是平衡,但不是人類與大自然平衡共生,而是人類與大自然平衡共死,實在非常悲慘殘酷。

現在人類再次步向平衡。父母的人數不再增加。不過現在的平衡跟過去天壤之別,新的平衡很美好:父母一般生兩個小孩,兩個都能長大成人。在人類歷史上,我們是首次平衡共生。

人口從1900年的15億人成長到2000年的60億人,原因是人類在二十世紀從一個平衡過渡到另一個平衡。這是人類歷史上一段很獨特的時期,一對父母平均生下超過兩個小孩,而小孩都長大成人,當上父母生出下一代。

失衡時期導致現在兩個最年輕的世代比其他世代更多人,是「填滿」背後的原因。然而新平衡已經達到了:每年的新生兒數不再增加。如果赤貧人口繼續減少,性教育與避孕措施持續傳播,那麼雖然全球人口會繼續快速增加,但只到無可避免的填滿效應結束為止(見下圖)。

106
Photo Credit: 先覺出版

等一下,「他們」依然生下很多小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