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從「單打獨鬥」變成「呼朋引伴」,創辦人:要快才能因應

Grab從「單打獨鬥」變成「呼朋引伴」,創辦人:要快才能因應
Photo Credit: Grab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南亞科技獨角獸領頭羊Grab又有新動作,這次他們打算把平台開放出來,集結各方之力,好加速成長來面對快速崛起的第四大世界經濟體。

Grab打算開放平台給第三方開發者及同業,以開啟他們從叫車服務邁向一站式服務提供平台之路,希望能夠藉此讓使用者用得更多更久,以期收集大量使用者資料並找出更多元獲利模式。Grab認為重新改版再推出的app服務,應該可以讓營收在今年年底前拉高到10億美元之譜。

他們心目中想像的是類似騰訊微信般的平台,在上面可以提供電子商務、遊戲與其他種種由第三方開發者所提供的服務,收入來源包括:每次交易的手續費與收入拆帳,端視合作模式。除此之外,該軟體平台也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與菲律賓等市場提供與Yahoo合作的新聞服務,另外也將提供使用者所在地區資訊服務如:齋戒月期間距離最近的清真寺、又或是世界盃期間的最新賽事比數。

第一批合作者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生鮮宅配業者HappyFresh,兩方將攜手推出GrabFresh。而Grab本身所推出的GrabFood,在去年一年當中的成交數量成長9倍。

該公司其他服務如Grab Financial在今年1月到5月之間交易筆數倍增,叫車服務搭乘次數在今年7月7日已經超過20億次,而單單就在過去9個月中就累積了1億次。

Grab執行長陳炳耀指出,「東南亞到2050年會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會有更多人成為中產階級,科技與基礎設施都在發展中,企業必須要快才能因應變化的新興市場。」

Grab開放平台此舉顯示,Grab經營層看上的是中國模式:多角化經營,而非美國同業的單一路徑。陳炳耀表示,Grab採取的是融合開放創新以獲得成長的策略。「我們向來對有意義的夥伴合作採取開放態度,這樣可以快速拓展我們的業務、探索新技術、還有打造新能力。」

不過《金融時報》分析,Grab此舉也會讓自己與已在東南亞各國投資布局的中國科技巨頭們如阿里巴巴、騰訊「間接」競爭:阿里巴巴投資了Lazada、騰訊投資了Sea。

此外,Grab併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在新加坡也面臨來自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的調查,委員會收到來自騎士們對於Grab漲價、服務品質下滑的抱怨。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