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足球隊救援】他們是野豬隊少年,也是泰緬邊境上的無國籍小孩

【泰國足球隊救援】他們是野豬隊少年,也是泰緬邊境上的無國籍小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被困的三名足球運動員及他們的教練艾卡波都是無國籍的少數民族,他們習慣於「今天穿越邊境到緬甸,第二天再返回泰國參加一場足球賽」的生活。其中,14歲的隊員Adul Sam-on於緬甸佤邦出生,精通英語、泰語、緬甸語、中文和佤語。在救援行動中,就是他扮演了跟英國潛水員溝通的重要角色。

新聞整理:葉蓬玲

10日晚上,世界矚目的「泰國足球隊救援」宣告成功,經過了兩個多星期的折磨後,野豬隊13人連同教練終於從泰北Tham Luang Cave全部獲救,這宗近年最矚目之一的地底拯救行動,終告結束。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場救援行動的關鍵人物,除了勞苦功高的救援人員,野豬隊14歲的隊員Adul Sam-on也是其中之一。

「我是Adul,我健康狀態良好。」瘦骨嶙峋的Adul在一段視頻中說道,該影片是在野豬隊被發現的幾小時後所流出。澳洲媒體news.com.au報導,Adul的老師說,他在影片中用了傳統泰式問候「wai」——雙手合十,這是禮貌的標誌。 「我一談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好態度,他會對每個經過的老師做出『wai』的姿勢,」老師Phannee Tiyaprom在Ban Pa Moead School告訴法新社記者。

(以下影片約20秒處是Adul打招呼片段)

這次救援行動中,Adul扮演了跟英國潛水員溝通的重要角色,禮貌地傳達了他的團隊最需要的東西——食物、和他們受困及能夠存活的時間。當時,一個隊友用蹩腳的英語大聲說:「吃,吃,吃,吃(eat)」,Adul說他已談到了這點。他流利的英語能力在媒體上受到讚揚,在泰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懂得說英語。在泰國海軍「海豹突擊隊(Thai Navy SEAL force)」發布的照片​​中,他憔悴的臉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Adul Sam-on於緬甸佤邦(Wa State)出生,精通英語、泰語、緬甸語、中文和佤語。

14歲的他對險境毫不陌生。

6歲那年,他逃離緬甸一個遊擊戰頻繁、以鴉片種植、安非他命走私而聞名的地區。他的父母偷偷把他帶到泰國,希望正規的學校教育能讓他過上更好的生活。Adul是佤族一個部落分支的無國籍後裔,該部落曾以獵頭聞名。佤邦的地位不獲國際或緬甸承認,因此Adul沒有護照、出生證明及國籍身分,在泰國不能結婚、工作、開設銀行戶口、旅遊、置業和投票。8年前進入泰國後,Adul的父母把他送到Mae Sai的一個浸會教堂,請求牧師和妻子照顧他。

緬甸「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和緬甸軍隊之間的戰爭已迫使成千上萬的人到其他國家尋求庇護,包括泰國。佤族自治區的教育品質不佳,那裡的小男孩可能會被強制加入當地的游擊隊。

Adul是Mae Sai一所學校「Ban Wiang Phan School」的頂尖學生。他優異的學習成績和運動能力讓他得以免付學費並享有免費午餐。這所學校裡,有20%的學生沒有國籍,一半是少數民族。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他的朋友和老師都把認為他是一個全能的學生。他能演奏三種樂器,並在排球、五人制足球(futsal)比賽上都獲得過冠軍,更是全科優等的學生。校長Punnawit Thepsurin說,Adul的無國籍身分激發了他的能力,「無國籍的孩子有一種想要出人頭地的戰鬥精神」,他形容這名少年是一顆「寶石」。

「足球是我的生命,」他曾這麼告訴其中一名好友Luea-Boon Junta。

聯合國難民署(UNHCR)數據顯示,至少有44萬無國籍人士居住在泰國,其中許多人是緬甸多年民族衝突的受害者。人權組織表示,在總人口約7000萬人口的泰國,無國籍人士可能高達300萬,而泰國政府仍拒絕認可聯合國為難民提供保障的公約。根據海峽時報報導,泰國政府承諾將在2024年登記所有生活在泰國的無國籍人士,但在此之前,像Adul這樣的人將繼續困在法律邊緣。

由於法律保障少之又少,泰國的無證勞工可能會受人口販子或不道德的雇主所擺佈。但野豬隊是無國籍孩童和泰國邊境孩子們的天堂。每逢週末,球隊經常到附近的叢林進行戶外遠足。

事發期間,Tham Luang洞穴外有一個標誌警告,「季風暴雨會在幾個小時內讓叢林內部的通道變成急流」。但男孩們之前也曾探索這些洞穴,因此6月23日的降雨預報未能阻止該隊進行探險,「他們正處在一個想要探索和學習新事物的年齡,去洞穴是很自然的事,」未加入本次探險的團隊的總教練Nopparat Khanthawong說。

紐約時報:救援行動凝聚泰人情緒,軍方、王室形象因而加分

在經歷了四年軍事統治、城鄉差距日益擴大後,「野豬隊救援成功」是近來泰國少數舉國歡慶的事件。然而,野豬隊所在的小鎮「Mae Sai」不太可能讓泰國人自豪。 Mae Sai距離泰、寮、緬邊界「金三角」不遠,當地居民有時對泰國領土及政權抱持懷疑態度。

金三角是個走私中心,也是各少數民族、民兵的避難所。數十年來,這些民兵努力向緬甸政府爭取自治權,後者經常鎮壓他們。被困的三名足球運動員及他們的教練艾卡波都是無國籍的少數民族,他們習慣於「今天穿越邊境到緬甸,第二天再返回泰國參加一場足球賽」的生活。

紐約時報報導,他們的存在削弱了泰國的民族意識。在泰國,民族意識是由軍事、君主和佛教三方共同建構而成。

打從2014年的軍事政變後,泰軍面臨了數年的聲譽下降,他們一再推遲選舉並延長統治。這次,他們得到了一個提升形象的機會。「軍方的形象將在這次任務中加分,」長期呼籲泰國應恢復民主的學生領袖Rangsiman Rom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