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鄙的「罐頭狩獵」:門外漢也能殺死百獸之王

可鄙的「罐頭狩獵」:門外漢也能殺死百獸之王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們不應該只為了獅子塞西爾而抱不平,而是停止所有同一命運,阻止戰利品和罐頭狩獵的無謂殺戮。我喜歡欣賞和觀察動物在自然活動,不懂狩獵者看著一隻又一隻的屍體,談何樂趣。難道有一天我們得只剩下靠標本來認識自然?

支持戰利品狩獵者常以愛好動物者要看「大局」,殺一隻能救一族群作論點。我們想像中的英雄或許有這種自我犧牲的胸襟,但動物本身有這樣的覺悟或選擇嗎?獵殺強壯的動物固然影響後代,那只挑老弱的殺呢?「如果以此標準狩獵,像人類世界的霍金、海倫・凱勒、貝多芬等人都不會存在了。」克雷格提醒。

錢能殺動物也能保育動物,但獵殺動物來滿足自己的英雄主義,靠奪取生命來證明自己的高人一等,又假裝成愛心大使,內心才是脆弱到自大又自卑。珍古德說過:「對於人類在地球保留動物,只為了從牠們的角或皮賺錢,我覺很是一個厭惡的想法。」 人們不應該只為了獅子塞西爾而抱不平,而是停止所有同一命運,阻止戰利品和罐頭狩獵的無謂殺戮。我喜歡欣賞和觀察動物在自然活動,不懂狩獵者看著一隻又一隻的屍體,談何樂趣。難道有一天我們得只剩下靠標本來認識自然?

相關書摘 ▶為何把犀牛角切掉,仍無法保護犀牛免於被盜獵?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我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育現場》,啟動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上田莉棋(Riki)

如果只因人類的貪婪而讓美麗的動物滅絕,我們有資格自詡萬物之靈嗎?

  • 全非洲每年約有三萬五千隻大象被盜獵、最近一次充公的穿山甲鱗片達十一噸,估計盜獵量達兩萬隻;
  • 每八小時就有一隻犀牛慘死於盜獵下,一年超過千隻被殺害!在八至十年內,全球所有犀牛都會絕種;
  • 南非有八種禿鷹,其中三種已達極危、兩種瀕危,有專家估計在二○二○年就會完全絕種。

亞洲第一本,親身深入非洲野生動物保育中心,帶回最前線實況。
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有一群人為了野生動物的生存,想方設法與時間賽跑、和危機對抗。
亞洲作為野生動物商品最大宗出口地區,這些驚悚的數據距離我們,其實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遙遠。

旅遊作家上田莉棋,過去曾在中南美洲的厄瓜多、哥斯大黎加野生動物保育中心擔任志工,也曾前往南非採訪犀牛盜獵問題,並持續關切各種動物議題。為了更深入了解野生動物,也希望更多人了解牠們,她前往非洲進行六個多月的志工之行,陸續在納米比亞、南非及馬拉威三國的動保中心協助。實際站在非洲大地,經歷了一連串出發前未曾預期的震撼教育,透過她的眼睛,我們得以一同看見並理解,物種滅絕的危機絕對是來自於我們人類。

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多。你曾想像過野保志工的每一天嗎?

居住在簡樸的宿舍,自己打水、靠著太陽能板提供電力。根據排班內容,有時要餵食大貓,處理完巨大的肉塊,扛上卡車,依序拜訪獵豹、花豹、獅子。有時則要陪年輕的狒狒散步,或者徹夜照顧尚未斷奶的狒狒寶寶。也時常要外出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巡視,根據地上的動物足跡跟糞便,還有檢視四處架設的偵查相機,藉此調解當地農民跟野生動物的種種衝突。被野生大象踩爛的柵欄要及時修補;跟著研究人員採集獵豹的腳印;在灌木叢中揪出盜獵者設下的鐵絲陷阱;到當地村落宣導環保跟動保的知識……比起與動物的直接接觸,更多時候是在做科學的調查,做教育,做溝通,為了動物、為了地球,多做一點都還嫌太少。

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
Photo Credit: 啟動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