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母語是荷蘭語、法語、德語的比利時球員,場上以哪種語言溝通?

母語是荷蘭語、法語、德語的比利時球員,場上以哪種語言溝通?
Photo Credit: Кирилл Венедиктов CC BY-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比利時這個國家,有人講荷蘭語、有人講法語、有人講德語,但比利時隊在場上該講什麼語言?先跟大家公布答案,在比利時隊的更衣室,他們一律說英語。但英語並非比利時母語,為何要選用這個語言?

編譯報導:陳君岱(運動視界編輯)

在比利時這個國家,有人講荷蘭語、有人講法語、有人講德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今年參加世界盃足球賽的比利時隊,在場上該講什麼語言?

先跟大家公布答案,在比利時隊的更衣室,他們一律都是說英語,以盡量避免球隊出現過多派系分離和偏愛某種語言而影響到其他語言球員的情形發生。

但英語並非比利時母語,為何要選用這個語言?早在小組賽與英格蘭交手時,比利時球員在場上都說英語的情況就讓英格蘭驚訝不已。

大部分比利時球員都講荷蘭語,因為他們大多居住在比利時北部的佛萊明區,這個地方和荷蘭南部相連,所以大部分居住在這個地區的人都會講南部的荷蘭語,這樣的語言又被稱作佛萊明語,是這裡的荷蘭語舊稱。

根據資料顯示,比利時西部的科特賴克至東部的奧伊彭以北,可以用一條語言分界線把比利時分為兩半,以北是荷蘭語區,以南為法語區。所以比利時陣中球員也有人講法語,更有少部分的人是講德語。

多元文化是比利時陣中的常見情景,例如隸屬於英超聯賽曼城隊的Kevin De Bruyne就來自佛萊明區並講荷蘭語,而在英超車路士的比利時隊長Eden Hazard則是講法語。

過去有些語言隔閡的問題就出現在比利時陣中過,例如2014年某場比賽的記者會,後衛Thomas Vermaelen和中場Axel Witsel就各自用荷蘭語和法語來回答問題。要訪問他們,得準備多種語言才有辦法。

在很多國家,也許都是一兩種的主流語言來溝通,同時有這麼多不同語言可能是很奇怪的事情。但在比利時,這些情況再正常不過,不論是政黨、學校、報紙、雜誌等,一切都是以語言來劃分。況且在比利時也有很多移民,這些人既不會說荷蘭語也不會說法語,如果用英語來溝通就可以有更好的整合效果。

事實上,在比利時隊中有這麼多不同語言的球員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可以讓大家更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其中語言能力最卓越的當數「小魔獸」Romelu Lukaku,他會講荷蘭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和斯瓦希里語,而比利時後衛Vincent Kompany則會講五種語言。當然,球隊中也有部分球員只會講一種語言,有些球員甚至不會講荷蘭語。

RTS1UAXQ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雖然球隊中也有人的英語能力不是很好,例如Marouane Fellaini就曾被說是英語最爛球員,但是使用英語在球隊中溝通依然被視為是比較「中立」的選擇,不會被認為是偏向荷蘭語或是偏向法語而造成嚴重的種族對立。

除了比利時之外,瑞士也是多種語言融合的國家,在今年的瑞士隊中,就有會講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與羅曼什語的球員。

曾在1993年至2001年效力瑞士國家隊的Ramon Vega就說道:「過去有陣子,瑞士隊中也存在語言隔閡的問題,很自然的,講法語的人會跟講法語的人混在一起、講德語的會跟講德語的人混在一起,這是很正常的,不過後來隨著觀念的進步,大家都能認同彼此,會用對方熟悉的語言去溝通,總教練Roy Hodgson也會用不同語言跟大家溝通。」

不過巴塞隆拿龐培法布拉大學的民族主義專家Klaus-Jurgen Nagel就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瑞士的不同語區都接受瑞士是個多元國家的概念,但在比利時的國家敘述並不是那麼清楚,許多居住在佛萊明區的人對於佛萊明的認同感更勝過對於比利時的認同感。

英語對比利時來說並非母語,跟民族認同還有語言分歧沒有關係,這樣的語言更能整合比利時國家隊。雖然今年世界盃無緣在冠軍賽看到這支多語系國家隊的登場,但相信在未來持續整合後,這支新世代的歐洲紅魔更能持續邁向勝利。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World Cup 2018: How do Belgian footballers speak to each other?

本文經運動視界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