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火中長大的克羅埃西亞遇上「移民之子」組成的法國隊,你還看到什麼?

在戰火中長大的克羅埃西亞遇上「移民之子」組成的法國隊,你還看到什麼?
Pho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沒有塞爾維亞軍隊騷擾時,莫德里奇會在街上踢足球,從小照顧他的祖父被武裝分子殺害,房子被奪走,踢足球就是他應對這些傷痛的方式。

2018世界盃足球賽即將進入尾聲,15日將舉行總決賽,將由法國與克羅埃西亞一決高下,這是法國睽違20年再次進入總決賽,也是有「格子軍團」之稱的克羅埃西亞有史以來最接近冠軍獎盃的一次。但是在兩支球隊隊員的身上,你又看到了什麼?

《聯合新聞網》報導,克羅埃西亞驚險闖入會內賽,以3:0擊敗阿根廷晉級,然後又再創下連踢三場延長賽都拿下勝利的紀錄,除了堅強實力外,在球場上始終不放棄的精神和拼勁,可能來自於其國家歷史造就的民族性。

克羅埃西亞的足球始終與政治離不開關係。1992年自家球迷在主場高舉的政治性標語,讓他們世足的初登場晚了四年,但這不影響他們創造奇蹟。1998年這支來自巴爾幹半島的世足新同學,首次參戰便一鳴驚人,一路過關斬將殺入4強,雖在半決賽不敵當屆冠軍地主法國隊,依舊勇奪季軍,讓世人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在戰火中長大的克羅埃西亞球員們

身處「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獨立戰爭一直都是克羅埃西亞人不願去提起的傷疤,但歷史始終擺在那裡,成為他們成長故事裡的一段回憶。包括隊長莫德里奇、中衛洛夫倫等這些超過29歲的資深球員,童年都曾在槍林彈雨中渡過,對於戰爭難民的他們來說,能代表國家出賽是多麼奢求的渴望。

《東森新聞》報導,現年32歲的莫德里奇(Luka Modrić),身高僅有172公分,目前是西甲豪門皇家馬德里的當家中場,年收入達千萬英鎊,約為台幣4億多。莫德里奇去年還成為歐洲足聯UEFA選出的最佳中場球員。《ETtoday》報導,1985年出生的莫德里奇,在童年時期正逢克羅埃西亞爆發獨立戰爭。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莫德里奇的祖父不幸遇難,而莫德里奇6歲時就跟隨家人在難民營中生活。

《BBC》報導,莫德里奇回憶,「我當時只有6歲,那真的是非常艱難的日子。我記得非常清楚,但是我不願意去多想它,」莫德里奇在2008年曾經這樣說過,他很少提及那場戰爭。

「那場戰爭令我更強大。我不想永遠都背負著它,但是我同樣不想忘記它。」

只要沒有塞爾維亞軍隊騷擾的時候,莫德里奇會在克羅埃西亞港口城市扎達爾的街道上踢一隻破爛的足球。從小照顧他的祖父被塞爾維亞武裝分子殺害,房子被奪走,踢足球就是他應對這些傷痛的方式。像他這樣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不要離他們躲藏的掩護區太遠,否則附近的詭雷就會把他炸成碎片。

而另一位瑞士裔克羅埃西亞人的拉基蒂奇(Ivan Rakitić ),雖然出生在瑞士,但童年卻也用不同方式參與這段歷史。

Real Madrid Taiwan皇家馬德里台灣球迷團翻譯了一段他在球員論壇(The Players' Tribune)的自述,談起他的成長經歷和他熱愛足球的父親,他父親小時候曾送給他和哥哥克羅埃西亞球衣,讓他感覺自己「也是國家的一部分」,甚至連續穿著那球衣好幾天都不願意脫下來,而在青少年時期曾效力瑞士隊的他,最終選擇在這次代表克羅埃西亞出賽,完成他小時候披上「格子戰袍」的夢想。

《BBC》報導,另外目前效力英超利物浦的後衛洛夫倫(Dejan Lovren)也有著同樣的記憶,他一家人在戰爭中失去家園,逃亡到德國。然而他們沒能成功申請避難,不得不在1990年代末回到克羅埃西亞,那個時候洛夫倫的母語已經不怎麼好了,在課業上也因而遇到很大的困難。

洛夫倫說,「當我看到今天的敘利亞和其他國家的難民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必須給這些人一個機會。他們不想捲入其他人發起的戰爭,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離。」

不只克羅埃西亞,法國隊也有許多「移民之子」

《風傳媒》報導,克羅埃西亞隊有15%成員是在外國出生,而法國隊23人中,就有17人是移民第2代,像是法國的法國隊前鋒姆巴佩(Kylian Mbappé),後衛烏迪迪(Samuel Umtiti),中場馬圖伊迪(Blaise Matuidi),後衛瓦蘭(Raphaël Varane)等,他們雖然大多在法國長大,但其父母都來自非洲國家,這也讓法國隊被稱為「非洲隊」。

《TVBS》報導,二戰後的法國,當時為了從百廢待舉中重建,當局從東歐、南歐、北非各地引入大量移民,注入勞動力。在那個時期,法國引進的移民人數高達270萬人,比其他歐洲國家都還要多,之後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法國經濟快速增長、勞工短缺,引領另一波移民潮,有更多移民從法國位於非洲的殖民地與喀麥隆湧入。

《中央社》報導,法國隊中至少有12名選手具非洲血統,分別和9個不同的非洲國家有血緣關係,不過這樣的事實對支持法國隊的球迷來說,不是什麼會特別去關注的議題,「除了少數人以外,我們對這些人(指移民)都抱持熱誠的歡迎,而他們(指移民)正反映了法國的價值」。

不過當移民後代在球場上大放異彩,上月29日召開的歐盟高峰會中,歐盟各國領導人對爭論已久的「移民問題」達成共識,將在環地中海地帶設置用來區分「真」、「假」難民的移民中心。

在將近10小時的馬拉松會議之後,歐盟28個會員國同意,在會員國「自願」的前提下,於國內設立「移民處理中心」,區分哪些是真正需要庇護的難民,哪些是出自經濟因素而想移民赴歐,如果不是真正的「庇護尋求者」,他們的申請將被「退回」。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