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目私釀小米酒遭警方查扣,導致原住民祭典「無酒可祭祖」

頭目私釀小米酒遭警方查扣,導致原住民祭典「無酒可祭祖」
Photo Credit:張恩滿臉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族人表示其實許多人都自釀小米酒,「有人問自然會賣,但主要是自用為主」。包顏華說,由於自己是頭目,職責之一就是釀酒供收穫感恩祭,「頭目沒有酒,是很丟臉的事」

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森永部落,原本將於今(14)日舉辦「小米收穫祭」,卡加日坂家族頭目包顏華,也準備在小米收穫祭中以自己釀的小米酒祭祖,並與與族人分享,卻遭台東縣政府會同大武警分局以賣私酒為由查扣,引發族人不滿,到大武警分局前集結,揚言「要把祭典的酒拿回來。」最後仍未如願。

藝術家張恩滿在臉書上揭露此事,並批評這種作為是「文化強暴」並說明,在排灣族的傳統中,每年度最重要的 masuvaqu( 小米祭,看地區或稱Kazeliu或masarut),族人感謝天地祖靈護佑小米收成,也祈望來年順利,其中有kisatja(納貢或賦稅)儀式,而mamazangiljan不是將這些貢品稅糧據為己有,而是pusatja重新分配出去。

《聯合新聞網》報導,排灣族拉勞蘭部落牧師戴明雄表示,排灣族小米收穫季,都在每年的七月、八月舉行,也就是在小米採收後,為感謝祖靈的庇祐,家家都會釀製採收的小米,經過發酵,約至七天的時間就能飲用。但依循傳統必需在小米收穫季活動拿出來,由部落頭目或祭師,藉由儀式先行敬天、敬地、敬祖靈後,才由部落族人飲用。

戴明雄認為,祭典中以酒祭祖是重點,沒了小米酒,什麼都不對了。他說,頭目用自己的能力釀酒來照顧部落族人及接待貴賓,相關單位卻用引誘的方式來詢問頭目一瓶多少錢,頭目很單純說價值兩百元,這是誘騙頭目進入陷阱。

忿忿不平的部落族人說,「太過分了!把我們的酒全部扣押!小米收穫季怎麼辦?」,小米酒是祭儀中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物品,絕對不可能找其他酒替代,不然就四不像,更無法向祖靈交代;縣府此舉嚴重侵害原住民族的文化與主權。

「原住民青年陣線」也號召群眾一起到警察局聲援,並強調扣押的酒並未超過私釀自用之標準上限100公升,行政單位刻意於祭典前夕如此大動作違法搜索和扣押,是國家公權力對於原住民族文化與主權的嚴重侵害。

《蘋果日報》報導,在聯合查緝人員離去前,族人詢問:「酒會放在哪裡?」,其中有人回:「全部送往分局查扣」,族人也只想著「小米收獲祭還是要辦」所以前往大武分局前想把酒拿回,然而警方則表示,他們沒辦法處理,直到傍晚縣府相關單位才派員前往協調,卻也只帶著資料,沒有酒。頭目包顏華說:「沒帶酒回來,祭典怎麼舉辦?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酒要回來」。

有其他部落族人表示,其實許多人都自釀小米酒,「有人問,也自然會賣,但主要是自用為主」。包顏華說,由於自己是頭目,職責之一就是要釀酒供收穫感恩祭分送族人,「頭目沒有酒,是很丟臉的事!」,名為「小米收穫祭」,當然也不會用其他酒代替,而且這時大家都要用酒「自己用都不夠了,誰會調貨?看來乾脆別辦或延期」。

族人強調,喝酒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因為要以酒祭祖才嚴重,「這絕對是有史以來第1次因公部門把酒查光,造成祭典無法舉辦的首例」。

公部門:有人檢舉才去查,並非刻意

《自由時報》報導,財經處菸酒管理科則說明,接獲財政部交辦民眾檢舉資料,指達包顏華頭目在網路公開販售私釀的小米露及洛神酒,已觸犯《菸酒管理法》相關規定。

由於接到公文需馬上處理,縣府才會同大武警分局至鄉內某健康坊,到場才知道部落小米收穫祭舉辦在即,徵求頭目同意後,進入屋內發現5箱共58瓶小米酒,頭目當場坦承每瓶200元價格在網路販售,於是將證物查扣帶回,並非在慶典前刻意搜查。

財經處提醒,販售酒品必須向財政部申請許可執照,自行產製的酒品僅供自用,就算未達100公升,販售就違法,而網路上禁止以無法辨識購買者,或受讓者年齡方式販售酒品。

《ETtoday》報導,目前包頭目已聯絡牧師和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則解釋,「私釀酒類不得有販賣、陳列甚至是運輸的情事,只要違反以上規定就是違法,但也不用太緊張,如果產製私酒,僅供個人使用,且數量低於100公升,依財政部函釋,並無不法,但如數量高於100公升或對外販售,就會觸犯《菸酒管理法》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但包顏華遭到扣查的小米酒容量未達限制,且也未販售。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