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齡產婦人工生殖一年暴增4千人次,為了「取卵」受盡多少「皮肉之苦」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台一年有超過3萬人次女性靠試管嬰兒求子,除了所費不貲,取個卵還得挨上近20針,經常打到肚子滿是瘀青、飽受皮肉之苦,卻不見得一次就能懷孕。
(中央社)
國健署日前公布最新報告指出,105年全台有3.4萬人次不孕女性以人工生殖方式求子,年過35歲就占了68%,比前一年暴增4200多人次,以45至49歲增幅最多。不過,男性取精子容易,女性要取卵子可就麻煩了。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民國96年至106年,台灣女性生第一胎的年齡從29.53歲攀升至30.8歲;而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的高齡產婦,則是從7.8%增至21.3%,創下史上新高,顯示高齡生子情形愈來愈普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公布105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全台共有3萬4486人次進行人工生殖,多達99.4%為試管嬰兒,成功讓9670人次懷孕,其中7132人順利生下8988個寶寶,比前一年多了734個寶寶。
報告指出,不孕原因前3名為「多重因素」32%最多、「卵巢因素」28%居次,第三名則為「男性因素」13.6%。
在3萬多名不孕女性中,年過35歲進行人工生殖的高齡孕婦多達2萬3575人次、占68.4%,相較104年的1萬9283人次,增幅逾22%。細看年齡分部如下:
- 35至39歲女性從1萬437人次增加至1萬3921人次,增幅約33%;
- 40至44歲從5925人次增至7836人次、增32.2%;
- 45至49歲從1040人次增至1667人次、增60.2%;
- 50歲以上從100人次增至151人次、增51%。
不過,愈晚生、胎兒活產率明顯愈低。調查顯示,活產率以24歲約37%最高,直到30歲還有約30%,不過,到了34歲僅剩約27%,此後將持續下降,38歲活產率將跌破20%,年過40歲僅剩10%,甚至更低。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北榮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新揚受訪時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有別過去觀念認為不孕是女性問題,近年男性的不孕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
男性不孕問題百百種,先天、後天都有影響,李新揚說,先天問題包括輸精管阻塞使精蟲排不出來、先天沒有輸精管、腦下垂體分泌異常等;後天則包括睪丸溫度太高,例如廚師、愛泡溫泉者,還有環境汙染、吃到太多塑化劑等,也可能抑制造精功能。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武國璋也指出,近年有國外研究顯示,菸與酒、咖啡因過度攝取、肥胖、壓力、工作型態都是導致不孕的危險因子,因此除了遠離菸酒外,每天咖啡因攝取別超過2500毫克,也應避免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5或低於19,增加不孕風險。
不孕女性求子路艱辛,為取卵受盡皮肉之苦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中,全台一年約有3.4萬人次的不孕女性進行人工生殖,光是試管嬰兒就占了99.4%,而且人工生殖生下的寶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很多人好奇,到底試管嬰兒是怎麼「做」出來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科主任李新揚表示,試管嬰兒就是由胚胎師挑選比較優質的精子、卵子,在體外進行受精後,再將胚胎植回母體內,不過,男性取精子容易,女性要取卵子可就麻煩了。
李新揚說,根據傳統方法,女性要取卵得靠排卵針,從打第一針到取卵約10天,每天都得打排卵針,為了避免卵子提早排掉還要打約4到5針的拮抗劑,取個卵得挨上10到20針,還要回診2到4次。
為了讓不孕女性少受點苦,李新揚將現有方法進行改良,以口服黃體素搭配長效型排卵針,整個療程只要打3到5針,就能取到和過去一樣多的卵子,而且打針到取卵間只需回診一次,受精後將胚胎冷凍起來,等待適當時機再植回母體。
「冷凍胚胎」聽起來嚇人,卻能提升媽媽的懷孕率和寶寶活產率,已成為近年趨勢。
李新揚表示,女性取卵過後,體內荷爾蒙會飆高,恐讓子宮內膜提早成熟,若在這時植入新鮮胚胎,可能難以和寶寶發育同步,提高著床難度;不過,若是先把胚胎冷凍起來,等到子宮內膜汰舊換新以後再植入,就能增加著床機會。
國健署報告顯示,105年植入的新鮮胚胎共有約9571個、懷孕率38.2%、活產率27.4%,冷凍胚胎共約1萬917個、懷孕率46.4%、活產率34.5%。
李新揚指出,新的促進排卵取卵方式不僅可讓女性在求子之路上少挨幾針,還能省下近萬元的針劑費用,研究成果今年3月已刊登在國際期刊「生殖生物學及內分泌學」(endocrinology)。
李新揚也提醒,若是夫妻一年內都有規律性生活且沒有避孕,就算是不孕,建議夫妻一起到生殖中心做檢查,確認是否有先天的問題趕緊治療,醫師也能協助抽血預測排卵日期,如果還是懷不上寶寶,就應考慮做試管嬰兒,最好在35歲前順利懷孕。
不孕險遭婆婆休妻,她靠試管嬰兒挽回婚姻
一名32歲少婦婚後生不出孩子,面臨被休妻命運,這種看似鄉土劇的情節,在台灣真實上演,所幸該少婦就醫發現卵巢早衰,靠著試管嬰兒成功懷上寶寶,挽回婚姻。
收治患者的人工生殖專家、開業婦產科醫師李茂盛受訪時表示,該名少婦多年來月經規律,不解為何就是懷不上寶寶,直到就醫檢測發現濾泡刺激激素(FSH)高達20,比一般人低於10的數值高出許多,卵巢已經衰老。
為了懷上寶寶,該少婦早已試遍各種方法,平時又承受婆婆施加的巨大壓力,甚至威脅若一年內懷不了孕,就要「休了她」,因此她一聽到自己卵巢早衰,當場嚇哭。
李茂盛指出,正常女性每次取卵約可取出10到15顆,再挑選出優質的做試管嬰兒,但該名少婦因卵巢早衰,用盡方法僅取到2顆卵子,而且還是步入更年期的卵子,所幸靠著「紡錘體定位」技術成功受精,最後順利生下寶寶。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