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調漲油價近4成引起暴動,總理請辭了但人民「還不滿意」

海地調漲油價近4成引起暴動,總理請辭了但人民「還不滿意」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貧困的加勒比海國家海地上週宣布,計畫調漲主要燃油價格,包括汽油調漲38%、柴油漲47%以及煤油漲51%。這個政策目前已經喊卡。

(中央社)
繼如今已喊卡的調漲油價計畫引發致命暴力示威抗議和劫掠後,處境艱困的海地總理拉楓丹(Jack Guy Lafontant)今(15)日請辭獲准。海地是台灣邦交國之一,外交部對此表示,總理請辭不會影響台海邦誼。

貧困的加勒比海國家海地上週(6日)宣布,計畫調漲主要燃油價格,包括汽油調漲38%、柴油漲47%以及煤油漲51%。政府這項宣布引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憤怒民眾在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和其他城市,利用焚燒輪胎和其他路障封鎖主要道路。

數十間商店遭到劫掠和縱火焚燒,暴民也縱火焚燒車輛,至少有4人喪命。海地政府迅速改弦更張,宣布取消調漲油價計畫。

海地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推文說,他今晚將在「海地國家電視台」向全國發表演說。

2017年2月上任的拉楓丹,甚至在引發暴力示威抗議前,就已經飽受批評。數以百計示威者今天在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遊行,除了要求拉楓丹辭職,也呼籲摩依士下台。

示威者皮耶(Fleurette Pierre)說:「這不只是更換總理的問題而已,日復一日,人們飽受更多苦難、失業、不安全和飢餓所苦。」

在極度貧窮的海地,大約60%人民一天工資不到2美元,無論在哪一方面,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價格調漲,都令他們極為敏感。海地上週宣布,計畫調漲主要燃油價格,包括汽油調漲38%、柴油漲47%以及煤油漲51%。

海地政府今年2月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簽署協議,致力進行經濟和結構改革,以促進成長。而「提高物價」是海地和國際貨幣基金達成協議的一部份,協議要求海地採取一系列的緊縮措施,目的在增加政府收入並強化國家經濟。

根據這項今年2月達成的協議,海地必須結束石油產品的補貼政策。這是造成海地政府預算赤字的主因。但補貼卻是幫助海地人民能夠買得起能源的做法。海地人民大部份生活在赤貧中,失業問題嚴重,過去3年通貨膨脹率超過13%。

更何況海地仍在致力於從2016年10月颶風馬修(Hurricane Matthew)風災中復原;而2010年導致超過20萬人喪生的地震,至今仍有近4萬人仍住在臨時的組合帳篷中。另外,已經持續一年的霍亂疫情,已導致數千人喪生。

拉楓丹在海地國會眾議院表示,「我已向海地共和國總統遞交辭呈」,且總統已「接受我的辭職」。醫師出身的拉楓丹2017年3月出任總理,力求促進農業生產、改善基礎設施並擴大獲得潔淨水的管道。

RTX6BB7C
Photo Credit: Haitian Prime minister Jack Guy Lafontant|Reuters/達志影像

這波動盪已導致大使館關閉,多家航空也取消飛往海地的班機。為了平息示威,拉楓丹宣布暫時取消相關政策,但仍無法澆熄眾怒。「邁阿密前鋒報」(Miami Herald)報導,拉楓丹政府今天面臨不信任投票。

政府宣布調漲油價,引發群眾走上街頭示威後,來自佛羅里達州、田納西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傳教團體16日前都被困在海地,動彈不得。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捷藍航空公司(JetBlue)和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上週也因大規模示威取消飛往海地的航班。其中一個團體說,燃燒的路障使他們無法接近位於太子港的機場。

南卡羅來納州翠萍聯合衛理公會(Chapin United Methodist Church)傳道士佛勞爾斯(Jody Flowers)和13名成員被困在海地,16日才能返國。儘管發生暴力衝突,佛勞爾斯仍對抗議群眾表達同情。

他說:「想想有些海地人一週只能賺到5美元,而政府打算調漲油價,漲幅高達38%,單單這件事就會引發動盪。」「我們為那些人感到心碎,我們的團體也對自身擁有許多愛和希望,且渴望儘可能幫助他們感到欣慰 。」

海地共和國是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國。全境位於加勒比海第二大島伊斯帕尼奧拉島的西半部,東與多明尼加共和國接壤。海地人的原生種族為阿拉瓦克人,自西班牙入侵後原住民急速減少到已經滅絕,殖民主為了補充勞力並自非洲引進大量黑奴,海地從此變成黑人國家,開展農業經濟。海地為世上第一個非裔黑人主導,奴隸起義建國的國家,和加勒比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地區。海地也是美洲唯一以黑人為主體民族(95%以上)的共和國。

外交部:不影響雙邊邦誼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告訴中央社記者,海地政府日前宣布自7日起,調高油價及公共交通費率,以及海地民眾普遍支持的巴西足球隊在世足賽中遭淘汰等因素,造成民眾情緒浮動與不滿。

他說,海地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於事發後,當機立斷宣布取消調價措施,近日來海地政局與社會秩序已逐步恢復平靜,但因反對勢力藉機要求高層為這項決策負責,拉楓丹為負起政治責任而自動請辭。

李憲章表示,政府樂見海地社會秩序恢復正常;旅居海地的台灣人目前安全無虞,駐海地大使館自6日以來,持續與旅居海地的台灣人保持聯繫,提醒注意人身安全。「外交部與駐海地大使館仍將持續關注相關發展」。

關於拉楓丹請辭是否影響台海雙邊邦誼,李憲章說,海地總理是由總統摩依士任命並組閣,摩依士為實際國家領導人,總理請辭不會影響台海邦誼。

李憲章指出,台灣、海地兩國建交已逾60年,多年來雙方在基礎建設、農業、教育、公衛醫療等領域合作密切,「實質關係持續深化」。

同時,他說,摩依士於5月28日至6月1日率團訪台後,外交部進一步規劃更多有助海地民眾福祉、社經發展的合作計畫,以進一步深化台灣與海地雙邊關係。

海地總統摩依士正面臨國內外而來、越來越大的壓力。財政赤字的海地,目前正等著9月獲得來自美洲開發銀行、歐盟和世界銀行9600萬美元的金援。與此同時,摩依士需要經費來進行他的「改變列車」計畫,但同時也面對來自勞工的壓力,要求提升工資、並且滿足其他的社會福利。今年5月,台灣已經同意向海地貸款約1.5億美元(超過新台幣45億),用於電力化。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