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2/05/23 |
從「每日一自拍」NFT到「邊玩邊賺」GameFi,東南亞幣圈有什麼特殊優勢?
區塊鏈是很棒的技術,NFT與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確實在創新商業模式上大有可為,但真正投入技術與開發者少,跟風與投機者眾,雖然區塊鏈專案在東南亞的發展項目為數眾多,但在泡沫之外,能真正帶領世界邁向Web 3.0的又有幾個呢?
發表文章數:75
台北出生,倫敦求學,曾於曼谷工作,在聯合國擔任國際公務員,
一位在金邊創業的朋友淡淡表示「我們要的是安定與繁榮,誰能提供穩定的生活,我就支持誰...對於貪腐問題,其他人不見得會比CPP更好,而以柬埔寨現在的落後和脆弱的社會體系,確實需要像洪森這樣的強人領導,否則,國家很容易再次動亂,或遭致境外勢力的欺侮...」
區塊鏈是很棒的技術,NFT與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確實在創新商業模式上大有可為,但真正投入技術與開發者少,跟風與投機者眾,雖然區塊鏈專案在東南亞的發展項目為數眾多,但在泡沫之外,能真正帶領世界邁向Web 3.0的又有幾個呢?
最近兩年包括薩爾瓦多、中非共和國、墨西哥等國家,陸續實施或規劃將比特幣作為法幣,但也遭逢不同程度的阻力。用比特幣當作法幣究竟會產生什麼問題?對這些「小國」來說是機會還是風險呢?
要知道,泰國皇室的權威,在當今所有奉行君主立憲的國家裡,可是無與倫比地高,想當年先皇拉瑪九世在世時,那種萬民景仰,家家戶戶與商家都必定掛上國王肖像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如今是發生什麼事了?
種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碳權/碳定價方案,用目前的資訊科技與中心化伺服器完全可以做到,但就是不透明和容易被個別機構(或政府)操縱,在COP26之後全球極力想促成碳權框架。任何天馬行空的概念,都可能激發接下來的人去探索和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在人類這個物種的DNA裡,我相信有一股力量讓我們對「真」與「假」執著——我們可以用虛擬工具輔助真實的世界,但你要說虛擬可以取代現實,人人以後都「只」生活在元宇宙之中,還真有點違反人性。
確實,NFT或區塊鏈並不會是達成碳中和,拯救貧窮或提升平權的最終解決方案,但區塊鏈及其衍伸應用的確可以作為工具,在募資與資產管理、紀錄為透明、落實分散式民主等,哪怕段期內還看不出太大的區別,但假以時日,某些成效勢必會隨時間發酵而茁壯。
對比NGO與慈善每年能獲得的捐款,「社會影響力債券」理論上可以面對更大的資本市場與資金量體,若能說服哪怕是1%的傳統投資人,願意開始把社會影響力項目和社會企業等納入投資組合之中,在賺取合理利潤的同時,同時也解決社會與環境的問題。
無論是發行社會債券,或是以金融創新方式投注在可負擔式住宅的興建,在歐亞非和美國都有類似的案例,在落實居住正義的同時,還能達到一定的自償能力,讓社會住宅可以真正達到永續經營。
「勞動合作社」聽起來很像共產時代的東西,但他偏偏是符合資本主義運作的遊戲規則——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勞動的所有者和受益者,讓剩餘價值不會被剝削,並透過「合作社」的模式,進一步將民主決策的機制,巧妙的應用在市場經濟之中。
靠軍事力量上台的帕拉育總理,對於今年4月至今增加了超過140萬例的情況,居然在9月16日,透過總理辦公室對媒體表示「控制得宜,我很滿意」,這話聽在一般大眾耳中,不知做何滋味。
我認為人類語言中,至少有兩個要素是動物沒有的,或就算有,但並未大規模,頻繁且熟練的使用於個體之間:謊言與未來式。從古代祭司求雨,到現在雞湯文的「努力就會成功」,都能見到類似的概念。
政府若光以GDP作為終極目標,很容易忽略了「值」而僅顧到「量」。例如製造大量的污染反而會增加整體的GDP,因為會需要去清潔,打掃,乃至清運,如果你僅追求數字,那都被計入了年度的GDP裡面。
仰光證券交易所成立於2015年,如同柬埔寨一樣,緬甸並沒有實力獨自創建資本交易市場,於是便透過日本大和證券集團本社以及日本交易所集團與緬甸經濟銀行共同創立的,至今只有六家公司掛牌。
越南的資本市場,比起周遭鄰國,算是較早開始佈局規劃,截至2019年,已有745家上市企業,總市值約195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