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銀享全球

發表文章數:81

個人簡介

銀享全球是一家為銀髮相關組織和企業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的社會企業。銀享全球的創立理念來自兩個概念:「活躍老化」和「在地安老」,為了落實這兩個概念以因應全球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我們希望創造國際化平台,以工具加速知識的分享,鼓勵並協助台灣銀髮健康照護產業業者提供更好的安老養老服務,協助打造台灣成為亞太區銀髮創新的基地。

最新文章

2022/09/18 | 銀享全球

日本劇團OiBokkeShi的藝術處方籤:讓失智長者「扮演」過去的自己

OibokkeShi日文原意為「老、痴、死」,2014年在岡山縣Wake Town成立,以演員兼照服員菅原直樹為核心,搭配96歲的岡田忠雄,以「劇場」的獨特視角探討超高齡社會問題,受到各領域的關注。

2022/01/14 | 銀享全球

從「整合照護」到「社區共生」,彰化大有社區以「長者為師」串起不同世代之間的連結

當社區的人們開始因為一些人、事、物產生連結、互相認識甚至產生信任感,就會成為共生社區開展的第一步。而當不同世代、不同群體間開始對一個核心價值產生認同感,就會成為驅動社區居民的關鍵。

2022/01/13 | 銀享全球

共生社區:台南Oh Old!團隊如何借力使力,以「鄰里關係」連結店家與長輩?

不同世代間,則是在「一起好生活」的目標下,長輩拿出壓箱寶及寶貴經驗、年輕人打造舞台,讓每次相處間的化學反應自然發生,那就是最珍貴的日常。

2022/01/11 | 銀享全球

日本宅老所石井家:回到舊日本時代的美好,找回被遺忘的鄰里關係

面對有長輩在宅老所過世時,石井家不會刻意隔開孩子們,而是讓他們可以直接觸摸亡者的臉、身體,藉由這樣的過程,使孩子們認識、體會,生命的逝去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部分。

2021/01/13 | 銀享全球

「萬秀洗衣店」推手張瑞夫:不是在經營網紅,而是希望提供阿公阿嬤多樣化的生活經驗

望著帶給他所有靈感的阿公阿嬤的照片,張瑞夫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創造『共感』,常常和親人在做一件事時,我們總會希望對方改變。但與長輩相處應該是,與他們一起做一件讓雙方都有感覺的事情,過程中彼此會產生共鳴,這樣的陪伴才有意義。」

2021/01/05 | 銀享全球

專訪「菜一起」團隊(下):讓青銀世代相互連結,互助才是共生的起點

透過兩個女孩的送菜,開展成了現在透過蔬菜買賣來進行社區關懷、食農教育及青銀共生,未來還會進化成什麼,所有的期待跟想像對於充滿彈性與探索能力的菜一起來說都是可能實現的夢想,甚至成為一個在共生關係中成熟的青年團隊也不無可能。

2021/01/05 | 銀享全球

專訪「菜一起」團隊(上):透過蔬菜牽起不同世代,讓生活在嘉義的人們不再陌生

​尚在變動、成長中的菜一起就像是一張白紙,充滿著各種彈性與可能性,卻也容易受到各式色彩的沾染,固然也可以說菜一起現在像是一株蔓藤,毫無設限的向周圍攀藤、擴張,但它終究必須面臨定位上的問題。

2020/11/09 | 銀享全球

新北市失智友善論壇側寫(下):記者周傳久對「失智友善」的三大著眼點與省思

社會對失智症者能夠容錯是一個指標,更進一步則是思考如何讓失智症者產生生產力。依據荷蘭的老年人護理趨勢分析,周傳久認為如何將廣大的高齡者轉化出生產力尤其重要。

2020/11/09 | 銀享全球

新北市失智友善論壇側寫(上):開放參與醫療共照網、消弭資源落差,「失智友善555」達標

硬體而言,新北市配合中央佈建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透過在地組織的經營,發展出提供失智症者專業服務的活動空間,以多元化的活動刺激及照顧者支持課程,讓失智症家庭不會再受限於家中,獨自奮鬥。

2020/11/06 | 銀享全球

專訪樂活健腦巴士團隊:巴士只是載體,在新北偏鄉播下失智友善的種子

在今年樂活健腦巴士巡迴的旅途中,也將加入愛迪樂團隊內部的個案管理夥伴,更有效的了解長輩經過篩檢後轉介及媒合到正式資源的狀況,就算未來巴士不會再巡迴到一樣的場域,但仍舊能夠給予失智者對應的支持。

2020/11/04 | 銀享全球

專訪萬華老人日照中心主任:推動AD-8量表測試,成立劇團、走入社區宣導失智友善

「要創造機會讓他們與民眾互動,減少社區隔離、增加互動友善。失智症雖然是從疾病出發,但是我們不要只看病理,而要從全人的生活模式著眼,找到他們的光譜、有能力的地方,延續原有的能力。」蘭因主任這麼認為著。

2020/10/18 | 銀享全球

「輪島Kabulet」計畫總舵手村岡裕:讓機構更像家,照顧更像生活,將共生社區推到新高度

從照顧身心障礙兒童開始的佛子園,現在以推動「大雜燴型」的共生社區備受矚目,經營觸角變得多元且廣泛,不同的對象共同生活在社區中,彼此互相扶持,「但其實佛子園在做的事並不是特別的事,這在過去的社會中都有,我們只是把這些重現而已。」

2020/10/12 | 銀享全球

日本共生社區經典「佛子園」,如何創造充滿生活感的「大雜燴社區」?

佛子園開始把「社區共生」的理念落實在社區始於2008年的西圓寺改造計畫。佛子園接掌了這個荒廢的寺廟後,增建一個溫泉(澡堂),以此作為和社區居民溝通的橋樑,開啟了他們與社區的對話。

2020/09/17 | 銀享全球

「會上錯菜的餐廳」:國際名廚江振誠加持,台灣失智快閃餐廳歡喜開張

因為這些年少的記憶,讓江振誠談到長輩就顯得格外柔軟,可以結合自己擅長的美食和喜歡的長輩,一起來進行一場社會行動,這和他一直以來所信服的理念十分相符,「我們用食物說故事,用食物來傳達一個訊息。」

2020/08/26 | 銀享全球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創新:科技協助度過疫情,也讓師生樂在學習

人們面對全球性的劇烈變化,也並非束手無策,而是以另一種姿態再一次的成長,以下分享3個針對教育與學習上的創新案例,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2020/02/03 | 銀享全球

上勝町的一生懸命 X 荷蘭的溫柔科技革命,讓改變發生在日常的實踐

不論是強調找出價值並腳踏實地落實的橫石先生,或是重視及早犯錯並持續優化的Henk先生,都從他們的分享中傳遞了對於工作的自信與堅持(非常地閃閃發亮!)

2019/12/13 | 銀享全球

面臨高齡化但資源有限的兩難,丹麥奧胡斯市如何提升民眾的自我照護?

我們學習到的是,在健康照護政策倡議過程中,讓人民、服務提供者理解政策核心價值是對人民福祉有利,透過溝通、說服、賦權於民的策略(而非由上而下的政策指令),最終與人民站在一起,共同守護福祉健康。

2019/10/25 | 銀享全球

照服員與物理治療師組成「復能者聯盟」,讓動彈不得的臥床阿嬤能站立行走

居家照顧服務員麗娜分享:「每當物理治療師有了新的訓練目標,我都會去網路上看更多資訊,並同時自己、或請老公協助,試著做這些關節活動的動作,感受力道。因為對我來說,要先自己親身體驗過,才知道怎麼協助與鼓勵我的照顧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