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1 | 藍玉雍 寺山修司《少女詩集》書評:「一個字一個字地沾溼稿紙」,讓苦惱、悲傷化為自在的吟唱 很多人以為創作是為了擺脫陰影,得到解放,但寺山恰恰相反,透過書寫他讓陰影持續停留在自己的內心,以此來慢慢消化。詩變成不是發洩,而是化為一瞬畫面的,哀傷的挽留。透過文字去好好凝視情感,使之成為意境無限的畫面。 寺山修司 藝術家 More... 評論集 童年 我這個謎 自傳抄 詩集 絕望 鮮榨文學專欄 2021/01/15 | 藍玉雍 2020推薦書單【日本文學篇】:由輕到重,從詩歌到戰爭的五本深刻作品 2020是個動盪的年份,瀰漫全球的疫情雖然帶動了電子書產業,卻也重創了出版業。出版社儘管景氣不佳,但仍然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好書,2020年的日本文學仍舊豐富,筆者就額外再深入推薦今年五本還不錯讀的小說與詩集給大家吧。 2020年度書單 日本文學 More... 寺山修司 少女詩集 宮本輝 錦繡 泥河.螢川 戰爭 尾崎紅葉 金色夜叉 高利貸 石川達三 活著的兵士 年度書單 2020/12/27 | 藍玉雍 谷崎潤一郎《秘密》書評:對心魔的注視——〈受詛咒的劇本〉與〈一個少年的恐懼〉 隨著一段又一段深入的情節,我們不會看見什麼可怕的事物,但卻會慢慢感覺到故事中的劇情、人物正慢慢被他們所要試圖隱瞞的事物給扭緊,以一種不容易察覺的速度,於全身瀰漫可怖的氛圍。 谷崎潤一郎 秘密 More... 短篇小說 受詛咒的劇本 一個少年的恐懼 書評 日本文學 鮮榨文學專欄 2020/12/23 | 藍玉雍 帕慕克《紅髮女子》書評:從「井」的挖掘反思創作與文明,重探三代父子的糾結關係 從「井」的角度切入帕慕克的新書《紅髮女子》,是有意思的。因為書的第一部份,描寫的就是挖井人的世界。即一對挖井師傅與學徒間發生的故事,從兩人如何建立深厚、情同父子的羈絆,到如何因工作的不順,產生隔閡,最後關係破裂。 帕慕克 紅髮女子 More... 小說家 土耳其 諾貝爾文學獎 挖井人 父子關係 伊底帕斯 君王之書 父親 個體 書評 2020/11/22 | 藍玉雍 胡遷《大裂》書評:末日般的故事氛圍,疑惑創作對人尚存的意義 胡遷要寫的是一個末日的世界,而不只是一個中國的社會問題。書中的大霧還有人心中一縷縷無法排遣的煙,就像一場巨大的寂寥瀰漫整個世界,讓世界就像書中反覆強調的,變成一座沒有活力的荒原。 胡遷 大裂 More... 大象席地而坐 小說 一縷煙 漫長地閉眼 中國 自殺 張莫西去沙漠 鮮榨文學專欄 2020/11/18 | 藍玉雍 《從此以後》書評:愛情與婚姻的矛盾,漱石文學亙久不變的時代議題 在《從此以後》這本小說裡,夏目漱石並沒有回答各種婚姻與愛情的問題,但透過筆下的人物,我們可以窺見愛情以及婚姻對人產生的改變。 夏目漱石 日本文學 More... 從此以後 長井代助 三千代 純情 川端康成 愛情自由 婚姻 書評 2020/10/25 | 藍玉雍 《暗店街》書評:徘徊在法國二戰過往的回憶與虛構之書,以文字觸碰難以被述說的記憶 《暗店街》真正想談的,或許不是記憶是什麼,而是透過一個遺忘自己過往的人,在追尋身世的過程,深入人們不願再去回憶某段歷史的原因,特別那是關於法國一段痛苦的歲月、一段不堪的歷史。 暗店街 小說 More... 諾貝爾文學獎 莫迪亞諾 廣島之戀 法國 書評 鮮榨文學專欄 Patrick Modiano 2020/10/08 | 藍玉雍 海德格X《命運石之門:負荷領域的既視感》:人的本質就是人的記憶 技術一體兩面的性質,在《命運石之門》系列的動畫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表現。不論是《命運石之門》中的岡部,還是《負荷領域的既視感》中的紅莉栖,他們都是透過斯蒂格勒說的「記憶外置化」來回想起曾經經歷過的經驗。 海德格 存在與時間 More... 命運石之門 存在 世界線 紅莉栖 技術與時間 記憶 2020/10/04 | 藍玉雍 梶井基次郎《檸檬》讀後感:我們需要一顆檸檬,重新拯救對貧乏生活的想像 因為在我看來,梶井基次郎在〈檸檬〉想講的並不是追求小確幸的心態。而是想要透過一種若有似無的小確幸,去反映人在面對內在深層的空虛和寂寞時,所展現的瀟灑。而這種瀟灑,將使作家們繼續毅然地追求自己的生活理念。 梶井基次郎 日本 More... 小說家 貧窮 冬日 檸檬 短篇小說 鮮榨文學專欄 2020/09/06 | 藍玉雍 《跳舞的熊》書評:對人而言,自由會不會就是一隻「跳舞的熊」? 《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 跳舞的熊 沙博爾夫斯基 More... 保加利亞 吉普賽人 共產國家 自由民主 回歸自然 自由競爭 民主生活 逃避自由 鮮榨文學專欄 2020/08/02 | 藍玉雍 《繞頸之物》書評:追求認同所帶來的焦慮,既來自嚮往,也來自家鄉 因為閱讀完十二篇小說後,我們就像與書中的人物發生了十二次如同〈私密經驗〉中發生的「私密經驗」。讀者會看見書中人物和自身相當不同的處境和人生經驗,但同時也會像〈私密經驗〉中的兩個女子,發現即便成長文化不同,我們仍會有相似的情感和焦慮,並仍然有可以互相同理、體會彼此的時刻。 繞頸之物 奈及利亞 More... 阿迪契 私密經驗 全球化 美國 跳跳猴山丘 非洲 壓迫 鮮榨文學專欄 2020/07/26 | 藍玉雍 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書評:在意義粉碎的過程中,重新感受生活的重量 《過於喧囂的孤獨》對未來的想法非常地悲觀,因為在這種進步的喧囂中,赫拉巴爾看見人們不但越來越孤獨、無助,也越來越壓抑、冷漠。 鮮榨文學專欄 過於喧囂的孤獨 More... 打包工 布拉格之春 垃圾場 無意識 壓力機 底層社會 2020/07/05 | 藍玉雍 遠藤周作《我.拋棄了的.女人》書評:在無法磨滅的互動間,重新找回道德的信念 「痕跡」除了是對道德的質疑,也是對信仰以及對「神」的省思。這個主題也正是遠藤幾乎所有的作品中都會出現的痕跡。而對遠藤來說,為何對信仰的省思常常遠比道德來得重要?恐怕是因為他認為人的道德裡如果沒有一種信仰、信念,都將會是做作的展現。 我.拋棄了的.女人 遠藤周作 More... 小說 宗教信仰 道德思維 鮮榨文學專欄 2020/06/27 | 藍玉雍 嶋浩一郎《書店的逆襲》:逛書店行為背後的心理與商業意義 「看書就像旅行」,這是作者最喜歡、最認同的逛書觀。儘管旅行有規劃好的目的地和天數。但人們之所以喜歡旅行,主要還是因為希望能在過程中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而「書店就是藉由擺設,讓顧客與書相遇。如何安排相遇的方式,每家書店都有不同的風格。」 實體書店 電子書 More... 逛書店 嶋浩一郎 書店的逆襲 關聯式書架 企劃 特色書店 知識 冰山理論 2020/06/19 | 藍玉雍 太宰治《創生記》書評:靠著瘖啞的文字,讓裝模作樣的自己得到光明 反過來想,或許一個人之所以不停地寫作,就是為了彌補還有掩飾過往的悔恨。那些出現在〈創生記〉、〈喝采〉等文章中對社會和自身的嘲諷,也正是出自這種悔恨和想要掩飾悔恨的糾結心態。 太宰治 人間失格 More... 喝采 鷗 創生記 2020/06/05 | 藍玉雍 巴塔耶《情色論》X橫槍萌果《人渣的本願》:情色是意識中質疑自己生命的部分 我們會發現《人渣》深入情慾的方式和巴塔耶的《情色論》有著類似的思維、原則:比起表現情慾,更多是藉由不停地表現情慾的抵抗,來展現主角們內心慾望的強大和神聖(愛)。而在這樣刺激、壓抑的反覆過程,觀眾將會看出原來情慾的本質就是一種想要逾越卻又害怕逾越的心理。 巴塔耶 情色論 More... 戀愛 性慾 神聖救贖 人渣的本願 死亡 佛洛伊德 2020/05/27 | 藍玉雍 米歇爾賽荷《寄食者》書評:差異即主體,寄食作為超越體制的多元思考 一個東西只有在他的差異能夠得到思考或發現的時候,才會有「主體」這個性質。這種對主體、客體觀念的改變,是賽荷在《寄食者》中最大的顛覆。 社會結構 米歇爾賽荷 More... 寄食者 人類文明 寄食文明 主體性 2020/05/24 | 藍玉雍 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愛選擇成為惡魔,是為了對抗其他的惡魔 在《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裡,愛是一個要人墮落、拋棄心智的惡魔,他要引發一股瘋狂去動搖人的根本、信念來抵抗不停壓迫他的社會。 百年孤寂 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More... 馬奎斯 愛在瘟疫蔓延時 小說 惡魔 愛 疾病 鮮榨文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