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發表文章數:9

個人簡介

台灣擁有豐富的山海文化,每一片經過的日常風景,都是孕育風土文化的嫩芽。 伴隨著在地小旅行的盛行,我們看見台灣深度永續旅行的成長,而台灣地方創生協會於2019成立,集結地方旅行、返鄉團隊及長期關注地方創生的各方專業人士一同編織更細膩更親土的媒合平台。 協會將定期舉辦講座、沙龍鼓勵青年回流創造屬於自己與土地的文化,更將致力於扶持不同階段的地方團隊確定發展目標、增進在地交流更廣闊順暢,進而與產業串連並向外行銷,使觀光產業邁向更加良好的永續旅遊、地方資源整合均衡發展,用真正屬於這片土地的記憶與文化說更美好的故事。

最新文章

2022/07/12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沒有富爸爸的十人地方團隊,如何贏得王品集團等上市公司青睞,成為食材合作夥伴?

從返鄉投入農事,到透過契作合約幫在地農業人力做清楚分工,這家台南的小型農企業,正以青銀共農概念,協助上市公司放大ESG永續影響力,他們的經驗能帶給地方創生夥伴哪些啟發?

2022/06/05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台灣準備好迎接「永續旅人」了嗎?在國際旅遊業界,永續早不再是nice to have,而是must have

在國際旅遊業界,永續早不再是nice to have,是must have。而許多台灣觀光業者、地方創生團隊在規劃中雖包含永續元素,但如果能取得相關認證的團隊,會更容易吸引目光。

2022/05/20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在地方,與企業豐富ESG影響力(下):製造業是用電大戶,該如何推動與本業相關的永續工作?

與大企業溝通,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可能要花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建立互信基礎,而地方創生團隊除了先促成小型計畫的成功,再進一步與企業建立長久關係外,更可以嘗試讓企業、其他團隊一起參與自己做的好事!

2022/05/19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在地方,與企業豐富ESG影響力(上):創生團隊不該只把企業當募款來源,更要成為合作對象

ESG趨勢下,有地方團隊常把企業視為慈善捐款人,說「請你支持一下」,但若把企業看作在地社群的利害關係人,將有不同態度——從請求給予,變成邀請參與,大家一起創造影響力,而台灣其實也有很多「合作社」型態的成功典範。

2022/04/08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聯合國SDGs的17大核心目標,哪些可以作為地方創生的共同語言?

對地方創生的團隊來說,初入門認識SDGs,不妨把17個核心目標看成「九九乘法表」,我們可以熟悉它,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至於169個細項目標及相關指標,則可視為條目眾多的字典或六法全書——對哪個目標細節感興趣,可進一步查詢深究能做到什麼程度。

2021/11/25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繞著中央山脈走一圈,「百味環島」七個餐桌上的故事

環了台灣一圈,身心靈都因為料理而有感,拆封這些美食,封藏在我們生活的味蕾,台灣其實就像是一座承載百年味蕾記憶的五顆星餐廳,引領有緣人體驗舌尖之旅,與美食的相遇,更不只在餐桌。

2021/07/19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疫情之下面臨觀光客危機:日本地方政府不等中央,靠「轉型三力」超前部署

在日本當地,投入地方創生的人約日本總人口數0.3到1%左右,但台灣地方創生團隊能全盤效仿日本嗎?因為日本的消費習慣、社會價值觀與台灣不同,直接在台灣地方創生套入日本模式,可能會水土不服。

2021/04/12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連結夢想與產品服務的最重要關鍵,是尋找「How」

How是「可持續運作的支持系統」,是What與Why之間的路徑,包括策略、資源、組織文化、核心能力、市場分析、財務會計、管理工具等等,許多地方創生團隊,常常在做What、談論Why時,找不到自己的How。

2020/07/27 |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

台灣觀光轉型與地方創生(一):政府的觀光業紓困方案,與市場現況相當脫節

如今個人獨立旅遊已成市場主流,旅遊產業構成更加多元、豐富,交通部實施的觀光產業紓困方案,對象卻仍完全集中在旅行社、旅館、遊樂園等傳統上認定的觀光業者,凸顯我國長年以來的觀光法令、政策,已脫節於旅遊市場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