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電影館

發表文章數:40

個人簡介

高雄市電影館為厚植在地策展能量,自2010年起自行策劃主題影展「愛情的悸動」開始,致力邀請國內外優秀、獨特的藝術電影或獨立製作南下高雄,努力讓臺灣觀眾也能同步享受電影藝術的獨家感動,每年亦與本地及外國機構合作,獨家引進導演專題及專題放映,例如:與日本交流協會合作大鳥渚的感官物語、法國克萊爾.德尼、經典電影大師雷奈回顧展等等,以35mm膠捲映演,藉由珍稀的膠卷影像,讓影迷得以在大螢幕感受電影膠捲的飽滿色澤與獨一無二的菲林感。

最新文章

2018/12/19 | 高雄電影館

《大象席地而坐》:厭世是一種人生選擇

關於《大象席地而坐》,它或者讓你激動,又或者喚出你的冷眼,可兩種反應的源頭是一樣的,即是你知道終究只能這麼樣,才活過一回⋯非這麼做不可。一鬆手,就再也感覺不到了。

2018/12/19 | 高雄電影館

《大象席地而坐》:厭世是一種人生選擇

關於《大象席地而坐》,它或者讓你激動,又或者喚出你的冷眼,可兩種反應的源頭是一樣的,即是你知道終究只能這麼樣,才活過一回⋯非這麼做不可。一鬆手,就再也感覺不到了。

2018/10/25 | 高雄電影館

專訪VR「新」導演陳芯宜、楊雅喆:一起沉浸於恐怖與死亡(下)

VR與感官的接近性是導演陳芯宜最感興趣的部分,她認為在VR的世界裡,愈真實的東西她愈覺得假,反而愈虛擬的東西愈覺得真實;而觸及生死議題,楊雅喆的《帶你上天堂》則帶觀眾走一趟死後歷程。

2018/10/25 | 高雄電影館

專訪VR「新」導演蔡宗翰、程偉豪:一起沉浸於恐怖與死亡(上)

VR影片為 360°環景,觀眾前後左右都有畫面可看,程偉豪說,「2D電影就是把第四面牆經營好,可是這次是四面牆都要經營。」而直呼「VR超假!」的蔡宗翰,選擇讓人思考「究竟是否為真?」的直播主為故事主角。

2018/10/16 | 高雄電影館

《燦爛吧!情色時代》
:淫猥色情的辯論

《燦爛吧!情色時代》講述末井昭從礦工之子邁向開創色情雜誌時代。敘事之外,電影針對「色情」有大幅度地挑釁質疑⋯傳記片除聚焦於色情之外,電影主軸圍繞母親之死。失母使得他開拓色情、兜售色情。

2018/10/16 | 高雄電影館

探訪2018高雄VR FILM LAB:神壇、地府與未來

從2017年起,高雄電影節率先全台影展規劃一系列的VR單元。並將城市行銷、VR產製與媒合的概念結合開辦「高雄VR FILM LAB」。今年高雄不僅再自製5部新作,還有令觀眾萬分期待的「駁二VR體感劇院」即將開張。

2018/09/03 | 高雄電影館

【高雄電影節青少年影像培力計畫】電影能說的故事,不只有好萊塢形式

黃丹琪導演說:她就是台灣藝術教育失敗的典型例子,美術、音樂⋯⋯什麼都不好,直到高中擁有相機之後才發現影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從鏡頭看出去,她忽然感覺到自己似乎可以做一點什麼,於是開始踏進影像的世界。

2018/09/02 | 高雄電影館

【高雄電影節青少年影像培力計畫】讓小孩兒尋找內心深處的力量

「說故事工作坊:那一天,我變勇敢了」系列課程起源於慕尼黑兒少影展主席馬雅.歌慈博士,最早選擇的對象主要是來自難民營的孩子,歌慈博士教導孩子遇到困難時回歸內在尋找力量,增加面對恐懼後還能越挫越勇的可能性。

2018/09/02 | 高雄電影館

【高雄電影節青少年影像培力計畫】影像世代「動」起來

原本是電視編劇的吳彥杰,2011年底決定原先的工作,專心投入創業-共玩創作有限公司。現代流行的事物相似度高,「我是誰?」的焦慮感開始浮現,如果想跟大家不一樣,教授影像的老師在此時是必要的。

2018/08/31 | 高雄電影館

【高雄電影節青少年影像培力計畫】為何雄影要做兒童評審團?

史惟筑是初始時期電影、當代影像、影像美學與教育的研究專家,從法國盧米埃第二大學拿到文學與藝術博士學位後,回台推廣影像教育。談到她心中理想的影像教育是什麼,她回答:就是大家在看到一些自己看不懂的電影,不會第一句話就說好無聊。

2018/08/31 | 高雄電影館

【高雄電影節青少年影像培力計畫】你以為不在的,其實一直都在

陳嘉暐是一名聲音設計師,聲音作品涵蓋短片、長片和動畫片。在兒童評審團的課程裡他讓孩子試著為影片「擬音(Foley)」,讓孩子親自體驗聲音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感覺,也讓他們感受自己平時在生活裡忽略掉多少聲音。

2018/08/01 | 高雄電影館

高雄.香港獨立電影節:以影像記錄,拼貼香港社會運動風景

是怎樣的社會氛圍與對未來的焦慮?讓我們得以從一部部香港電影中,清晰感受到這身處「牢籠」的壓迫。不再只是實體徒刑,而是歷經無數次吶喊抗命、激情也燃燒殆盡後,那無力扭轉現實的香港絕望之境。

2018/05/12 | 高雄電影館

1968:激情年代

1968學運期間在數日內參與人數超過上千,巴黎瞬時堆起一座座臨時的街頭路障,石塊、磚瓦也在催淚瓦斯的嘶嘶煙霧中盲飛⋯影壇除了用創作回應這股社會思潮,更積極的法國導演們直接影響坎城影展,史無前例地在進行到第九天時宣布終止所有放映活動。

2018/04/20 | 高雄電影館

荒木經惟自傳式電影《東京日和》:暮色將至,隱匿的情色凝視

《東京日和》是荒木經惟少數沒有裸露的攝影寫真,由竹中直人導演改編成電影,芝麻綠豆大的夫妻互動充斥其間⋯在電影角色的凝視中,觀眾看見丈夫愛戀/意淫妻子,當你被這份「情」所觸動感同身受,是色情、是情色、是純情,那似乎也不用重要了。

2018/02/15 | 高雄電影館

《今天跳舞不打仗》:誰開了那一槍?

山謬毛茲前一部電影《黎巴嫩》在李安擔任評審團主席的威尼斯影展拿下金獅獎,成為少數首部作品就拿下最高榮譽金獅獎的導演⋯⋯從軍多年的山謬,在新片《今天跳舞不打仗》中再次獨特地放入自己的冷眼,每一個鏡頭都如詩如畫,而且渾厚充滿預視感,但比較神奇的,片頭跟片尾各來了一次神奇的狐步舞,這兩段逼近超現實的舞蹈,更是強調出政治氛圍跟戰爭的不現實感且貫穿全片。

2018/02/08 | 高雄電影館

散射的耀光,褶皺的底色——淺談西恩貝克作品

西恩貝克固然對邊緣族群充滿友好之情,可是他沒有刻意要讓觀眾同情他們,更不流於充斥獵奇感的單向刻劃。電影裡的主角不盡然討喜,也不盡然是純粹的悲劇受害者,往往褶出複雜立體的形貌,以其頑強生命力,在廢土殘壁下掙扎。對導演來說,這是還原與尊重人性之必然⋯⋯西恩貝克是相信人性本善的吧。或許是基於這股信念,讓他的角色與角色撞擊之時,迸發更耀眼的光,漆出現實皺痕亦無損的彩色。

2017/10/27 | 高雄電影館

【慾望之味】高雄拍系列(三):獨奏、三仔

本篇文章介紹2部「高雄拍」的短片作品,《獨奏》由影帝吳慷仁與影后陸弈靜偕手演出母子,細緻演繹動人難解的親情關係,默契十足;「山上的猴子,都在嘲笑他。」《三仔》透過龍劭華充滿厚度的內斂演出,將看似無所事事的日常即景,浸漬出哲性的人生況味。

2017/10/25 | 高雄電影館

【慾望之味】高雄拍系列(二):春之夢、繁花盛開、海中網

本篇文章介紹的3部「高雄拍」短片,有描述老兵返鄉前的尋歡之旅的《春之夢》,故事涉及同志、領養、變裝皇后題材的《繁花盛開》,以及講述東南亞和台灣的疆界關係,以及核廢料帶來的生態問題的《海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