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 Ngerng

發表文章數:118

個人簡介

Roy Ngerng (鄞義林) writes on social issues and equality. He was named a Human Rights Defender by the United Nations and believes that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will enable fairer, happier, and more compassionate societies.

最新文章

2022/12/11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下):民進黨需要重振1990年代的社會福利主義綱領

民進黨的蜜月期已經結束,現在需要重新構想台灣的新未來,需要重振1990年代的社會福利主義綱領,回歸民主鬥爭的本源,為勞工伸張正義,為台灣勞工實現更公平的財富分配,才能奪回1990年代般的富裕和年輕縣市支持度。

2022/12/09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中):如果民進黨在內政上只是更像國民黨,那在地方選舉有何用?

保護台灣對抗中國,台灣人可以做出犧牲:為了穩定不該過多批評民進黨政府、接受了工資不應該上漲太多的說法。但隨後,他們看到企業利潤繼續增加,物價漲到他們的工資跟不上,被迫掙扎著用微薄的薪水買房。因此,選民不再願意民進黨找藉口。

2022/12/08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上):為什麼地區每戶平均所得越高,民進黨的得票率越低?

在1997年的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實際上能夠吸引收入較高的市縣。但從這次選舉來看,家戶可支配收入越高、整體學歷越高、越年輕的縣市,反而越少把票投給民進黨。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2022/09/07 | Roy Ngerng

住不起的台灣(下):房市過度投機不只削弱台灣經濟,對國家安全更是一大危害

住房投機不是一種永續的經濟成長方式:台灣曾經面臨過這樣的住房危機,我們的鄰國也是如此,與其坐以待斃,台灣現在應該認真對待住房危機,而不是任由問題繼續惡化。

2022/09/06 | Roy Ngerng

住不起的台灣(中):生育率降低、國內投資不彰,這些都和「過度炒房」脫不了關係

台灣炒房者種種肆無忌憚的行為,導致台灣的住房成為了普通人的遙不可及,而台灣的經濟也並沒有因為炒房而好轉,高房價剝奪了勞工購買其他基本必需品所需的資金,而提供這些基本必需品的其他非房地產國內企業,也被剝奪了增加所需的國內消費。更糟糕的是,台灣央行似乎置若罔聞。

2022/09/05 | Roy Ngerng

住不起的台灣(上):房價名列前茅、工資低得可憐,房價所得比「嚴重負擔不起」

如果政府不想更快提高基本工資,那就需要降低房價並限制房價的增加,如果政府不想降低房價或限制房價的增加,那麼就需要更快提高基本工資。央銀總裁楊金龍曾說「這目標太難了」,但真是如此嗎?

TNL+ 2022/08/29 | Roy Ngerng

新加坡為何會廢除377A條文?因為行動黨害怕保守主義統治的正當性被挑戰

雖然新加坡政府宣布廢除377A條文,但那是在親LGBTQ政策的表象下,人民行動黨擔心的是自身權力會因法院或憲法的合法性調查而遭到檢視。接下來人民行動黨計畫在憲法中明訂立法議會有權決定婚姻制度的定義。

2022/08/22 | Roy Ngerng

跟韓國與歐洲國家相比,台灣的「家庭消費支出」落後到什麼程度?

台灣對食品及飲料等家庭消費支出持續成長,因為這是最基本的必需品,儘管工資停滯但消費者需求仍將存在,支出也隨著物價成長而增加。然而,這些支出排擠到的,卻是其他類別的消費——影響的也不只是一般民眾而已。

2022/08/12 | Roy Ngerng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五):台北的生活成本其實和哥本哈根一樣貴,甚至比東京更貴

過去幾十年,台灣的決策者和企業一直試圖了解台灣經濟出了什麼問題,但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一直奉行的政策,或者說工資壓制,正是造成台灣經濟停滯問題的原因。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台灣物價和房價跟歐洲國家的比較......

2022/08/11 | Roy Ngerng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四):不調漲基本工資,是台灣經濟成長趨緩的元兇

台灣和韓國是處於相似經濟發展階段的經濟體,台灣的成長應該與韓國相似。然而,雖然韓國在過去十年中的增加速度與東歐國家一樣快,台灣反而放緩了。而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和政府刻意壓低基本工資有絕對的關係。

2022/08/10 | Roy Ngerng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三):台灣企業總想學習美日星,那薪資成長的部分呢?

由於台灣的基本工資增加速度遠低於韓國,其購買力的增加速度也遠低於韓國,若再比較立陶宛、英國、紐西蘭等地,會發現問題就在於台灣的消費物價和利潤率增加太快,因而超出了基本工資購買力的承受能力。

2022/08/09 | Roy Ngerng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二):為什麼年輕世代的台灣人,會感覺比他們的長輩更窮?

為什麼老一輩台灣人往往感覺更富有?因為他們的購買力成長更快。為什麼在世紀之交開始工作的年輕台灣人,感覺比年長的台灣人更窮?因為現在的薪水與物價結構,他們沒有辦法從台灣的經濟發展中受益。

2022/08/08 | Roy Ngerng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一):正因為台灣不夠富裕,所以更需要提升基本工資

有一種想法認為,由於台灣是一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國家,因此利潤難以增加,但這種邏輯是錯誤的。實際情況是,正因為台灣是中小企業的國家,所以我們需要加快工資增加,讓國內消費更快增加,以助推這些企業的成長。

2022/04/27 | Roy Ngerng

薪水停滯造成的經濟落後(下):台灣的經濟,正逐漸被東歐國家追上?

從1997年經濟危機之後到2019年,波蘭的GDP從占台灣經濟的46.9%成長到88.0%。如果台灣經濟繼續以1997年前的水平成長,台灣2018年的GDP可能可以成長到接近25兆,而不是只有18.9兆——高出35%,為什麼會這樣呢?

2022/04/26 | Roy Ngerng

薪水停滯造成的經濟落後(上):當台灣薪資成長落後於韓國,經濟成長也開始放緩

1997年危機過後,台灣連續9年壓制基本工資的成長,但韓國卻決定繼續提高基本工資,2000年之後,韓國的基本工資隨之飆升,甚至比1997年之前的成長速度還要快,反觀台灣由於基本工資被壓低,家庭消費支出和營業利潤也被壓低,經濟成長因此放緩。

2022/04/18 | Roy Ngerng

我用數據證明,「調高基本工資」就能讓台灣GDP成長率回到1997年榮光

很多人覺得限制工資增加、壓低人力成本可以幫助企業積累更高的利潤,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正是通過提高工資才能讓家庭消費支出和經濟成長,並由更大的經濟蛋糕讓企業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只可惜,用來管理台灣經濟的許多概念,都不是基於現實世界的數據和證據。

2022/04/06 | Roy Ngerng

有人認為「提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失業率」,數據可以證明這種說法是錯的

每當政府宣布調高基本工資時,總會有企業代表跳出威脅「這可能造成失業率暴增」,但從數據來看,現在台灣是歷史上基本工資最高的時候,失業率卻也創下21年新低。而這樣的高就業率,其實也讓對企業的發展帶來正向幫助......

2022/03/14 | Roy Ngerng

台灣人均GDP追上日韓沒什麼好開心的,因為我們的基本工資仍遠遠落後於鄰國

數據顯示,台灣的人均GDP即將趕上韓國與日本,但這樣的數字,對台灣勞工的好處卻微乎其微,因為台灣的基本工資目前只有約日韓的一半,可見勞工並無法從經濟成長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