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
淺談「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與台灣燈會:息而不滅的藝術展演,還是煙花式的一夕狂歡?
今年的臺灣燈會在臺中除了后里、文心雙園區之外,同時間也有觀光局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共同主辦,首屆「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燈會與光影藝術的差別在哪裡呢?顯而易見的是,燈會花燈在白天視之仍可以是件賞心悅目的雕塑,但燈光裝置型的作品往往在天黑點燈的那一刻才能成立。
2019/12/20 |
從日光燈管到膠布香蕉,「觀念藝術」到底想幹嘛?
現在香蕉無疑是網路世界最夯的水果,因為遠在邁阿密展出的一隻貼著膠布的香蕉。這件由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 創作的作品以超過300萬台幣的價格成交,成為近年最昂貴的一件水果,也引發許多議論。
2019/05/23 |
《大神魃.世界之夢》 :以塵世的聲響勾勒「超神話三部曲」
《大神魃.世界之夢》僅以三個演員分飾所有的角色,三位演員僅靠著有著強烈奇幻色彩的大型面具、道具偶的替換,和聲線的運用詮釋自身角色,以可供觀者辨認的視覺差異僅有誇張的面具造型,頗有古代以面具演示神祇的「儺戲」的旨趣。
2019/04/07 |
克里斯汀赫佐的現代舞劇:當我們在煙塵瀰漫的《家》裡相遇
沒有一個藝術創作者不曾以「家」為題,Christian Rizzo的《家》並未嘗試演繹常人較易直接聯想的親情、羈絆、關係等元素,而是反覆碰觸個體與個體之間,疏離或緊密的連接形式。或許《家》的歷史發明與宇宙建立其實沒有起點,也並未完成,她只是一樁永遠的進行式⋯
2019/01/19 |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歲月餐桌劇場,跨越時空的家鄉味
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是建築在歷史渦流中,大浪潮下的小人物所編織的動人時刻⋯主角惠民與和枝,被迫在歷史的動盪下夾縫求生,是鄉愁與親情織就,名為「日常」的堅實力量。而那便是最為觸動人心,樸實而溫暖的豐饒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