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科學編輯群

發表文章數:37

個人簡介

明日科學,由一群擁有科學與人文背景,並對未來的科學科技、社會環境具有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所組成,介紹的領域包含有天文科學、生命科學、電腦科技以及環境社會。我們堅信,過去的歷史可以讓人們更了解今日的世界,今日的新聞亦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明日的天地;我們希望透過有趣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幫助讀者掌握世界的脈動、宇宙的奧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最新文章

2023/01/24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在擱淺鯨豚的大腦中,觀察到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病徵

大規模鯨類動物擱淺的證據在我們有記錄的歷史之前就已存在,但為什麼海豚和鯨魚成群結隊擱淺,這是一個長久的謎團。有科學家在三種不同種類的海豚科動物大腦裡發現了阿茲海默症的病癥,而這些海洋生物的共通點,是牠們都因擱淺在岸上而死亡。

2022/12/22 | 明日科學編輯群

冰原消融讓北極熊、棕熊生活圈重疊,混血「灰北極熊」增加可能造成什麼問題?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雪地消融出現新的土地和食物來源,棕熊也隨之向北移動,並逐漸與北極熊產生交集。根據一些研究估計,到2100年,北極熊可能會瀕臨滅絕,剩下在北極最高處的一些孤獨的亞種群。而如果北極熊當中有越來越多的個體與棕熊雜交,那麼純種的北極熊可能會消失的更快。

2022/11/25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為什麼有些「老菸槍」抽到死都沒得肺癌?科學家發現可能原因

在那些抽菸但從來沒罹患肺癌的人當中,研究人員找到了內在的優勢。排列在他們肺部的細胞隨著時間而突變的機率似乎較低。這發現認為,在某些個體中DNA修復基因更加活躍,即便這些人規律地在抽菸,仍能夠保護身體避免癌症發生。

2022/08/22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研發「紙電池」與AA鹼性電池一樣強大,可生物分解而且還很便宜

如果要說明其功率的話,使用這項科技而打造出來的兩單元電池組,已足夠驅動一台液晶顯示器鬧鐘。雖然它短時間還沒有辦法對你的筆電充電,但是已經對低功率感應器與追蹤器具有很多潛力。

2022/06/05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在德國墳場發現一種新酵素,可以在一天內把塑膠廢棄物「吃」完

如果餵給PHL7由PET塑膠所製的水果籃的話,它就可以在24小時內將廢棄物給分解掉。更好的是,這個回收過程的副產物,可以被重建回來創造新的塑膠容器。

2022/04/20 | 明日科學編輯群

和換燈泡一樣簡單,安裝「遠紫外線C」照明能有效殺死室內空氣中的病原體

「在人們聚集於室內之處使用這項科技,能夠防範下一個可能的流行病。遠-UVC燈安裝起來很簡單,既不昂貴,也不需要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而來自多個研究的證據認為,要預防任何病毒的傳播這可能是一個安全的方式。」

2022/03/28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研究:過半美國人兒時曾暴露於危險鉛濃度之下,致命神經毒導致平均智商降低6至7分

在人生命中的任何階段,暴露於任何濃度的鉛都是不安全的,但是這種高毒性的金屬對小孩可能特別有害,因為它可能會阻礙大腦發展,導致永久的學習困難、以及行為問題。

2022/03/13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研究:想要延年益壽,每天不需要走到「一萬步」

帕魯赫教授與她的團隊根據2000位以上、遍布美國的中年人資料發表了研究。他們發現,平均每天至少走7000步的話,可以減少早逝機率達50-70%。

2022/03/10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成功訓練人工智慧,在核融合實驗中控制比太陽核心還熱的電漿

利用核融合產生乾淨能源的其中一項核心阻礙,就是要成功地在反應器內控制不穩且超級熱的電漿,但是一個新方法揭曉了我們能夠如何做到這件事。

2022/03/04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瑞士科學家突破脊髓植入技術,讓三位下半身癱瘓的病人再度踏出步伐

當電脈衝第一次啟動,羅卡提踏出第一步時的感受:「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經驗。」他是3位參與這項研究的病人當中的其中1位,在將6公分的植入物插入並微調脈衝不久後,他們3位都能夠再度踏出步伐。

2022/02/20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警告:若全球暖化升溫1.5°C,幾乎沒有珊瑚礁是安全的

對於珊瑚礁而言,全球暖化的溫度限值沒有一個是安全的。在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的速率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海洋熱浪很有可能變得很頻繁,以致於世界上大部分的珊瑚礁,會時常地經歷難以忍受的熱壓力。

2022/02/12 | 明日科學編輯群

地球也快要有自己的星環了!只是它由垃圾所組成

「未來可能變得更糟糕,地球可能很快就會開始看起來像土星一樣。」猶他大學教授傑克.阿伯特說:「地球正朝著擁有自己的星環方向發展,只是它們是由垃圾所組成的。」

2021/09/13 | 明日科學編輯群

Mu變異株是什麼?未來還會出現更多「高關注變異株」嗎?

有很高的機率,有一天會產生一種新的變異株,能夠大大地躲開由我們的疫苗所提供的保護,而我們的疫苗是基於原始病毒株而研發的。我們會將這種病毒稱為「逃逸變異株」(escape variant)。很難知道這是否會發生、以及何時會發生,但是病毒猖獗的社區傳播增加了這種變異株出現的機會。

2021/08/03 | 明日科學編輯群

抵禦高能太空輻射的人造屏障:NASA證實「無線電波」成為地球防護罩

2017年,NASA的太空探測器偵測到,地球周圍環繞著巨大的人造「屏障」,而這層屏障能幫助地球抵禦高能太空輻射。

2021/07/20 | 明日科學編輯群

大腦如何將時間和地點編碼到記憶中?甚至還能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件?

大腦是如何處理記憶的呢?根據研究指出,時間細胞(time cells)使大腦能夠正確「標記」記憶中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此外甚至可以預測即將發生事件或結果。

2021/06/15 | 明日科學編輯群

NASA探測器接收到金星的無線電信號,聲音聽起來超科幻

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最接近金星的時候,接收到來自電離層的天然無線電信號。NASA的科學家已經將天然無線電信號轉化為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外星人發出的嗶嗶聲和宇宙的各種雜音。

2021/04/28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研究出新技術,能將塑膠廢棄物分解轉換成燃料,而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當人類正試著解決如何不那麼依賴這些材料,科學家也正在研究,如何將最常見的一種塑膠「聚烯烴」(polyolefin, PO)轉成燃料,讓人們能夠重新使用它們。

2021/04/15 | 明日科學編輯群

模擬研究顯示:核戰若不幸發生,可能出現長達七年的聖嬰現象

科學家們用一個地球系統模型來類比這幾種情況,實驗結果都顯示了大規模的核戰,可能會引發史無前例的、持續長達7年的聖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