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3/16 | 柳金財 若民進黨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中共是否會放棄「戰略模糊」? 有的學者認為「國民黨如果執政,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話,就找離一個中國原則更近的表述,那中共自然歡迎。如果國民黨不要九二共識了,更貼近民進黨的論述,那就不好辦了。」甚至有的觀點直指,這將迫使中共當局回歸「一中三階段論」。 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 More...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兩岸關係 中共 民進黨 國民黨 戰略模糊 李義虎 TNL+ 2023/03/08 | 柳金財 小三通半套式復航反映「綠中央」與「藍地方」分歧,民進黨陷入「離島又離心」困境 台灣社會由於受到「烏克蘭情境效應」衝擊,高達七成以上民眾認為兩岸應加強對話與交流。「抗中保台」路線不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思維,依據民意調查顯示最多僅有二成左右。推動「和中保台」路線,實需要兩岸交流及合作邁向正常化、規範化及健康化。 小三通 大三通 More... 金門 中國 離島 台澎金馬 兩岸關係 民進黨 蔡英文 賴清德 陳建仁 陳時中 陸委會 國台辦 抗中保台 和平保台 和中保台 九二共識 TNL+ 2023/02/23 | 柳金財 如果國民黨訪陸就是「朝共」,那當年陳菊、賴清德訪陸又該如何界定? 賴清德鑑於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慘敗,曾提出重新調整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及倡議「和平保台」路線,支持蔡英文「維持現狀」兩岸路線,聲稱要與中共方面提出進行「有意義對話」及「建設性對話」;但卻又對國民黨及無黨籍政治勢力與陸交流大加韃伐、標籤化及污名化。這似乎顯示出民進黨在政黨層面與政府層面,存在不同調兩岸路線。 兩岸關係 中國 More... 中共 民進黨 國民黨 夏立言 台商 金門縣 陳福海 陸委會 抗中保台 九二共識 台獨 和平保台 賴清德 蔡英文 TNL+ 2023/02/15 | 柳金財 夏立言訪中會王滬寧,國民黨已不畏懼被貼上「親中賣台」的媚共形象 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卻曾一再批判身為在野的政治領袖,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備忘錄」或「兩岸和平協議」,可謂是「親中賣台」、「隔海唱和」。民共間無「九二共識」,即使恢復兩岸兩會對話及陸委會與國台辦首長會談皆難以順遂,更遑論終止敵對狀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兩岸關係 中國 More... 中共 國民黨 夏立言 王滬寧 政協 親中賣台 抗中保台 民進黨 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 印太戰略 台美關係 TNL+ 2023/02/10 | 柳金財 主張兩岸召開「蔡習會」,是一種極為樂觀、政治善良的一廂情願 「蔡習會」究竟是一種風向球或是煙霧彈呢?或是否試圖藉此轉移兩岸即將爆發衝突,尤其是傳揚春季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亦可能訪台。「蔡習會議題」巧遇「麥卡錫來台議題」,這顯然不是「親中」與「友美」的「歷史性妥協」及相遇;而是難以兼顧抉擇。 中共 兩岸關係 More... 台美關係 美中關係 習近平 蔡英文 蔡習會 麥卡錫 訪台 九二共識 抗中保台 TNL+ 2023/02/06 | 柳金財 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搖擺於「統合論」及「分割論」之間,要如何「蔡規賴隨」? 賴清德所主政的一個已執政前後兩次執政黨,雖宣稱擁護中華民國;黨內派系卻又時常倡議獨立建國、變更國號、撤廢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務實台獨、「對岸鄰國論」、「兩岸互不隸屬論」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如此革命屬性政黨性質,試問如何達到「和平保台」目標? 賴清德 民進黨 More... 中國 中共 兩岸關係 台獨 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中華民國 維持現狀 抗中保台 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 和平保台 友美和中 TNL+ 2023/01/31 | 柳金財 若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訪台,將對兩岸局勢與藍綠之間產生諸多「雙面刃效應」 藉由美國刺激中國,在蔡英文卸任前無論是麥卡錫訪台或蔡英文訪美,對於推進「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對蔡英文的歷史性定位及台美關係皆具有重大突破性意義,蔡英文將會成為「新兩國論」的精神領袖。 兩岸關係 麥卡錫 More... Kevin McCarthy 美國 眾議院 議長 訪台 裴洛西 中共 台美關係 美中關係 軍演 修昔底德陷阱 抗中保台 以台制中 TNL+ 2023/01/24 | 柳金財 台灣年輕人對於是否「為台而戰」,存在極大份量「搭便車」心理依賴 實在非常矛盾是,台灣民眾願意為台而戰,其認知到高比例「社會集體行動」,但卻也凸顯低比例「個人理性選擇」。換言之,台灣年輕人過度依賴社會群體力量捍衛台灣,但個體卻不願意從軍、抵抗及反對徵兵,欠缺保衛台灣安全的決心。 兩岸關係 戰爭 More... 武統 中共 中國 解放軍 從軍 抗中保台 TNL+ 2023/01/11 | 柳金財 侯友宜提出「台灣非強國棋子」,不僅牽制「親美反共」的朱立倫,也凸顯民進黨「聯美抗中」之失衡 侯友宜強調基於平等、尊嚴及友善、彼此信任的兩岸交流過程,顯見四大交流原則構成兩岸關係發展的「社會資本」,無論是強調中華民國認同或台灣主體性及本土性,民進黨皆很難批判和標籤化侯友宜兩岸路線具「親中賣台」行徑。 2024總統大選 侯友宜 More... 新北市 國民黨 朱立倫 兩岸關係 棋子 抗中保台 親中賣台 親美反共 中國 中共 九二共識 TNL+ 2022/12/23 | 柳金財 民進黨應高舉「中華民國是台灣人民最大公約數」,少談務實台獨及台灣正名 賴清德一旦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2024年選戰恐仍無法擺脫「抗中保台」路線,但若不想陷入蔡英文總統兩岸路線困境,且在不承認「九二共識」前提下,可以有些微調做法。 中華民國 民進黨 More... 兩岸關係 台獨 賴清德 親中賣台 抗中保台 法理台獨 台灣共識 TNL+ 2022/12/16 | 柳金財 中共二十大後對台戰略「軟更軟、硬更硬」,台灣不該自陷「引戰」困境 美國雖宣稱「不支持台獨」,但卻又運用印太戰略,強化台灣的戰略性價值及地位、角色,這可能對台釋出錯誤信息,讓台灣人民誤以為美國「口說」不支持台獨,實則卻是暗中助攻台獨。 中國 中共 More... 台獨 中共二十大 兩岸關係 一中政策 美國 抗中保台 美中關係 台美關係 TNL+ 2022/11/29 | 柳金財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狂勝,2024總統大選會出現「滾雪球效應」還是「鐘擺效應」? 在2018年之前,只要地方選舉贏,中央選舉就會贏。2006年民進黨輸掉地方選舉,2008年也輸掉總統大選;2014年國民黨失去地方選舉,2016年國民黨也失去總統大選,這是產生「滾雪球效應」。但是2018年新典範轉移出現,當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大贏時,2020年總統大選卻輸掉,此為產生「鐘擺效應」。 2022九合一選舉 縣市長選舉 More... 兩岸關係 民進黨 抗中保台 國民黨 2024總統大選 侯友宜 蔡英文 TNL+ 2022/11/23 | 柳金財 民進黨故技重施再祭出「抗中保台牌」,還能激起漣漪效應嗎? 民進黨現在將台灣獨立宣稱等同於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形成「台灣獨立」寄生「中華民國」身上,「台體中用」、「借殼暫用」,「中華民國台灣化」等同於「中華民國台獨化」。這不僅悖離中華民國憲政法理,同時也成為一種挑戰中共對台政策底線及紅線的挑釁行為,恐將更激化兩岸敵意及對抗。 2022九合一選舉 民進黨 More... 兩岸關係 抗中保台 蔡英文 政治意識形態 國民黨 中華民國台灣 借殼上市 亡國感 TNL+ 2022/11/11 | 柳金財 賴清德稱台獨的現代意義是「台灣不屬中國一部份」,這樣的兩岸路線會走得比蔡英文更遠嗎? 普遍中方學者認為,一旦選上賴清德擔任總統,兩岸關係幾乎更形惡化。但賴若採取激進台獨路線,則恐引發中共武力威懾,若賴以總統身份提出「台灣不是中國一部份」、「務實台獨工作者」,則將引發比裴洛西訪台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甚至有些悲觀論點以為,選上賴清德等於形同選擇戰爭的說法。 賴清德 台獨 More... 兩岸關係 一個中國 一中原則 九二共識 統一 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中華民國 主權 蔡英文 TNL+ 2022/11/10 | 柳金財 從「楓橋經驗」到「平安中國」,習近平主政下的國家機器越加控制公民社會 習近平主政後,中共增加公共安全支出,其支出增長率,甚至高於國防費增長率,且公共安全支出總額超過國防費,這凸顯國家對公民社會鎮壓力度及頻率增加;黨國運用強制性合法暴力鎮壓公民社會的資源與能力增加,降低其與公民社會協商意願,此成為黨國治理社會、壓制維權抗爭運動之利器。 中共二十大 中共 More... 二十大 習近平 社會控制 楓橋經驗 平安中國 維穩 黨國 威權統治 獨裁 群眾路線 TNL+ 2022/11/02 | 柳金財 選舉新聞監測分析:媒體報導嚴重「重北輕南」,高聲量未必代表高支持度 這次由2022年電視選舉新聞學者監測聯盟發起,針對有線7家及無線5家的選舉新聞監測,首次統計10月8日至14日為期一週的新聞報導。秉持「價值中立」的社會科學分析方式,透過客觀、公平及公正精神進行比對,發現6都及新竹市的選舉新聞仍偏重某些是媒體聲量王的候選人,且集中報導特定區域,頗值得關注及探究。 2022九合一選舉 電視 More... 媒體 新聞 報導 聲量 選情 NCC 候選人 TNL+ 2022/10/28 | 柳金財 從「黨天下」到「習天下」:秘書班上位、技術官僚消失的中國,鴿子都被咬死了 二十大後中共黨國權力結構,呈現純化特徵,已從先前江派、團派派系共治型態,轉向全部是「習家軍」同溫層治國,「黨天下」真正成為「習天下」。領導階層欠經濟專長人才,凸顯二十大後中共政治領導核心已陷入「意識型態治國」困境中。 中國 習近平 More... 20大 共產黨 胡錦濤 毛澤東 改革開放 共同富裕 團派 中共20大 鄧小平 TNL+ 2022/10/19 | 柳金財 中國學者看台灣九合一選情:國民黨在地方選舉獲勝,未必對2024年總統大選有利 明顯案例即是2018年國民黨在地方選舉獲勝,然在2019年蔡英文總統倡議「抗中保台」後,其低迷聲勢逐漸攀升,2020年則由蔡英文連任贏得總統大選。這一新發展邏輯不同於傳統軌跡,2006年民進黨輸掉地方選舉,2008年也在中央層級選舉慘遭滑鐵盧;2014年國民黨輸掉地方選舉,2016年也輸掉中央層級選舉。 2022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 More... 國民黨 民進黨 兩岸關係 地方選舉 小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