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

發表文章數:146

個人簡介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目前研究焦點主要集中於中國民營企業家政治參與、政商關係、土地財政與地方治理、基層選舉與治理,及全球化與兩岸政經關係、民進黨台獨論述與兩岸政策轉型。在學務實務方面,關注學生品格教育、服務學習、社團輔導、學生自治與權利。現任中華學生事務學會副理事長、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曾任秘書長)、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監事。

最新文章

TNL+ 2022/07/16 | 柳金財

提議興建「金廈大橋」解決金門民生問題,柯文哲是不是附和統戰的「台版吳三桂」?

持守「抗中保台」路線的民進黨執政中央層級政府,與堅持「九二共識」泛藍地方執政政府,雙方在兩岸路線衝突及競逐;而屬於第三勢力白色力量支持興建「金廈大橋」,形成「藍白地方包圍綠中央」政治態勢。

TNL+ 2022/07/01 | 柳金財

河南村鎮銀行儲戶抗爭被「紅標」禁足,證明中國健康碼已變成濫權監控的「維穩碼」

執行約兩年「健康碼」,最終成為淪為地方黨國濫權維穩工具,如此發展宛如有見識者先前憂慮一般,「健康碼」其功能已產生「錯置」及角色「異化」弊端。

TNL+ 2022/06/20 | 柳金財

習近平與李克強的政策隱約分歧,但這場路線之爭遠遠稱不上「腥風血雨」

李克強並沒有公開且直接挑戰習近平的抗疫政策,然卻隱約浮現黨國中央內部對「動態清零」政策之爭議,及以「身體語言」展現隱諱不清權力競逐及政策路線之分歧。

TNL+ 2022/06/16 | 柳金財

朱立倫的兩岸論述趨同綠化,「九二沒有共識」對泛藍支持者強烈衝擊,國民黨恐被邊緣化

朱立倫所言:「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此言係出自民進黨籍的陳水扁。當年陳水扁因提出「一邊一國論」,被視為「麻煩製造者」。難道國民黨要用民進黨政策語言,來搶奪兩岸關係主導權及話語權嗎?

TNL+ 2022/06/02 | 柳金財

台灣參與WHA關鍵在北京不在華盛頓,在「九二共識」而非「兩岸互不隸屬」

民進黨當局儘管有美方等國際力量強力支持參與WHA,但台灣仍因中共施壓連續多年未能參與WHA,其因則在於民進黨當局未能接受「九二共識」。

TNL+ 2022/05/17 | 柳金財

堅持「動態清零」堅壁清野政策,會是習近平第三任期的「攔路虎」或「墊腳石」?

習近平恐在力求政經社環境維穩前提及目標下,在遭受疫情肆虐及經濟困境中尋求第三屆任期;但堅持「動態清零」同時也要維持穩定經濟增長,本身即是矛盾衝突的「兩難困境」。

TNL+ 2022/04/18 | 柳金財

習近平號稱達成全面脫貧的「人間奇蹟」,農民收入增長率卻未超越胡錦濤時代

中國當前部分脫貧地區群眾收入,其水平仍較低,脫貧基礎較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災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況,極有可能產生返貧致貧現象。

TNL+ 2022/04/14 | 柳金財

中國「新型舉國體制」源於集體主義基因,疫情失控時卻顯得緩不濟急

「舉國體制」固然創造國家榮譽及一定成效,但仍無法挽救東歐及蘇聯等共產國家崩潰。因而,以「新型舉國體制」從事重大公共事務時,也勢必受到歷史遺緒影響而產生諸多弊端及其特點。

2022/03/28 | 柳金財

中國糧食系統貪腐狀況相對不嚴重,習近平為何下重手整肅?

儘管中國糧食系統腐敗相對於其它部門較為不嚴重,但因中國政府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20、30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2022/03/18 | 柳金財

政協提案制定《祖國統一法》,凸顯台灣「急獨」將會誘發中國「急統」

2024年台灣進行總統大選及立法委員選舉時,若是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中國大陸當局為有效防止台獨政治情況惡化,採取「先發制人」方式制定《國家統一法》,遏制台灣追求「法理獨立」的憲政改革之可能爆發。

2022/03/05 | 柳金財

【逆滲透中國】中共二十大前是「反腐高峰期」,劍指江派元老,成為習近平續任掌權之敲磚石

儘管糧食系統腐敗並不比其它部門嚴重,但因中國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二、三十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2022/02/23 | 柳金財

王岐山的「大管家」董宏違紀落馬,是二十大前習王體制瓦解的警鐘?

習近平運用反腐敗鬥爭與王岐山形成緊密政治結盟關係,既是防止中共黨國陷入「亡黨亡國」困境;也是運用運動式治理腐敗作為整肅派系及權力挑戰者、政治異議者的政治利器。

2022/02/21 | 柳金財

中共堅持黨的領導地位,最終形成「黨規凌駕國法」的邏輯錯亂

弔詭是,影響中國是否成為法治國家,成也黨敗也黨。雖然中共黨國領導制定法律,但有時卻不執行法律,破壞法律也是黨國體制。

2022/02/14 | 柳金財

中國民眾對政府信任度傲視全球:如何解讀「民主國家不如威權體制」的假象?

基本上,西方國家由於受到權力制衡及監督政治理念影響,對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及媒體保持疑慮或批判,並非代表公民欠缺公民意識及政治權利義務觀念,這種對政府持較為低的信任度,有時恰恰反應公民具有批判性及獨立思考能力。

2022/01/17 | 柳金財

「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可能成為習近平說服黨內接受他三連任的說詞

由於習近平已進行固權之預備鋪陳過程,預計在二十大取得連任,似已無懸念。一旦習近平持續掌握大權後,對台政策將加大促統的力度,台灣勢必面臨更大壓力。

2021/12/27 | 柳金財

公投猶如一把雙面刃,最終藍綠對立與極化政治操作中成為「三輸」結局

本來公投議題即是用來解決政黨功能不足、議會角色錯位及政府失靈等問題,然最終卻助長政黨對立,陷入反中與親中路線之競逐撕裂台灣社會內部。

2021/12/21 | 柳金財

習近平打貪反腐看似頗有成效,為何中國在「全球清廉指數」反而倒退?

習近平採取強硬的反腐敗運動,徹底改變幹部與公眾對反腐敗運動認知,反腐敗逐漸從流於間歇式、運動式反腐,走向制度性及常態性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