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

發表文章數:140

個人簡介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目前研究焦點主要集中於中國民營企業家政治參與、政商關係、土地財政與地方治理、基層選舉與治理,及全球化與兩岸政經關係、民進黨台獨論述與兩岸政策轉型。在學務實務方面,關注學生品格教育、服務學習、社團輔導、學生自治與權利。現任中華學生事務學會副理事長、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曾任秘書長)、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監事。

最新文章

TNL+ 2022/04/18 | 柳金財

習近平號稱達成全面脫貧的「人間奇蹟」,農民收入增長率卻未超越胡錦濤時代

中國當前部分脫貧地區群眾收入,其水平仍較低,脫貧基礎較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災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況,極有可能產生返貧致貧現象。

TNL+ 2022/04/14 | 柳金財

中國「新型舉國體制」源於集體主義基因,疫情失控時卻顯得緩不濟急

「舉國體制」固然創造國家榮譽及一定成效,但仍無法挽救東歐及蘇聯等共產國家崩潰。因而,以「新型舉國體制」從事重大公共事務時,也勢必受到歷史遺緒影響而產生諸多弊端及其特點。

2022/03/28 | 柳金財

中國糧食系統貪腐狀況相對不嚴重,習近平為何下重手整肅?

儘管中國糧食系統腐敗相對於其它部門較為不嚴重,但因中國政府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20、30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2022/03/18 | 柳金財

政協提案制定《祖國統一法》,凸顯台灣「急獨」將會誘發中國「急統」

2024年台灣進行總統大選及立法委員選舉時,若是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中國大陸當局為有效防止台獨政治情況惡化,採取「先發制人」方式制定《國家統一法》,遏制台灣追求「法理獨立」的憲政改革之可能爆發。

2022/03/05 | 柳金財

【逆滲透中國】中共二十大前是「反腐高峰期」,劍指江派元老,成為習近平續任掌權之敲磚石

儘管糧食系統腐敗並不比其它部門嚴重,但因中國目前將糧食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因此將糧食系統反腐作為重點。很多落馬官員在糧食系統任職二、三十年,顯示官員與企業間利益盤根錯節、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權錢交易複雜關係。

2022/02/23 | 柳金財

王岐山的「大管家」董宏違紀落馬,是二十大前習王體制瓦解的警鐘?

習近平運用反腐敗鬥爭與王岐山形成緊密政治結盟關係,既是防止中共黨國陷入「亡黨亡國」困境;也是運用運動式治理腐敗作為整肅派系及權力挑戰者、政治異議者的政治利器。

2022/02/21 | 柳金財

中共堅持黨的領導地位,最終形成「黨規凌駕國法」的邏輯錯亂

弔詭是,影響中國是否成為法治國家,成也黨敗也黨。雖然中共黨國領導制定法律,但有時卻不執行法律,破壞法律也是黨國體制。

2022/02/14 | 柳金財

中國民眾對政府信任度傲視全球:如何解讀「民主國家不如威權體制」的假象?

基本上,西方國家由於受到權力制衡及監督政治理念影響,對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及媒體保持疑慮或批判,並非代表公民欠缺公民意識及政治權利義務觀念,這種對政府持較為低的信任度,有時恰恰反應公民具有批判性及獨立思考能力。

2022/01/17 | 柳金財

「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可能成為習近平說服黨內接受他三連任的說詞

由於習近平已進行固權之預備鋪陳過程,預計在二十大取得連任,似已無懸念。一旦習近平持續掌握大權後,對台政策將加大促統的力度,台灣勢必面臨更大壓力。

2021/12/27 | 柳金財

公投猶如一把雙面刃,最終藍綠對立與極化政治操作中成為「三輸」結局

本來公投議題即是用來解決政黨功能不足、議會角色錯位及政府失靈等問題,然最終卻助長政黨對立,陷入反中與親中路線之競逐撕裂台灣社會內部。

2021/12/21 | 柳金財

習近平打貪反腐看似頗有成效,為何中國在「全球清廉指數」反而倒退?

習近平採取強硬的反腐敗運動,徹底改變幹部與公眾對反腐敗運動認知,反腐敗逐漸從流於間歇式、運動式反腐,走向制度性及常態性反腐。

2021/12/14 | 柳金財

社會組織本應是政府與企業間的「第三部門」,結果也被中共吸納成黨國的一環

中國社會正因經濟發展過度轉型時期,導致社會矛盾匯聚及風險社會來臨,公民社會不斷挑戰黨國權力,「穩定壓倒一切」、「維穩」成為黨國維持政治社會秩序「重中之重」治術。

2021/11/11 | 柳金財

民進黨政府認為《農林22條措施》對台農業統戰效果有限,但真是如此嗎?

若進一步檢視《農林22條措施》,其中「鼓勵台資企業申請植物新品種權」,能讓台農引進更多的優良品種在中國大陸進行培育。這對台商獲得新品種補貼和農業設施補助,對於未來發展中國大陸農業有所助益。

2021/11/08 | 柳金財

藍綠皆有共識的「鄉鎮市長直選改官派」,為何推了30年依然沒下文?

鄉鎮市長直選,有利於國、民兩黨既有政治利益的維持或爭取重,即使兩黨在總統、立委及縣市長選舉失利後,最終依然保有東山再起之機會。

2021/10/20 | 柳金財

《港區國安法》改變香港人身分認同,對「一國兩制」抱持更高不信任度

近年來年輕人「中國人認同」降低,推測與「反送中運動」與《港區國安法》推動有關。實施《港區國安法》導致30歲以下的年輕人自覺沒有前途。

2021/10/13 | 柳金財

先禁水果進口再公布惠台措施,中共大玩「農業統戰」能否奏效?

兩岸農業交流因藍綠政黨色彩而有所差異,由於台灣政黨內部欠缺一致性兩岸政策,從而利於陸方積極拉攏台灣政黨、政治人物及農會等相關團體,進行農業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