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

發表文章數:146

個人簡介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目前研究焦點主要集中於中國民營企業家政治參與、政商關係、土地財政與地方治理、基層選舉與治理,及全球化與兩岸政經關係、民進黨台獨論述與兩岸政策轉型。在學務實務方面,關注學生品格教育、服務學習、社團輔導、學生自治與權利。現任中華學生事務學會副理事長、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曾任秘書長)、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監事。

最新文章

2021/12/14 | 柳金財

社會組織本應是政府與企業間的「第三部門」,結果也被中共吸納成黨國的一環

中國社會正因經濟發展過度轉型時期,導致社會矛盾匯聚及風險社會來臨,公民社會不斷挑戰黨國權力,「穩定壓倒一切」、「維穩」成為黨國維持政治社會秩序「重中之重」治術。

2021/11/11 | 柳金財

民進黨政府認為《農林22條措施》對台農業統戰效果有限,但真是如此嗎?

若進一步檢視《農林22條措施》,其中「鼓勵台資企業申請植物新品種權」,能讓台農引進更多的優良品種在中國大陸進行培育。這對台商獲得新品種補貼和農業設施補助,對於未來發展中國大陸農業有所助益。

2021/11/08 | 柳金財

藍綠皆有共識的「鄉鎮市長直選改官派」,為何推了30年依然沒下文?

鄉鎮市長直選,有利於國、民兩黨既有政治利益的維持或爭取重,即使兩黨在總統、立委及縣市長選舉失利後,最終依然保有東山再起之機會。

2021/10/20 | 柳金財

《港區國安法》改變香港人身分認同,對「一國兩制」抱持更高不信任度

近年來年輕人「中國人認同」降低,推測與「反送中運動」與《港區國安法》推動有關。實施《港區國安法》導致30歲以下的年輕人自覺沒有前途。

2021/10/13 | 柳金財

先禁水果進口再公布惠台措施,中共大玩「農業統戰」能否奏效?

兩岸農業交流因藍綠政黨色彩而有所差異,由於台灣政黨內部欠缺一致性兩岸政策,從而利於陸方積極拉攏台灣政黨、政治人物及農會等相關團體,進行農業統戰。

2021/09/21 | 柳金財

習近平欲建構「親清」型政商關係,不容許企業挑戰政府權威,而馬雲踩了紅線

早在2013年馬雲即表達說過:「中國的企業家確實沒有好的下場。」這顯示企業家不可能挑戰黨國體制及其政策,然8年後此句話竟「一語成讖」應驗先前之預言。

2021/09/07 | 柳金財

中國地方政府濫用「公共利益」強徵農民土地,中央如何修法遏止亂象?

從修正《土地管理法》到修訂《土地管理實施條例》,前者明確「公共利益」概念內涵,去除地方政府濫用行政裁量權,消除擴張性徵地行為動機及法律依據。後者則是明定地方黨政第一把手,在維護耕地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責任。

2021/08/11 | 柳金財

鼓吹「台灣正名」參加巴黎奧運之前,先想清楚「中華台北」當初為什麼會出現?

東奧公投已滿二年,有民間以台灣今年傑出的奧運表現為由,再度發起變更代表隊名稱參與2024年巴黎奧運,但姑且不論內部「台灣」和「中華民國」已經越來越緊密,對外展現「台灣隊」時,他代表的會是台灣共和國,還是中國的一省台灣?

2021/08/09 | 柳金財

中共「第五統一自信」已然形成:台灣民主究竟是一項「資產」抑或「負債」?

中國學界儘管認為美日試圖採取「拉台制中」干擾中國統一進程,且與民進黨當局進行戰略合謀,但成功機率正隨中國綜合國力增長而越來越小,也讓中共對國家完全統一的戰略自信增加。

2021/07/27 | 柳金財

中國改革退休制度困難重重,近9000萬「退休雙軌制受害階層」成為官民衝突壓力鍋

2013年11月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預計2022年正式實施,但中國民眾的抵觸情緒非常激烈,批判者認為,此種照顧黨國體系成員的退休制度,實際上是已形成「既得利益者」、「特殊利益群體」。

2021/07/15 | 柳金財

習近平百年黨慶前再提「我將無我」,是不計毀譽得失,還是功成身退?

2019年,習近平「我將無我」發言被解釋為「莫忘初心」,但百年黨慶中同樣的四個字,卻表示自己是在高度「歷史使命感」驅使下,讓責任感及權力持續之融合,即使破壞鄧小平所極力消弭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也在所不辭。

2021/06/29 | 柳金財

在和統與武統之外的第三選項,中國對台「逼統」是一場台灣民心爭奪戰

所謂「逼統」策略,大致仍符合傳統對臺政策中「硬更硬、軟更軟」策略,一方面提供利益誘因結構,藉此產生利益吸引力,同時更加強制及暴力性,包括區分統派與獨派分別對待,並設置獨派黑名單,產生威嚇效應造成臺灣民眾大量外逃。

2021/06/21 | 柳金財

以「軟實力」包裝「銳實力」?日本加入西方「審查」孔子學院行列

針對西方國家藉由批判孔子學院,質疑中國政府的政治動機,中國官方媒體則是以「對外來文化的不包容、不自由、不自信」的指控回應,兩方進入一種「文化衝突」的領域。

2021/06/09 | 柳金財

台灣「疫苗政治」反中、親中路線之爭,已流於批判與謾罵

台灣社會「挺中」和「反中」的陣營愈發壁壘分明,與其流於批評與謾罵,不如以「防疫政治學」重啟兩岸協商,將「聯美日以抗中」的失衡戰略轉向「聯美日以和中」,實現國家利益的極大化。

2021/05/31 | 柳金財

「藍地方」包圍「綠中央」的疫情拉扯,不利於民進黨2022年地方選舉

根據疫情風暴中六都市長表現民調,前三名皆為藍白地方執政,後三名為綠營執政,在疫苗與篩檢站的各項爭議中,執政黨若無精進作為,泛綠在未來地方選舉恐將陷入苦戰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