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 柳金財 海峽論壇「求和說」的前後態度轉變,可觀察出中共對國民黨的實際立場 王金平宣布出席海峽論壇後發表「求和說」被批評的「央視頻」,後來更改口吻的做法比對中共對國民黨的態度,其實可以看出中共當局自知失言下的處置態度,以及國民黨在其中發揮的冷卻作用,不過這種調整也並非完全沒有底線。 李紅 央視頻 More... 海峽論壇 王金平 國民黨 2020/09/21 | 柳金財 「反腐倡廉」的中國糧食政策,是居安思危還是欲蓋彌彰? 在疫情與水患夾擊之下,習近平多次公開提倡「節省糧食」的作為,並提出多項禁奢政策,雖然至今官方仍表示中國國內糧食供應屬於安全狀態,但這些政策也透露出中國糧食危機的隱憂。 中國 糧食 More... 糧食危機 光盤行動 浪費食物 疫情 水災 農損 2020/09/18 | 柳金財 國民黨放棄以政黨名義參與海峽論壇,會造成哪些政治效應? 歷經一連串事件,國民黨最終收回了王金平代表參加海峽論壇的決定,也要求黨籍立委勿參加,但在這樣決定之下,反而在兩岸中央對中央的溝通管道失靈後繼續失去溝通機會,更會帶來一波骨牌效應。 海峽論壇 王金平 More... 國民黨 林榮德 廈門 對話 交流 兩岸 2020/09/08 | 柳金財 拆遷抗爭不斷,「土地依賴症」迫使地方政府難以擺脫「以地生財」困境 因應中國社會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開發快速侵蝕農地,許多農民家園遭強拆而「上訪」北京後,中國新的《土地管理法》於2020年1月1日實施,然而各種各式各樣土地徵收及拆遷事件,卻還是層出不窮。 土地管理法 中國 More... 農地 強拆 都更 土地財政 地方政府 補償 維權 上訪 中國異言專欄 2020/08/26 | 柳金財 中國對台政策可以「兩岸一家親」與「九二共識」,區隔對待「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 綜合各項民調,疫情後兩岸民間互相的分歧和對立持續增加,而台灣對政府的支持度也節節上升,這樣的民氣也進一步加速衝突的惡化,自此之下,兩岸若要重新啟動對話與交流,應該從城市對城市的交流開始,並開創新的「通關密語」當作新的對話基礎。 雙城論壇 台獨 More... 對話 九二共識 兩岸一家親 反中 認同感 2020/08/21 | 柳金財 美中對抗局勢更勝「冷戰2.0」,台灣「聯美抗中」的路線正確嗎? 當蓬佩奧的演說對「中國和平崛起論」質疑,中美關係衝突也進一步的擴大化,進入猶如新冷戰的互動模式,彼此污名化、妖魔化對方,而夾在中間的台灣,立場若對美國一面倒,反而可能強化兩岸的敵對情勢。 美中對抗 開戰 More... 修昔底德陷阱 蓬佩奧 川普 中共 習近平 冷戰 聯美抗中 2020/08/11 | 柳金財 教育部「在學陸生返台政策」朝令夕改,髮夾彎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教育部開放在學陸生回台的政策突然轉向,起因雖然是因為中國方面對「大通證」的刁難所引起,但整起事件構成的種種因素,卻也顯現了政府內部溝通不協調的問題。 陸生 來台 More... 教育部 國立 大通證 境外學生 返台 2020/08/06 | 柳金財 SOGO案對民進黨最大的影響,是撼動蔡英文好不容易穩下的「派系共治」 民進黨在黨權力與中央的結構分配,皆呈現「派系共治」特徵,然而隨蘇嘉全離開總統府秘書長一位,可能喪失未來可能接替閣揆角色之優先排序,可能導致黨權與政權的「派系共治」機制,失去多元制衡力量,而這將削弱蔡英文為派系共主的地位。 蘇震清 蘇嘉全 More... SOGO案 立委 羈押 聲押 貪汙 派系 英派 香氛蠟燭 SOGO立委涉貪案 2020/08/04 | 柳金財 錯過麥穗撿到麥子?李登輝「一中論述」主張變遷,及其對兩岸關係衝擊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的主政期間,「一個中國」的論述雖然不斷保持,但也不停變遷,從堅持「一中原則」到主張「去政治化一中」、建構「未來一中」,但這些論述的改變,卻好像也難突破兩岸敵對的政治僵局。 一中原則 一中各表 More... 李登輝 兩岸關係 一國兩制 陳水扁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2020/07/30 | 柳金財 「兩岸一家親」取代「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城市交流的新密碼? 目前「九二共識」仍是「國共論壇」、「民共論壇」或「兩岸當局或領導人會談」的「通關密語」,然而,若中共對台政策也以「兩岸一家親」對待「地方層級政府」,甚至更能驅動「地方包圍中央」的圍堵效應,台北市舉辦的雙城論壇就是一例。 雙城論壇 兩岸一家親 More... 九二共識 滬台論壇 柯文哲 台北市 地方交流 2020/07/10 | 柳金財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美日等國如何回應?台灣人又如何看待?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不僅引發西方社會及東亞民主諸國對中國威權主義批判,同時也對台灣社會恐產生「雙面刃效應」:既產生「寒蟬效應」,也增高「反中」路線的飆漲。 港區國安法 港版國安法 More... 譴責 港獨 寒蟬效應 威權 中共 2020/07/04 | 柳金財 解析「港區國安法」:規範了哪些事、如何定罪、又會影響哪些人? 「港區國安法」固然強化了對台灣民眾尤其台獨主張者的震撼效果,但也會加劇台灣人的危機感,從而激起獨派促使蔡英文採取更多刺激或反制行動,一邊讓香港民眾產生「寒蟬效應」,同時迫使台灣走向強硬反制兩岸的路線。 港區國安法 香港國安法 More... 港版國安法 港獨 逮捕 無期徒刑 一國兩制 言論自由 逃犯條例 2020/06/30 | 柳金財 中印邊境衝突強化「中國威脅論」,反中聲浪將再次偉大? 此次中印邊境衝突事件,極可能在印度國內再度掀起一波「反中」情緒。這種「反中」聲浪,可能為極端台灣主體意識者所操作,台灣內部也是自2019年「兩制台灣方案」、「香港反條例修正風波」、「2020台灣總統大選」及「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事件案」,不斷激化「反中」聲浪。 中印邊界 領土爭議 More... 班公錯 加勒萬河谷 拉達克 印度 中國 印太戰略 反中 兩岸關係 武統 中國異言專欄 2020/06/24 | 柳金財 國民黨兩岸新論述若拋棄「九二共識」,只是為反中而反中 當國民黨提出一套新兩岸論述,然卻接近於民進黨論述,反而會導致國民黨論述被民進黨所吸納,民進黨也不會因此而停止抹紅及抹黑國民黨,而且若要相比,國民黨原本能與中國建立「正常的、定期溝通協商管道」的兩岸論述,其實反而是較具政策競爭優勢的。 國民黨 九二共識 More... 一國兩制 改革委員會 江啟臣 馬英九 兩岸政策 兩岸論述 2020/06/12 | 柳金財 罷韓之後,不論藍綠或兩岸的「政治對立」都增加了 政黨間互鬥及權力競逐,激化台灣社會衝突,造成台灣政治社會秩序的極度不穩定,而罷韓案背後隱藏的「反中」情結,更會刺激中共當局對台政策採取更為單邊主義的片面行動——尤其在軍事及外交領域強加壓制。 罷韓 韓國瑜 More... 藍綠對立 韓粉 蓋牌 報復性罷免 兩岸關係 反中 泛藍 2020/06/08 | 柳金財 對抗「法理台獨」的底線: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戰略價值及政治意涵是什麼? 自2016年蔡英文執政以來,中共政府工作報告主要集中在重申「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和平統一」、反對台獨立場及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但2020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沒有出現「九二共識」、和平發展及和平統一,而是「反對與遏制台獨的分裂行徑」,顯示現階段中共對台政策目標轉向「反獨促統」,強化以軍事威懾反獨的力度大增。 反分裂國家法 武統 More... 武力統一 和平統一 中共 習近平 李克強 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 2020/06/02 | 柳金財 遞出橄欖枝還是短兵相接:中共政府工作報告未提「九二共識」該如何解讀? 中共當局政府工作報告涉台整個篇幅與字數上縮減,往年報告中所提的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等關鍵字眼,在報告中濃縮為「我們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大政方針」涵蓋「一中原則」的統整性表述,顯示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基本原則立場並未鬆動。 中國兩會 九二共識 More... 李克強 習近平 兩岸關係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一個中國 對台工作大政方針 中國異言專欄 2020/05/25 | 柳金財 兩岸無「共識」,沒有ECFA的台灣會造成哪些影響? ECFA至2020年6月29日將屆滿10周年,依據「國際貿易規則」,過渡期間若超過10年,整個ECFA恐怕自動失效。雖然民進黨當局宣稱「希望陸方不要因政治因素而片面毀約」,但民進黨當局執政前後對ECFA立場並不一致,就種下了這個因。 ECFA 失效 More... 十年 九二共識 區域整合 貿易 關稅 主權 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