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 柳金財 武漢肺炎危機,也許是中國公民社會與言論自由萌芽的機遇?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強調「依法治國」及「依憲治國」,然黨國體制在疫情防控期間仍多處能見到言論自由的壓制,也因此引發許多中國內部的反抗聲音,這波疫情,會不會成為中國言論自由意識萌芽的契機呢?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自由 言論自由 吹哨者 李文亮 許章潤 任志強 習近平 法治 2020/03/23 | 柳金財 從「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到融為一體的「中華民國台灣」 原先國、共兩黨所認為「中華民國」與「台灣獨立」是互斥性概念,在民進黨的國族建構過程將兩者化為相互包容性概念,讓中華民國為用、台灣為體互為表裡,可以說是一種「舊瓶裝新酒」的操作。 中華民國台灣 中華民國在台灣 More... 九二共識 國族 一國兩制 台獨 民進黨 華獨 2020/03/11 | 柳金財 防疫政治學與「愛的返航」:讓武漢台人快回家,兩岸不該再互卡 不僅台灣,中國與日本在撤僑方面接載也是歷經波折而再三協商,若以滯留民眾權益及健康安全為最高考量,兩岸應盡速放下執念,以人道主義、親情及生命健康出發,恢復對話找到一個都能接受的辦法。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包機 撤僑 東方航空 華航 隔離 疫區 2020/03/04 | 柳金財 轉傳假新聞是「顛覆國家政權」?以防疫為名的中國網路監控 網上坊間的種種疫情傳播究竟是「真實」或「謠言」的認定,中國政府是否完全以專業進行判斷,恐怕也不易釐清,因為中國政府全力抗擊防疫目的,不僅是保衛武漢、保衛湖北而已,更是保衛政權。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假訊息 中共 吹哨者 李文亮 國家安全 網絡安全法 2020/02/24 | 柳金財 後九二共識時代,政府該用「防疫政治學」提升兩岸民間認同 台灣若能保持人道主義關懷、保障民眾健康權益及強化兩岸共同防治疫情善意,就能逐步累積兩岸民間社會的相互認同、關心、扶助的「社會資本」,這對兩岸關係良性發展及和平穩定框架建構,絕對有所增益。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小三通 陸客 陸生 禁航 僑胞 親中 反中 對立 社會資本 2020/02/19 | 柳金財 中國政府「有效率但不透明」的武漢肺炎防控,到底有沒有效? 中國政府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採取許多防控措施,無論是封城到封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到撤換負責官員,疫情擴散雖無法完全控制下,但增加幅度有所緩解,究竟這些措施哪些有效呢?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中國 中共 疫情 防疫 封城 封村 封閉式管理 2020/02/13 | 柳金財 從「可防可控」到「疫情劇增」,中央集權下地方治理的困境與挑戰 這場武漢肺炎彰顯出中國黨中央集權領導的衝突兩難,也印證中共以黨領政、黨政不分的治理下,地方政府採取「顧全大局」的維穩做法,反而最終陷入隱匿疫情、不作為的治理困境。 武漢肺炎 習近平 More... 維穩 武漢市長 地方政府 李文亮 中央集權 黨中央 以黨領政 2020/01/16 | 柳金財 蓬佩奧等人恭賀台灣總統大選,會為美中台關係帶來什麼轉變? 美台或可在「區域性合作」上扮演積極且務實角色,但要將關係上升至「全球議題合作」,以台灣的綜合國力及政治影響力可能還難以發揮,而對於中共當局來說,短期內兩岸當局要恢復對話協商,也會更顯困難。 蔡英文 兩岸關係 More... 2020總統大選 美國 AIT 美國官員 中共 親美 斷交 國台辦 2020/01/08 | 柳金財 林靜儀的「統一叛國論」,反應民進黨現行一黨綱兩決議文的三個矛盾 時為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林靜儀立委受《德國之聲》訪問時,發表「統一為叛國」的說法引發爭議,但細究其內容,其實正能看出民進黨內在「維持現狀或建國」、「民族自決統一是不是選項」、「台獨還是國家正常化」上,有許多衝突與困境。 林靜儀 發言人 More... 德國之聲 國家正常化 台獨 台灣前途決議文 台灣共和國 維持現狀 蔡英文 公投 四分之三 修憲 2020/01/02 | 柳金財 中國又一次「土地改革」,地方政府仍無法跳脫「土地財政依賴症」陷阱 地方政府角色扮演兼具集買者/賣者、監管者/利益相關者於一身的「人格分裂」特性,模糊化制訂者、實施者和糾紛裁決者之間的角色分際,雖代表國家行使代理角色,但事實上卻擁有絕對的土地控制操縱權,土地徵收法律反而成為地方政府創收的「制度保障」。 中國 土地改革 More... 地方政府 釘子戶 維穩 抗爭 徵收 開發 土地管理法 土地財政 2019/12/23 | 柳金財 民進黨倉促制定《反滲透法》,選舉考量可能大於國安考量 雖然原本已有擱置中的「代理人法」,但民進黨突然改而強推「反滲透法」,此後倉促排定公聽會和院會提案,然而這個「反滲透法」其實只是「拼湊法」,其立法法條原已分散於各類法律中,背後其實有形成「抗中保台」政治聯盟的選戰考量。 反滲透法 抗中保台 More... 民進黨 代理人法 公聽會 危機意識 國家安全 綠色恐怖 2019/12/17 | 柳金財 美國和中國都想「介入」的台灣大選,雙方各有什麼盤算? 美國不分國會、官方及退休官員、學界,對台灣選舉普遍瀰漫一種反中、抗中的情境,而中共當局儘管希望主張「九二共識」政黨掌握政權,但也對台灣大選後兩岸關係惡化擔心,甚至已為長期性的非和平性措施作準備。 2020總統大選 美國 More... 中國 中共 介入選舉 假新聞 美國在臺協會 國家利益 一國兩制 親中 親美 2019/12/09 | 柳金財 民進黨面對中共統戰只能大喊「別上當」,正正展現其政策工具之有限 針對「26條措施」,民進黨當局提出類似「台灣人要小心」、「披著糖衣的毒藥」之論述,固然對選民有宣傳之用,但執政者更應該提出有效對策因應,因為一味反制批判,恰恰凸顯其兩岸治理能力及政策工具之匱乏。 26條措施 惠台 More... 超國民待遇 準國民待遇 中國 中共 嚇阻 干預選舉 2019/12/04 | 柳金財 中國對台統戰行為,若只用「介入選舉」來看是見樹不見林 從中國角度來說,對台政策就是統一政策,但細究其中,如果只從「危機轉移」和「影響選舉」來解釋背後目的,其實過於簡化,反而無法看出中國對台政策戰略目標及政策本質,從而無法有效提出應對之策。 共諜 統戰 More... 介入選舉 影響選舉 惠台政策 國民黨 民進黨 陸客 解放軍 2019/11/27 | 柳金財 中國地方政府違法徵收土地,間接促成中共「維穩」經費節節高升 當公眾發現各種正式途徑皆無法阻止地方政府侵權,開始傾向「聚眾鬧事」提升對抗程度,不斷以上訪、越級上訪、集體上訪或暴力抗爭等行為衝擊社會秩序,地方政府只能在鎮壓和妥協中做出選擇,兩者都要付出巨大經濟和政治成本。 維穩 徵收土地 More... 中共 地方政府 聚眾鬧事 上訪 維權抗爭 中國 2019/11/19 | 柳金財 吳敦義不分區排名「一念之間」,背後是怎麼樣的大戰略? 從被各方批評將不利於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還差點讓吳敦義被「踢出去」的不分區名單,在調整過後堪稱平息了黨內的眾怒,然而從中常會的表決來看,這份名單仍然有著黨內矛盾的隱憂。 國民黨 不分區 More... 立委 不分區名單 中常會 吳斯懷 政黨票 共識 團結 吳敦義 2019/10/21 | 柳金財 不成共識的「九二共識」,如何成為中國影響台灣大選的利器? 中共當局界定「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成功邊緣化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在此同時,又一面對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執政地方政府給予懷柔,但台灣的選民會買單這樣的操作嗎? 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 More... 一中原則 一個中國 陸客 兩岸論述 邦交國 2019/09/28 | 柳金財 中國強奪台邦交國是把「雙面刃」,最後會產生什麼結果? 中國當局試圖消滅中華民國,毫無考慮中華民國已為台灣人民最大公約數,「零邦交」的結果不必然迫使台灣民眾屈服而接受「兩制台灣方案」反而導致「台灣」的政治圖騰越趨明顯,提供台灣尋求法理的獨立空間。 斷交 邦交國 More... 一中各表 九二共識 索羅門群島 基里巴斯 美國 川普 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