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 柳金財 中國對台統戰行為,若只用「介入選舉」來看是見樹不見林 從中國角度來說,對台政策就是統一政策,但細究其中,如果只從「危機轉移」和「影響選舉」來解釋背後目的,其實過於簡化,反而無法看出中國對台政策戰略目標及政策本質,從而無法有效提出應對之策。 共諜 統戰 More... 介入選舉 影響選舉 惠台政策 國民黨 民進黨 陸客 解放軍 2019/11/27 | 柳金財 中國地方政府違法徵收土地,間接促成中共「維穩」經費節節高升 當公眾發現各種正式途徑皆無法阻止地方政府侵權,開始傾向「聚眾鬧事」提升對抗程度,不斷以上訪、越級上訪、集體上訪或暴力抗爭等行為衝擊社會秩序,地方政府只能在鎮壓和妥協中做出選擇,兩者都要付出巨大經濟和政治成本。 維穩 徵收土地 More... 中共 地方政府 聚眾鬧事 上訪 維權抗爭 中國 2019/11/19 | 柳金財 吳敦義不分區排名「一念之間」,背後是怎麼樣的大戰略? 從被各方批評將不利於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還差點讓吳敦義被「踢出去」的不分區名單,在調整過後堪稱平息了黨內的眾怒,然而從中常會的表決來看,這份名單仍然有著黨內矛盾的隱憂。 國民黨 不分區 More... 立委 不分區名單 中常會 吳斯懷 政黨票 共識 團結 吳敦義 2019/10/21 | 柳金財 不成共識的「九二共識」,如何成為中國影響台灣大選的利器? 中共當局界定「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成功邊緣化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在此同時,又一面對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執政地方政府給予懷柔,但台灣的選民會買單這樣的操作嗎? 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 More... 一中原則 一個中國 陸客 兩岸論述 邦交國 2019/09/28 | 柳金財 中國強奪台邦交國是把「雙面刃」,最後會產生什麼結果? 中國當局試圖消滅中華民國,毫無考慮中華民國已為台灣人民最大公約數,「零邦交」的結果不必然迫使台灣民眾屈服而接受「兩制台灣方案」反而導致「台灣」的政治圖騰越趨明顯,提供台灣尋求法理的獨立空間。 斷交 邦交國 More... 一中各表 九二共識 索羅門群島 基里巴斯 美國 川普 外交部 2019/09/16 | 柳金財 香港反送中:「一國兩制實踐困境」與「經濟社會」的反撲 香港正面臨中產階級相對剝奪感增加,社會財富分配並不平均、住房難、貧富差距大、向上流動難等等的社會問題,使社會相對剝奪感加大,逐漸化為社會的怨懟及不滿。 香港 反送中 More... 社會 顏色革命 港獨 逃犯條例 一國兩制 房價 分配正義 2019/08/25 | 柳金財 習近平嚴厲打貪,為何中國的全球清廉指數反而倒退了? 中國的「全球清廉指數」在過去幾年持續增進,但去年卻再度下降,其原因除了具針對性且常淪為口號的制度外,分權制衡和公民監督的欠缺,更是反腐成效不彰的根本問題。 中國 打貪 More... 貪腐 大老虎 習近平 反腐 黨國 2019/08/14 | 柳金財 抗衡暗示武統的「兩制台灣方案」,台灣應有自己避戰方案 過往民進黨政治領袖曾提出各種「兩岸統合論」,包括聯邦、國協、共同市場、關稅同盟等等,只是今日在習近平的新版「一國兩制」下越受擠壓,導致缺乏兩岸論述定調的民進黨,難在兩岸路線上從「守勢」轉變成「攻勢」。 武統 一國兩制 More... 親中愛台 台獨 統合論 民進黨 大膽西進 獨立建國 深綠 2019/08/08 | 柳金財 一個「泛綠」四種表述:民進黨與新興獨派如何分裂或競合? 最近諸多主張台灣獨立或正名的獨派人士籌組新興政黨,雖然民進黨中央積極想要組成「抗中保台大聯盟」凝聚泛綠,但這波競爭可能只會讓民進黨的政治吸納及包容性愈趨狹小。 喜樂島聯盟 中華民國台灣派 More... 台獨黨綱 務實台獨 一邊一國論行動黨 台澎黨 一邊一國行動黨 派系 蔡英文 民進黨 不分區 立委 提名 2020總統大選 2019/08/04 | 柳金財 「反獨促統」還是「以牙還牙」?中國暫停陸客自由行的效應分析 中國當局採取單邊主義不待協商片面做法,無論是宣佈開通M503航線、公佈惠台31項措施及暫停陸客自由行,皆未與台灣當局協商。而台灣當局也採取反制性措施,彼此強硬回擊以牙還牙、互不相讓。 兩岸 中國 More... 台灣 自由行 陸客 九二共識 2019/07/12 | 柳金財 不可逃避之惡?《中共代理人法》讓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中共代理人」修法若未取得政黨共識而強行修法,恐形同箝制政黨、團體、媒體及公民思想言論及政治主張訴求的利器及「緊咒符」。 中共代理人 國安 More... 中國 2019/06/02 | 柳金財 六四事件的政治遺產:共產中國「普世價值」與「特殊國情」的衝撞 六四事件的政治遺產啟示著,中國民主化運動需要發展成熟且具高度自主性公民社會,精英與民眾必須形成政治改革的戰略同盟。 普世價值 特殊國情 More... 民主化 六四30週年 公民社會 六四事件 天安門事件 2017/10/30 | 柳金財 蔡英文政府「一中論述」的侷限與超越 蔡英文所提依據憲法及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主張兩岸維持現狀,固然可維持兩岸暫時穩定和平;但因未涉及兩岸終局狀態是否邁向統合,致難以化解兩岸僵局。 中國 台灣 More... 九二共識 一中原則 民進黨 習近平 蔡英文 兩岸關係 十九大 賴清德 台獨 國民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2017/10/14 | 柳金財 賴清德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效應 現今賴清德以行政院長身份論及主張台獨,更加證實中國學界及官方的疑慮:蔡賴體制實為暗獨與明獨匯流,維持現狀路線已被基本教義派所綁架,甚至因為啟動憲政改革可能突破兩岸關係定位。尤其是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宣稱主張台灣獨立,反而徒增中國對台政策的強硬性。 賴清德 台獨 More... 中國 十九大 中華民國 一中政策 兩岸關係 美國 蔡英文 親中愛台 九二共識 2017/09/29 | 柳金財 兩岸不能只靠第三軌道:中共十九大前重構民共對話契機 兩岸智庫對話或學者間非正式交流互動,並無法代表兩岸官方協商。這種第三軌道對話,係因民共間始終缺乏互信政治基礎,透過兩岸智庫非正式對話促進雙方溝通理解、增加互信,成為一種不得不選擇。 中共 十九大 More... 中國 台灣 台獨 武統 蔡英文 賴清德 民進黨 兩岸關係 九二共識 2017/09/16 | 柳金財 硬的更硬、軟的更軟:「一代一線」與兩岸融合發展困境 基本上,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受到政治前提所影響,因為民進黨當局不承認及認同「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導致因政黨執政的週期性影響,形成兩岸經濟社會融合「進一步、退一步」的困境。 中國 台灣 More... 兩岸關係 融合發展 九二共識 台獨 一代一線 三中一青 民族主義 身份認同 台商 2017/09/08 | 柳金財 從賴市長到賴院長,向「維持兩岸現狀」靠攏 賴清德市長變成閣揆,從一個治理南台灣充滿濃厚主體意識的地方諸侯到統整國政的最高行政首長,其個人的強烈意識形態將受到憲政體制運作、兩岸關係及國際框架制約。 行政院長 林全 More... 蔡英文 賴清德 民進黨 新潮流 親中愛台 台獨 中國 總統 兩岸關係 維持現狀 九二共識 中華民國 2017/09/04 | 柳金財 跨越中共十九大:蔡政府兩岸政策實質轉型的幾點思考 民進黨究竟要如何凝聚國民共識呢?是凝聚「中華民國認同」還是「台灣共和國認同」呢? 十九大 中國 More... 台灣 蔡英文 習近平 台獨 民進黨 兩岸關係 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