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菁雜誌

發表文章數:24

個人簡介

眼前是出賣民主的政治人物與洗腦造神的媒體,背後是滿不在乎國家命運的社會大眾。您,是否覺得心裡有股揮之不去的「亡國感」呢?我們與您有著一樣的想法。我們,是一群平凡的上班族小編,用自己的常識與生活經驗,書寫對這塊土地、這個國家的情感、期許與焦慮。我們沒有政黨出錢,沒有政治勢力的指揮,沒有複雜的論述架構,只有一個簡單的理念:守護民主台灣,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國家。台灣,加油!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19/08/07 | 蕪菁雜誌

柯文哲的對中關係盲點:「綏靖主義」能換來兩岸和平嗎?

當你滿腦子想著「不要惹中國不開心」,這種仰賴他人心情求取平衡的想法,本身就是失去平衡的原因。當台灣小心翼翼、屈己從人,換來一時中國的心平氣和。但是中國找個藉口再生氣,這個平衡點就跑掉了,台灣又要費盡心思、做出更多妥協。

2019/07/24 | 蕪菁雜誌

「流氓無產階級」的紅色滲透,猶如白蟻蛀蝕港台公民社會

紅共、黑道兩勢力,是一種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關係,他們的共同敵人是奉公守法的公民社會。覺得陌生嗎?中共早已在台灣黑白兩道裡佈建、培養內應份子。

2019/07/17 | 蕪菁雜誌

寄「恨」上流:韓國瑜是吸食群眾負面情緒而長大的社會寄生蟲

韓國瑜並不會真心去改善弱勢韓粉的生活。因為讓他們保持在一個悲慘邊緣的狀態,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恨意,韓流才得以繼續茁壯。

2019/07/14 | 蕪菁雜誌

郭董的選舉支票一直開,但這些政見真的可行嗎?

有意競選總統的郭台銘,近期開了許多選舉政見,包括0-6歲幼童將「全額由國家扶養」、建立台灣「大數據基因健康工程」自籌財源、加徵富人稅以組成「國家主權基金」。這些選舉支票真的可行嗎?

2019/07/13 | 蕪菁雜誌

淺談Ph.D.:蔡英文到底是法學博士還是哲學博士?

最近有網友看到蔡英文的畢業證書,開始質疑她不是唸法律和經濟學位嗎?怎麼上面寫著「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以下簡介哲學博士的故事。

2019/07/12 | 蕪菁雜誌

「天網」恢恢、信賞必罰:「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將全面上路

中共宣布在2020年,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將全面上路,換句話說,科幻小說裡的天網在真實世界上演,而我們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2019/07/12 | 蕪菁雜誌

天網恢恢、信賞必罰:「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即將全面上路

中國政府宣布在2020年,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將全面上路,換句話說,科幻小說裡的天網在真實世界上演,而我們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2019/06/19 | 蕪菁雜誌

給黃國昌立委的幾句逆耳忠言,請台派不要陷入意氣之爭

對於「拒絕紅色媒體」的活動,各方的反應不一。然而,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專制獨裁政權,對一個小國無孔不入的滲透與侵略。大敵當前,如果台派陷入意氣之爭,只是徒然損耗元氣。

2019/06/14 | 蕪菁雜誌

台商看《逃犯條例》修訂:在中國經商陷阱處處,沒有人是清白人

在東莞當了十來年的台幹的堂叔說,《逃犯條例》修訂後,沒有人是清白人,因為在中國經商處處都是陷阱,每個台幹或多或少都有「被犯罪」的情況,之後會不會被中共翻出來還很難說。

2019/06/14 | 蕪菁雜誌

台商怎麼看「逃犯條例 」:人治惡法之下,沒有人是清白人

在東莞當了十來年的台幹的堂叔說,《逃犯條例》一出,沒有人是清白人,因為在中國經商的過程中,處處都是陷阱,每個台幹或多或少都有「被犯罪」的情況,之後會不會被中共翻出來還很難說。

2019/05/12 | 蕪菁雜誌

民主能不能當飯吃?在威權國家,「發大財」也輪不到你

民主能不能當飯吃?或是換個說法,在專制威權的國家,你能不能安心地吃飯?在中國,即使發大財,發的也是政商高官;連你賺到的錢,可能最後都不屬於你。被迫退休的馬雲、被中共盯上首富王健林,都是前車之鑑。

2019/05/09 | 蕪菁雜誌

史上最戲劇性的美國總統大選:腹背受敵的杜魯門,如何從民調落後兩位數大逆轉?

杜魯門處理外交問題果斷明快,深獲英、法等盟友的信賴。但在內政方面,新手上路的杜魯門屢犯錯誤,在民主黨內更被兩面夾擊。那杜魯門是怎樣從民調落後兩位數翻身的呢?

2019/05/07 | 蕪菁雜誌

統一後軍公教日子照過?整批裁撤、福利削減與思想控制接踵而來

最近有些關於軍公教的傳言是:中共統一台灣後,搞不好會比現在更優待軍公教。但自身難保的中國,真的有辦法負擔台灣軍公教的未來嗎?

2019/05/06 | 蕪菁雜誌

大獨裁者的萌芽:韓國瑜的毛澤東式修辭學

潛在的獨裁者很會主動攪起社會不安,他讓你以為獨裁者是亂世的解藥,但事實上,他本身正是亂世的源頭之一。而擅於操縱群眾心理的韓國瑜,在崛起過程中便善用了這四個人性弱點,製造出強勁的「韓流」。

2019/04/26 | 蕪菁雜誌

韓粉的「雙重思考」:稱讚韓國瑜勤政愛民,卻又默許他宿醉曠職?

有些人抱怨韓粉的思維很難理解,我們不妨參考喬治歐威爾提出的「雙重思考」:同時接受兩種相違背的信念或行為,明知它們互相矛盾,卻仍說服自己都照單全收。但是這種矛盾思維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