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
【2023坎城影展】主競賽得獎名單分析:兩大關鍵字「女性」與「亞洲」,在世界的惡意之中望見微光
從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得獎名單觀之,得以發現其中的議題性仍舊與當代世界緊扣,例如《The Zone of Interest》的納粹、《落葉》的烏俄戰爭、《怪物》的同志等等,這些作品是沈重的,往往令人窒息難以呼吸。但是,我們也仍能在名單深處發現其中的微光,所以還能看見靜謐美好的《Perfect Days》,以及你儂我儂的蜜意《火上鍋》,這些都是作者面對險峻世界、詭譎人心的良善之意。於是,最終我們找到了《一場墜樓的剖析》,直面社會/人心的完美拆解與剖析,並在善惡間的道德擺盪之後,發現得以傾心微笑的瞬間——定調了今年坎城影展甚至於當代世界。
2023/05/26 |
【2023坎城影展】《Perfect Days》影評:文溫德斯與役所廣司的東京公廁,關於「變與不變」的浪漫日子
我認為,文溫德斯透過《Perfect Days》,慶祝、擁抱了勞動階級,並且佐以音樂、時間,在越活越快速,求新求變的現當代之中,訴說了一則「我們其實可以活在過去」的故事。而這是聽一首Lou Reed的歌,就能夠是「Perfect Day」的浪漫電影。
2023/05/23 |
【2023坎城影展】《落葉》影評:當代世界需要的大師電影,芬蘭名導阿基告訴大家「做工的人」該怎麼拍
阿基郭利斯馬基的新作《落葉》,日前在坎城影展映後爆出相當熱烈的迴響,不,甚至是在放映過程中,觀眾們(包含我)就已經忍不住鼓掌歡呼——阿基、阿基、阿基,所有人在盧米埃廳內不斷高喊阿基郭利斯馬基的名字,以表達對這部傑作的激賞。
2023/05/20 |
【2023坎城影展】《The Zone of Interest》影評:影像魔術師高度原創性火力展現,擴充二戰電影美學的可能性
倘若二戰電影是一種典型、古老的類型電影,那麼強納森葛雷瑟今年在坎城影展,展示了這種題材,還能如何擴充影像美學的可能性,我認為,他的新片《The Zone of Interest》能在二戰電影多而廣的洪流系譜中,佔據一個獨屬位置。
2023/02/10 |
公視紀實第三季《當飛機飛過》、《Maro’ay to ko kerah何處是我家》:從老兵、原住民視角探究何謂「家」的樣貌
公視紀實來到第三季,其中的作品《當飛機飛過》片長40分鐘,紀錄桃園航空城以及探究、《Maro’ay to ko kerah何處是我家》片長36分鐘,描繪新北溪洲部落居民遷移的故事。這兩部片子雖然主題看似截然不同,卻又殊途同歸,皆碰觸了「家」的經驗,以及試圖再定義何謂、何處、何種關於「家」的樣貌,而在其中,又能隱隱看見,政府政策對於小人物們的壓迫以及無奈。
2022/12/14 |
【關鍵專訪】坎城導演雙週藝術總監朱利安雷傑:對於影展、串流、政治、亞洲/台灣電影的觀察與寄望
新官上任的朱利安雷傑,在今(2022)年金馬影展期間,受邀來台與眾影人交流,筆者也有幸能專訪朱利安雷傑,請他談談導演雙週對於影展、串流、政治、亞洲/台灣電影的觀察與寄望。
2022/11/21 |
【2022金馬獎】當大家把目光放在張艾嘉、黃秋生的同時,《一家子兒咕咕叫》的兩名戲精也值得被看見、被討論
今年金馬獎各大獎項得主,已於上週六正式全數揭曉,而今年典禮最大的討論,當數張艾嘉暌違36年再度獲得最佳女主角,香港資深演員黃秋生終於拿到首作金馬影帝,然而,這篇文章想談談未獲獎,同樣值得被看見的楊麗音與游安順。這兩名生涯起始於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演員,經過40年的淬煉之後,仍舊各自努力,努力在表演路上持續踩的踏實,他們在《一家子兒咕咕叫》的表現,也值得大眾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