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Chan

發表文章數:81

個人簡介

作者常用關鍵字
最新文章

2023/05/11 | Y.t.Chan

香港於ChatGPT衝擊下有何未來?

香港過去經濟發達,又恃著背靠祖國,精英階層普遍欠先知先覺的危機意識,並養成自大及自滿心理。昔日看世界的方式已和時代嚴重脫節,專替政府出謀獻策的專家學者,還在推銷「移山填海以造地」,或鼓吹「拆牆鬆綁」這種放任市場思想教條。喜歡吹噓「新思維」的評論員,則連怎樣界定新和舊,「新」又如何勝於「舊」,都講不清楚。

2023/04/25 | Y.t.Chan

香港醫療AI危機——在AI時代居安思危

香港醫療系統在疫症期間爆煲,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是一個重要原因。未來高齡海嘯殺到,若同時有新的大型疾病來襲,脆弱的醫療防線很難抵禦,將又會造成極大的人命傷亡。其實在疫症前,面對人口老化,政府曾減少醫療開支,反映決策者欠缺長遠規劃的眼光和研究準備,碰上醫護人員大量流失,應對方法是找外援,輸入外勞。濟燃眉之急,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但這又將進一步打擊員工士氣。

2023/03/21 | Y.t.Chan

看得到的AI革命:大學不再高貴,創作不再神秘

AI有天會讓愛恩斯坦這種級別的天才一個個「復活」,讓不同宗教的神一個個「降生」,有問題便請教各大宗師,還需付大筆學費,考進大學唸幾年書,慢慢學習嗎?我當然知道學習本身有樂趣可言,有自足價值可言,但不是人人有時間、金錢、興趣和能力享受學習。

2023/03/10 | Y.t.Chan

離地不一定是學者的錯——當代哲學家談人工智能

少數肯拋頭露面的專家學者,他們的論述一方面影響著(洗腦的弱版本意思)部分大眾,一方面亦被再生產,被人找現實中例子去合理化、神話化其解釋力。精英描繪的主流論述,慢慢便被吸納,並廣泛用於理解所屬時代的社會/普遍人的特性,成為不少人自己理解自己的方式,這又進一步產生自證預言式的作用,使專家學者的講法,借槓桿原理,滾雪球般,變成好像很有標誌性、與現實高度吻合的truth。

2023/01/10 | Y.t.Chan

日後我們還需要學習嗎?AI革命,教育變天

學生努力學習,怎也不及AI,她/他學來幹甚麼?畢業後,社會也不特別需要她/他的技能(筆者當然明白學習有其自足價值),這會使一般人無法自處,難以找到努力的意義。

2022/12/24 | Y.t.Chan

未來一代要承擔多大代價?明日大嶼完工時的展望

香港發展局表示,他們做估算,是以較保守的市況作假設。但一來政府過去多個大型工程超支嚴重,事前做估算的能力難令人放心,二來這種(線性) 推算方式存在重大缺陷,並未考量香港未來社會的結構性困局。

2022/11/22 | Y.t.Chan

壞孩子與他的哲學導師,FTX倒閉與《自私的基因》

隨母公司FTX玩完的還有FTX Future Fund。基金原意是資助「有利人類長遠幸福」的研究,主事者包括「有效利他主義」的理論導師、哲學家William MacAskill。捨己為人,對大部分人來說太「離地」,皆因人性普遍並非如此。我們愛自己,愛跟自己有關係的人,愛屬於同一圈子的人,關係愈遠的,或不在眼前可以看得到的,感覺自然較為薄弱,對待她/他們起來,行為顯得「冷血」。

2022/10/18 | Y.t.Chan

由中大換校徽說起

香港中文大學換校徽,有人反映香港精英階層缺乏修養。畢竟,有一些東西,或者符號,存在了多年,是會隨著歲月流逝增添歷史的重量和涵義,教人發思古之幽情。

2022/09/23 | Y.t.Chan

為何Mil Mill喵坊不是「再工業化」的模範?

「再工業化」首先就犧牲做實事的廠商,反映決策者並無理念和路線圖清晣的產業政策,政策欠連貫性,欠融貫性,以及欠耐性。

2022/09/15 | Y.t.Chan

志記鎅木廠是寶,但被當做草

搞文化藝術真的有走精面、即食的良方?看看數碼港、科學園以至郵輪碼頭,為何最終事與願違?

2022/08/10 | Y.t.Chan

Lokman五年前一番話

僱傭關係中,僱員往往處於弱勢。僱主(或金主)大可利用「妳/你唔做大把人做」來迫她/他們就範。但過去多年,香港主流的經濟學者都不理會這一點——僱員長期處於被「逐個擊破」的不利境地。

2022/02/10 | Y.t.Chan

沒有大台理論,就沒有《IT狗》

《IT狗》劇中多番戲謔大台理論,但創作人自己亦明白,《IT狗》本身亦無法完全擺脫大台理論的創作方程式,只能在妥協中尋求創新突破。

2021/12/17 | Y.t.Chan

從「倒轉地球」到躺平香港——問香港往何處去(一)

如果年輕人想返工返得有意義,或捱一份起碼捱得來有前景的工,但找不到,他只見到在上位者無料到,卻也文也武,於是索性追求低物慾的生活,減少消費和把負債減至最低——不要忘記很多大學生一畢業便周身學債——這樣躺平有甚麼不對?

2021/05/11 | Y.t.Chan

港官的國際政治侏儒症:害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林鄭如何向習近平交代?

舊日已離地,在新常態之下,就更加不會明白香港的獨特戰略價值所在:除了融資功能,香港還有條件幫中國提升軟實力,作為對沖戰狼外交負面影響的後著。

2021/04/14 | Y.t.Chan

老人台搶年輕觀眾?笑話!

現在不是一九年初,排隊喝喜茶的時光已逝,香港年輕人亦不會對在大陸創業有幻想——有能力又不抗拒在內地生活者,不用推銷,早已自行北上——遑論有代入感。

2021/03/18 | Y.t.Chan

美國傳統基金會除名也不重要?香港所謂的高度經濟自由

到底基金會是否極右,雷鼎鳴最好先問一問港府歷任高官,為何過去多年高度重視這個排名榜,視作成績表,並根據其對經濟自由的偏頗定義,推行一籃子親商家的經濟政策,種下貧富懸殊的動亂根源。